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类报道如何走出困境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uedo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展现百姓的个体生活困境为切入点,通过媒体影响力引起公众关注、从而得到社会募捐与救助的这一类新闻报道,可将其称为“援助类报道”。媒体或个人依托在媒体上发布的援助类新闻报道而发起、组织募捐活动,统称为媒体募捐现象。
  这类报道的特点在于,它总是挖掘生活中真实的案例与需要救助的人群,以真实而悲惨的遭遇来打动读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展示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而且在报道中常采用系列报道的手法,在一定期限内对比较引人关注的受援对象进行跟踪报道。
  在各类晚报中,援助类报道的日出现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当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停发起不同募捐活动时,受众群体却对千篇一律的报道手法和大同小异的报道内容的轰炸开始感觉麻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无动于衷。近期频发的负面新闻则如一盆冷水,使情绪激动的媒体和仍然热情的参与者们快速冷却,开始理智地思考援助类报道的得与失。在同类报道中,“郭小娟事件”是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郭小娟,25岁,山西省祁县人。为了赚钱替母亲治病,她已在深圳打工三年。2007年3月,母亲刚动完手术恢复健康,她却发现自己患上脑瘤。5月初山西网友“老西深圳”等人联系了深圳山西老乡会及深圳奥一论坛总版主“南山飞狐”,决定以奥一论坛的名义确定展开救助并发动《南方都市报》、深圳电视台等媒体力量进行募捐。5月13日,100多名奥一网友以“她爱妈妈,我们爱她”在街头举着条幅、挂着小娟的大幅照片,高唱《爱的奉献》向路人募捐,此后多家国内媒体对此表示关注。半个月内各方捐款超过15.2万元。6月27日,小娟在北京手术成功,平安回到深圳。接下来事态发生了出人意料的转变:事前答应将剩余善款转捐给其他急需救治病人的郭小娟,于7月下旬携带10万元余款不辞而别,回到了山西老家,不愿将其捐出,对网友的询问也不正面回应、不回短信、不接电话。这一事件在网上引起了一片哗然,也使得媒体开始反思自己在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
  
  援助类报道的道德困境
  
  关爱生命、对迫切需要的人进行援助,这些本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民间组织或团体自发组织的救助活动,成为救助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慈善组织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较为专业的团体,大多数都是依附于政府机关运作的,有着比较明确的主管部门主管,受到比较严格的监管与制约,但带有比较浓厚的“官办”色彩。而民间慈善组织由于找不到主管部门挂靠而不能登记,只好以企业名义申请工商登记,并承担纳税义务。援助类报道和媒介募捐正是在这片空地上得以成长。但由媒体通过援助类报道发起的呼吁求助存在着随意性和有限性两大先天隐患。
  首先,与慈善组织分工明确、流程清楚的有系统的捐助活动不同,媒体发起募捐的方式是在援助类报道的文末公布受捐者的地址、账号,或出现“希望好心人伸手相助”之类提出明确要求的字句。受捐一般通过受捐者的个人账号和报社热线,既缺乏监督管理,也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和保护,存在着相当大的随意性风险。其次,被用于救助的社会资源属于公共资源,而在媒体发起募捐的过程中,连接公共资源的媒介渠道是有限的。并非所有的不幸遭遇都能传达给媒体,媒体也无法保证提供公共资源的大众对所有申请救助的对象都产生同样的共鸣与兴趣。而每个求助对象从自身情况来看,无疑都是非常迫切的。因此为了争夺有限的受助渠道,从而能够得到优先享用这部分公共资源的机会,一些求助对象在迫不得已的竞争中开始采取谎报、瞒报部分事实,主观捏造煽情细节等手段。
  无论是媒体通过报道发起还是支持者以报道为依托自发发起的募捐救助活动,形成的都只是一个相对松散的慈善平台,维系这种松散的慈善平台靠的是各方参与者自身的道德约束,没有制度的支撑,它是脆弱的。
  因此,媒体募捐活动中的随意性缺陷使得违反道德的行为有漏洞可钻,媒体募捐资源的有限性缺陷对求助对象造成了客观的压力,道德准则本身不切实不理性的特征则使违反道德行为的出现成为可能。利用发起公益募捐来为自己扬名、敛财的网络推手开始出现。这些现象是人为的,也是客观环境所造成的。但它们对爱心公益环境的破坏,对善良无私、出钱出力的捐赠者、参与者的伤害则是难以磨灭、贻害无穷的。
  
  援助类报道如何走出困境
  
  媒体对所需报道的对象的审核应更加严格。通过媒体发布的信息比个人信息带有权威性和可靠性,因此媒体在握有公共信息传递权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公共信息渠道“把门人”的任务,必须尽力审查、了解事实真相,而无权在事后以“不道德”、“不诚信”的指责将责任推卸给向媒体发出求助请求的求助者。如果记者盲目轻信,失去了公正、客观的立场,轻率地将未经详细审查的带有欺骗性因素的信息公布给公众,这不仅是对公众的伤害和不负责任,更是对媒体公信力的损害。
  媒体应努力在报道手法上求新求变,避免继续采取连篇累牍的轰炸式报道给读者带来情感疲劳。媒体发布援助类报道的目的不仅是通过煽情吸引眼球、扩大自身市场占有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弘扬真、善、美,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挖掘个体报道背后的群体性问题。靠媒体宣传而得到救助者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媒体更应该在促进制度的完善、促进整体状况的改变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
  媒体应避免成为募捐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援助性报道和随后的募捐活动中,媒体应将发起和组织的义务托付给慈善组织或志愿者个人组织,从而将自身抽离成为理智与客观的第三方监督、评论者。正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理性呼吁、公正审视,而非参与其中主导事件的进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当局者迷”,使媒介视点与公众不致受到蒙蔽。
  
  (作者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总结护理技能竞赛培训及参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可整改的方案,以提高护生护理技能竞赛的水准。  [关 键 词] 护理技能竞赛;教学;护生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67-01  护理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锻炼护生的有效途径,我校参与全省卫生职业教育护理技能大赛两年,针对高职高
[摘 要]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在战略上的重大转变。这一战略思想,由于其深远的影响和前瞻性,对于研究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问题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指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英语教学的挑战,针对英语教学资源利用存在的短板,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下英语教学资源建设的策略。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战略;大学英语;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由视觉主导的时代,人们对于用图像来表达自我存在的愿望日渐强烈。DV影像因其制作费用便宜,设备操作便捷,技术工艺简单,造就 Living in today’s vision-
[摘 要] “互联网+”重塑了一个开放创新的全新教育生态,也给裹足不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改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机遇在于借助网络媒介,能有效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时空限制,增加互动性的教学体验。另一方面,就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的工具性,做到物尽其用。提出引入创客理念,重整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环节,让学生创造知识、共享知识,也能获取和使用知识,并从教学双元主体到教学客体详细论证在应用型高校中推行大学英语创客式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当今的西学东渐已经使西方学术研究范式逐渐渗透到当代我国科学与学术研究领域。相应地,国内学术期刊界正在发生着一场变革。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期刊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太长,1908年出版的《科学汇编》可以说是出现较早的专业期刊。但期刊的大量涌现与繁荣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期刊的阵营已蔚为大观,而审稿模式一直采取传统编辑审稿模式,我国期刊,尤其是
[摘 要] 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功利化、教学片面化与教育集中化、教指导队伍结构简单化、评价随意化与管理片面化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在实施过程中树立大就业观念等,提高职业生涯教育有效性。  [关 键 词] 高校院校;职业生涯教育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070-02  职业生涯教育是集
[摘 要] 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作为驱动力与促成者作用巨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试图通过开放大学营造多终端泛在文化学习情境,教师不断提升学习支持服务能力,把学科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融合,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形式,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化教育功能。这将有助于学生修身立业,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
翻转课堂作为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各个学科的教师接受。概述了翻转课堂的特点,通过具体教学案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
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报业体系中最基层的地方党报,面对新的多元化传播格局、省级以上媒体的压力、财政投入的先天不足以及人才缺失等困难,仅靠自力更生、自我积累
[摘 要] 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模式,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在微课概念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高职英语的教学改革需求,对如何设计微课,以及如何把微课更好地应用于翻转课堂进行探析,进而阐明了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产生的良好教学效果及其应用的局限性。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微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