爱美?贝丽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菲利普·罗斯的“朱克曼”系列最后一部小说《鬼退场》描述朱克曼11年后重返纽约的生活片段。在过去的研究中,从他的犹太身份可以分析出他的坚定的性格,小说中的犹太大屠杀的文化背景,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男子气概等。这篇文章将从多重伦理身份的角度对爱美·贝丽特进行分析,以此论证爱美·贝丽特不仅是一个文学角色,而且是朱克曼多重伦理身份的一部分。
  关键词:伦理身份;朱克曼;鬼退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2
  《鬼退场》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菲利普·罗斯的“朱克曼”系列最后一本,在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2006年6月30日,《纽约时报》中书籍版面专门刊文报道了该书的出版,该报道标题为“朱克曼最后的欢呼”——“菲利普·罗斯的出版商,同时也是该书在霍顿米夫林成人贸区的发行人——珍妮特·银说《鬼退场》将是罗斯的第九部,同时也是最后一部以朱克曼为主题的小说。她说,在该书中,朱克曼将被描绘成一位在马赛诸塞农村居住超过十年后,重返纽约的老人。[1]当代菲利普·罗斯研究的权威之一——D·P· Royal博士在2000年从普渡大学博士毕业时,将博士毕业论文定题为:“不仅对犹太人受到的伤害进行了解读,而且对菲利普·罗斯后期小说的后现代特征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罗斯的作品不仅集中展现了犹太裔美国人的身份结构,而且作品本身体现出了后现代的民族主体性。”[2]
  人的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标识,人需要承担身份所赋予的责任与义务。人的身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3]一个人可以同时兼有多重伦理身份,一位作家,他同时也可能是一位评论家、一位读者、一位具有更多不同社会地位的社会活动参与者。伦理身份是不同社会活动的参与身份。朱克曼在《鬼作家》中作为一名求教者的伦理身份出现在E·I·洛诺夫家,当时他的带着一种无比激动的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尊敬和崇拜之情。在作者笔下朱克曼的内心更是盡显无遗:“即使我当时并不完全明白,我是多么迫切需要博得他的青睐,和为什么需要博得他的青睐。……因为你瞧,我就是为了要想充当E·I·洛诺夫的精神上的儿子而来的,就是为了要祈求得到他道义上的帮助,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得到他的支持和钟爱的神奇庇佑。”[4]从此处内心活动可解读出朱克曼是崇拜着E·I·洛诺夫的。在中国有句俗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精神上的儿子”,指代朱克曼与E·I·洛诺夫的师生伦理关系。从学生这一伦理身份进行分析,朱克曼和爱美·贝丽特是相似的,E·I·洛诺夫是他们“精神上的父亲”。
  在罗斯的作品解读中,关于性的分析一直分析热点之一。朱克曼第一次在E·I·洛诺夫家里过夜时听到了E·I·洛诺夫与妻子霍普太太的谈话,霍普太太说“她已不再是个学生了——她是个女人!你完全有权要她,你把她从默默无闻中救了出来,你不仅仅有权:这是唯一合情合理的事情!”[4]在此时,爱美·贝丽特与E·I·洛诺夫保持着一种非正常的伦理关系。在爱美·贝丽特摆脱了过去的伦理环境后,新的伦理环境带给她新的伦理选择。爱美·贝丽特无法选择她的犹太伦理身份,但现在新的伦理环境给予她某种意义的新生,她有了选择新的伦理身份的权利。她过去的犹太身份是不可控的、自然选择的结果,现在新的伦理选择则可能带给她不一样的生活。当她对E·I·洛诺夫讲述关于她的故事时:“过了一阵子后,我觉得我根本不是在假装了,我已经变成了我本来要做的那个人。我要我的新的生命。新的肉体、洗涤干净,不受污染。”[4]爱美·贝丽特在这里将这次新的伦理选择看做一次伟大的新生,她满腔怨恨,希望借此新生为曾经整个犹太民族在二战中遭受的苦难复仇。
  罗斯用朱克曼来指涉自己,不断地将自身的现实体验混入虚构世界,跨越了虚构与真实的界限,在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小说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让读者能在人物的背后看到作家自身的经历。[5]年轻时的朱克曼是以E·I·洛诺夫为偶像的,从这个角度E·I·洛诺夫也可以看做是他的老师。此时朱克曼与爱美·贝丽特是有着共同的伦理身份的——E·I·洛诺夫的学生。爱美·贝丽特与E·I·洛诺夫长期同居而不婚的伦理选择与朱克曼与杰米长期的通奸的伦理选择是有着相似之处。爱美·贝丽特与朱克曼的相似性其实是朱克曼内心的真实的伦理选择。在罗斯笔下,朱克曼是既定的人物角色,当作者的创作开始展开,作为主角的朱克曼的伦理选择是有限的,而他被束缚的无法表达的伦理选择,就通过爱美·贝丽特这个角色表现出来。
  阔别十多年后的重逢,朱克曼眼中的爱美·贝丽特是这样的:“她拄着拐杖走了进来,戴着早已褪色的红色雨帽,雨帽边缘压低,遮住了她的额头,给人一种不太符合当下主流的乡土气息”[6]此时贝丽特没有认出朱克曼。在后来的交谈中朱克曼知道贝丽特患上了脑肿瘤。朱克曼来纽约是为了治愈他的前列腺癌,此时他的人生是消极的:“他不参加晚餐聚会 ,他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他将自己设定处于一个没有打字机的时代,一个不知道万维网为何物的时代。”[6]在纽约的重逢,他们两人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疾病和死亡。在《鬼退场》中,从作者的原文选词的时态上解读:爱美·贝丽特“将会在几年内死去”;事实上,朱克曼也说过“我将会死去”。[7]暗示出他们相同的命运。在《鬼作家》中,他们具有相似的伦理身份,直到《鬼退场》中他们依然逃不了彼此相似的命运。
  爱美·贝丽特不仅是作者预设的小说角色,而且她是小说主人公朱克曼真实写照的一部分。相似的多重伦理身份,相似的伦理境遇。从菲利普·罗斯对爱美·贝丽特的设计解读,能理解作者对朱克曼的态度。如果朱克曼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那么爱美·贝丽特就是小说伦理环境中的真实的“朱克曼”,如果小说中的朱克曼是作者刻意设计安排的角色,那么爱美·贝丽特就是小说伦理环境中顺应历史发展的真实的“朱克曼”的一部分。朱克曼作为该系列的主人公,他的多重伦理身份被作者精心设计的围绕主人公的其他角色一一展现出来。如果朱克曼是一个整体,作品其他角色就是这个整体中的部分体现。每一个角色都是朱克曼某种伦理身份的对应。作品中其他作品角色的设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主人公——朱克曼。
  参考文献:
  [1]http://www.nytimes.com/2006/11/30/books/30roth.html?_r=0.
  [2]D·P·Royal. More Than Jewish Mischief: Postmodern Ethnicity in the Later Fiction of Philip Roth [D].West Lafayette: Purdue University, 2000.
  [3]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4]P·Roth. Ghost Writer [M].New York: Farrar, Straus
其他文献
摘 要:舒婷的《致橡树》是一首具有特殊意义的诗,不仅在当时极具现代特征,在当下社会依然有不老的意义。本文意在结合不同时代的现实生活来探寻诗中经久不衰的理想爱情模式以及独立平等互尊互爱的独特人格魅力。  关键词:理想爱情;舒婷;致橡树  作者简介:康与其(1996-),女,湖南冷水江人,专业: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
在嫩江之滨,宽阔的乌裕尔河畔,有一座美丽的小城——富裕县,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家乡,也是我最热爱的地方。  这里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雁翔湖,那是一个大湖泊,好几千平方米,是富裕县有名的风景区。  雁翔湖的水面上有野生荷花,葉片不大,开着黄色的小花,平静的水面上,有小鱼游来游去,在水中快乐的嬉戏。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不时的落在芦苇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唱着动听的歌。  雁翔湖的中间有一条通向湖中心的木
摘 要:川上弘美的《踏蛇》一直都是文学界争议比较大的文学著作,很多人对该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蛇刻画的内涵产生了质疑和不解。《踏蛇》是一部幻想性且又融合了现实生活手法的文学作品,全文以女主人公和蛇之间的故事而展开,详细地阐述了女主人公在不同处境下的不同心理。《踏蛇》的内容虽然奇幻,但是这个作品具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中围绕着这部作品阐述了该作品一则多义的现代寓言。  关键词:川上弘美;踏蛇;现代
摘 要:《百年孤独》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影响着许多作家的创作,在日本樱庭一树的《赤朽叶家的传说》受影响较为明显,在她的这部作品中无论是主要人物的角色塑造或者是命运观方面,都参考了《百年孤独》的模式,她的这部作品代表了日本作家对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尝试。  关键词:孤独命运;女性人物;推理色彩  作者简介:张学深(1989-),男,汉族,河南周口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研究方
摘 要:“无乡土,不鲁迅”,借助个体生活的乡土书写,如《阿Q正传》、《故乡》,鲁迅开创了中国乡土文学之路。发展到30年代,茅盾又以《春蚕》开启了群体镜像的乡土表达。从个体到群体,从逃离到回归,从鲁迅到茅盾,乡土文学的样貌和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  关键词:个体;群体镜像;乡土表达  作者简介:王晓红,女,1991年10月出生,湖北武汉人,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影视文学方向
【摘 要】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远程学习情境一直是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随着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导向型课程进入远程教育领域。本研究针对开放大学不同类型的职业导向型课程,提出了认知转化式、技能体验式、任务探求式和项目研讨式四种课程教学策略。这四种教学策略都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设计,强调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情境,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协作学习
摘 要:“暴力土改”是指在土改中的对地主阶级的暴力惩处行为,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文革”前后关于暴力土改的文学叙事去再现历史进程中真实的土改运动,审视群体暴力在一段历史运动中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与苦痛,并透过暴力进一步反思人性的真实。  关键词:暴力土改;反思;叙述盲区  作者简介:李茹欣(1992.7-),女,辽宁盘锦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语言学及应用语
课题项目:校一般项目:须一瓜小说创作研究。  摘 要:本文以电影《烈日灼心》与小说《太阳黑子》为例,研究文学文本转变成影视文本的叙事策略,立足于叙事学与电影叙事学,进而分析转变背后的文化内涵。分别从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手段三方面入手,呈现改编与原著的差异,不仅源于叙事媒介的不同,而是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时代背景,不断牵引影视改编的走向。  关键词:小说;电影;叙事转变;影视改编  作者简介:查
摘 要:作为美国二十世纪初期著名的小说作家,舍伍德·安德森许多作品的写作思路都来源于生活,尤其表现出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美国中西部乡村生活的关注,在对当时社会人们生存现状进行充分展现的同时,极为关注人们心理发展情况。可以说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心理角度对现代城市生活诸多怪诞的描写,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美国文学写作的题材。尤其是《小城畸人》的出版,更是在美国社会一时之间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成为了美国文坛的经
冒领身份证、伪造签名、篡夺股权,甚至将自己的亲兄弟送进精神病院……本是至亲的骨肉兄弟却一步步深陷利益的漩涡,无止境的欲望,将亲情推向了深渊。  一个特殊的“病人”, 在一群衣着极似特警的保镖簇拥下,匆匆走出温州民康医院5楼的重症病房。他们一言不发,快速奔向停在病房大楼门前的一辆依维柯商务车,登车后尚未坐稳,一直未熄火的汽车已经鸣着警笛,冲出这家温州最大的精神病院。  几乎同时,散布在医院周围的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