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交叉学科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为响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发展的迫切需要,全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但由于许多高校及导师经验不足,目前在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对交叉学科背景下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应用型人才;企业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逐渐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从2009年开始大力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应以企业的实际生产和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企业后应能迅速转化角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企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研发,而高新技术不只涉及一个学科,它是多学科交叉发展的产物[1],因此交叉学科应是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即企业未来创新发展主力军,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当前,为了响应国家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政策,为了向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式。但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是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许多高校及导师经验不足,目前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国家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贯彻力度与准确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模式设计不合理;课程设置上与学术型硕士的差别不大;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学位论文偏重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紧密,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不够完善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探讨交叉学科背景下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需要同时培养出一大批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传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偏向于培养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学术人才,忽略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更迫切的需要[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为了克服原来学术型学位硕士只培养教学科研的理论型人才的缺陷而新增的一直硕士类型,在学位层次和地位上与学术型学位硕士处于同等级别,但在培养目标上须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区别。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现代化生产工作,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3,4]。
  培养目标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在业务上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顺利阅读国内外相关领域内的科技资料和文献、获取本领域的技术信息并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自主学习能力强[5]。
  2.培养模式
  全日制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基本上脱离企业,重点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技之长,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应用型人才。如果将学生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则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的总和[6]。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应在坚持“实际问题导向”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出有较好理论基础的应用型研究人才。
  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种有效模式。加强校企间的全程合作是产学研培养模式的关键。在整个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企业应与学校积极合作,在教学实践环节以及评价产出等方面提供支持。学校也应该积极与企业配合,调整研究生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应积极指导研究生参与企业的实践生产和管理过程;另一方面,学校應请熟悉行业最新情况和发展的人士到学校来讲座,提供最新的工业信息。
  建立健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以学校导师指导为主,企业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在导师制上,采用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可以弥补单一学校导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方面缺乏经验的缺点。在资源利用上,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3.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专业硕士进入后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必备条件。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科学的课程设置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打下扎实的学科交叉知识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专业硕士复合型能力的养成。根据工程领域特色和企业迫切需要,全日制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应具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
  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反映工程前沿,积极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
  (2)先进性
  授课内容不仅要包含先进理论和理念,还要包含先进的研发工具、生产管理技术和工艺流程。
  (3)实践性   教学过程要探索创新性实践教育模式,开发研究型和项目训练型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注重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多学科交叉性
  有针对性地设立若干学科交叉课程,把多学科内容的实质性整合作为对课程的要求之一。鼓励学生选择本专业之外的其他课程,允许学生有相对的自由选择修课内容。重视开展相关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知识面。
  4.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实践环节研究生应参与到导师应用课题研究中,或者是到企业及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践环节培养时应该注重培养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现实技术水平及制造企业的运作管理方式,通过参与实际课题的研究或企业的具体工作,训练研究生发现及解决工程应用中技术及管理问题的能力。
  (1)与学位论文相结合
  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把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学位论文的选题可来源于企业合作的应用课题,或直接将他们派往企业,以突破企业关键技术来命题。通过论文工作,不仅提高科研工作水平,而且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增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
  (2)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是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出资建设,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校外实践基地为企业、高校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既可有效地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较好地解决研究生的实践质量和管理问题,同时也能为高校培养一批实践教学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解决全日制专业学位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7]。
  5.评价标准
  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估是对修满学位课程、达到毕业年限的全日制硕士生实施的质量评估。根据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应从职业素质、应用研究素质与创新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8]。
  (1)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评估应以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实践或实习单位为评价主体,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人际交往、工作态度、职业发展潜力等方面做出的一种评估。
  (2)应用研究素质
  应用研究素质评估应以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单位为评价主体,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应用研究意识与能力开展的评估。在应用研究素质评估中,评价主体可以是高校,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两者的联合体,由具体的培养模式决定。评价方式主要采用作品和成果评价法。
  (3)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评估应以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培养单位为评价主体,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开展的评估,具体的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意志品质、思维特点等多个方面。
  小结
  当今社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应与学术型硕士明确区分,采用合理的培养模式,坚持以“实际问题导向”的培养出具有较好理论基础的高层次、应用型研究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应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应用研究、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分别从职业素质、应用研究素质与创新素质等方面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01):46-48.
  [2]郭亚平,姚勇波,郭亚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28-30.
  [3]曹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1):60-63.
  [4]宋平,杨连茂,甄良,等.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3):61-64.
  [5]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6]程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04):7-9.
  [7]柴松波.全日制專业学位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8]王玲.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构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20-25.
其他文献
人类文明的破晓,在于人类对于自我的认知能力。如果没有一根导火线,可能他永远都不能达到真正的自己。犹大之所以成为犹大,是因为他第一个吻了耶稣,这个吻由于他的邪念变成了邪恶之吻;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第一个触碰到了理论的边缘,这个触摸是智慧的传递;而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他第一个开拓了思维的领域,而这次开拓是历史上超越一切空间的壮举!  黎明前的黑暗  她没有勇气承担自己的使命。面对族人的目
期刊
1烟台高校开展跆拳道选修课场馆及师资调查  1.1对烟台高校开展跆拳道选修课设施条件的调查  一门课程的设立,其硬件条件之一便是授课场所及配套设施情况,这些直接关系到这门课能否顺利开课以及教学的质量,烟台市两所高校开展跆拳道选修课,所需的场馆设施主要是跆拳道馆,据调查,烟台大学有一座跆拳道场馆,两块垫子,承担着烟台大学专业跆拳道队的训练,其中周二上午,周四上午,每天晚上六点到九点半该场馆空闲,完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视,尤其是对于数学习题课的教学,为了更好的突显数学分析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为了向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对此本文就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习题课教学展开分析,希望对于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数学教学;习题课  前言  数学分析作为数学系的基础学科,保证其课堂教学效率
期刊
摘要:通过调查,百色市高校户外运动的开展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制约,主要表现在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户外运动开设率极低;户外运动项目的特性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设备设施的价格昂贵;在校大学生群体对户外运动的认同感存在多样化;高校户外运动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贫乏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化战略的实施,户外运动必定会迅猛发展,百色市高校要采取多种途径确保户外运动的持续开展,对师资力量进行引进及培训。  关键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各大高校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高校教育已经不仅仅围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也已经走在前列,我国现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所以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是必然的。作为农业院校,更应结合实际,发挥专长,大力开展与学生所学知识息息相关的实践内容,鼓励其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如何将社会实践与农业院校特色紧密结
期刊
摘要:基于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大量的基础调研和诉求分析,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建设了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对加强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整合实践教学信息数据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  根据“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融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基于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经过大量的基础调研和诉求分析,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实践教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目前走在教育改革最前端的----翻转课堂有很大的启发。本文以大学物理的课程教学为载体,从翻转课堂的特点和微信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出发,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为目的,建设应用型课程为结果,提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物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物理;微信平台;翻转课堂;应用型课程  1翻转课堂
期刊
摘要:大学数学是大学科目当中比较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数学老师需要真正反思的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基本问题。大学数学教育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重视计算过程,忽视数学思想的教育;比如重视理论知识的推导,轻视数学的实际运用。等等缺陷的存在使得大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效果大大折扣,教师的三级教学目标往往很难达到。本文针对大学数学的教学缺陷、存在的問题,提出一些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数学;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化学专业高等无机化学教学的现状,结合无机化学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在传统教学中引入讲座式教学的方法、形式及评价标准,探讨教师在讲座式教学中的作用,讲座式教学对研究生创性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值得被广泛推广于理科研究生教学中。  关键词:高等无机化学;讲座式教学  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研究生教学要采取研究型的教育方式[1]。研究生教育与本科
期刊
摘要:本文从国家关于引导部分本专科院校转型改革、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向技术技能型发展为背景出发,通过综述南昌工学院教学改革中关于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从该校法律事务专业建设现状出发,提出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综合行动策略,并通过分析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和产生的困境,最后从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第二课堂活动开展、院校合作平台的建设以及校级教改课程的承担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