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短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ifeng11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短期糖皮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本院患有支原体肺炎的儿童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使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发热持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对比白细胞数量,超敏C蛋白(CRP)以及胸片变化。结果:观察组持续发热的时间、咳嗽缓解时间、白细胞数量、超敏C蛋白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片改善数量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短期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有显著的疗效,不仅减少持续发热时间,加快咳嗽缓解时间,同时对提高超敏C蛋白下降幅度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关键词:早期短期;糖皮质激素;阿奇霉素;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肺炎,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引起的肺炎,起病比较缓慢,有发热、陈发性咳嗽,少量黏液或者黏液浓性痰等症状,MPP感染不仅会产生肺部病变,还有可能引起全身其他器官的损害。近年来,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患者逐渐增加,并呈现小龄化的趋势发展。儿童支原体肺炎伴随着身体发热、阵发性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的首要任务[1]。阿奇霉素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最常见药物,其服用时间不能连续使用超过3d,故本研究针对糖皮质激素和阿奇霉素联合的方法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的分析和评价。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选取14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其中男85例,女55例,年龄在6个月~1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70例,两组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治标准:MPP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的标准,入院后进行血常规,CRP以及胸片检查,部分患儿行胸部CT检查。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检测和治疗,比如止咳,退热等基本的治疗。对对照组患儿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加上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d静滴,连续使用2~3天,对两组患儿进行4周的连续治疗,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的发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白细胞数量、超敏C蛋白下降幅度等情况[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持续发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以及白细胞数量和超敏C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胸片改善数量也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对比:
  3. 讨论
   MP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能独立在人体内存活的最小病原生物,其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成球状,没有细胞壁,只有简单的三层结构的细胞膜,此生物对影响体内的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但红霉素、氯霉素等作用于支原体的抗生素可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有灭杀支原体的作用。在生物学理论上,支原体分泌的黏蛋白氨基酸序列与正常人体淋巴细胞拥有广泛的同源性,所以在感染支原体后,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产生自身免疫的问题,抗体的浓度升高,发生自身免疫的危险就越大,清除体内的支原体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基础。MPP感染后常变现为呼吸道感染和非典型肺炎,病发有急有缓,前期会有2~3周的潜伏期,病症的严重程度也是有所不同,各个年龄的儿童都容易引发感染[2]。近年来儿童MPP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且患儿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复杂多样,西方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表明MPP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40﹪,其中已经有18﹪需要尽快住院接受治疗。MPP发病机制还未完善,研究者认为可能与MP引起的直接损伤有关,因为MP是一种特异性的变应原,能导致宿主产生自身抗体并建立一个免受外界控制的免疫复合物,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是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效果,其自
  身的免疫调节功能强大,血药浓度比较稳定,可以有效阻止炎症细胞的激活和扩张,还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缩短康复时间,从而有效的辅助患儿康复[3]。阿奇霉素是半合成的十五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治疗本质就是通过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但是药品在肺部释放分解的速度缓慢,浓度比较高,半衰期是2~3d,所以建议临床治疗不得连续使用3天。临床使用过程中,患儿的症状依然存在,并且反复发作和加重,疾病治疗又多了一份阻力,使得医学研究认识到该疾病的严重性,克服困难,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则是在阿奇霉素基础上加上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使得持续发热的时间缩短,咳嗽缓解时间提前。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胸片也显示肺部炎症得到改善,说明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MPP能抑制支原体感染后的炎症,使儿童能快速的缩短发热时间,减轻气道高的反应性,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性,减轻患儿治疗中的痛苦,缩短治疗病程。另一方面,国内外的一些医学专家均对糖皮质激素做过实验研究发现[4],住院早期在抗生素基础上加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不仅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出院后做一些跟踪回访后发现并未出现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由此证明,早期短期小剂量的使用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效果显著,无明显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在治疗MPP方面,早期短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阿奇霉素配合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有显著的疗效,使患者持续发热时间减少,炎症病变得到改善,显著提高了MPP治疗水平,提高了儿童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医学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启乐,庞大,冯炽光.早期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01): 41-43.
  [2] 梁粤.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8): 136-137.
  [3] 陈真堂.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作者.[J].内蒙古中医药,2010,(20): 114-115.
  [4]陈进.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沿,2013,(17): 59+18.
其他文献
摘要:从肺病继发感染的易感人群、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方面, 探讨正虚邪恋在肺病继发感染的认识与应用。  关键词:肺病继发感染、正虚邪恋、辨证论治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2010QL002A)  肺病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期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咯痰、胸闷等与肺的功能失调相关的一些症状。诚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述:“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祛湿针法电针对ob小鼠瘦素影响规律。方法:将18只ob/ob小鼠随机分成3组:针刺组、假针刺组、肥胖对照组,以c57小鼠作为固定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时电针穴位组取后三里、三阴交、中脘和关元穴。固定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肥胖对照组不予以电针刺激,电针非穴位组选取斜肋部针刺。各组体重差及体重降低率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数方差分析。实验结束时,消毒小鼠眼球后,摘除
期刊
摘要:收治11例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选取经踝关节内侧入路、内踝及距骨截骨植骨法行踝关节融合,并“T”形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融合成功,临床效果满意. 结果表明经踝关节内侧入路、内踝及距骨截骨植骨、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侧入路;内踝及距骨截骨;植骨;踝关节融合;  终末期创伤性踝关节炎可导致患者踝关节持续疼痛甚至静息痛,影响患者负重及行走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和婴儿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其中对观察组注射乙肝疫苗;对照组不给予注射乙肝疫苗。1a后对婴儿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9%(1/52);对照组患者免疫阻断失败率为3.8%(2/5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腹透出口处换药中生理盐水联合莫匹罗星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82例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按照腹透出口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生理盐水联合莫匹罗星)和对照组(常规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出口评分(ESS)分值。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P<0.05;观察组ESS分值为(2.10±0.12)分,较治疗前的(2.71±0.22)分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曲霉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曲霉菌肺部感染患者2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有11例患者为肺霉菌球病,7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2例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其中DR影像检查发现有7例多发球形片状影像,4例日晕状影像,单发或多发空洞影像有11例,空洞软组织肿块影8例,呈新月状影3例。螺旋CT显示多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中,许多口腔正畸患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心理、怀疑心理以及治疗迫切等问题,这也给治疗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通过对患者心理特点的分析,探讨出针对患者症状的治疗办法,在生理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以适当的心理引导,从而从根本上治愈患者的生理及心理两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口腔正畸;心理特点;心理治疗  随着人们对医疗水平的需求和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口腔正畸在医学上的地位也
期刊
摘要:目的:系统阐述胸腰椎骨折的后路手术方法及治疗进展。方法:使用计算机及因特网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进展的相关文献,对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上,目前多数临床医师选用经后路手术方式治疗,后路手术可重建骨折椎稳定性,解除椎管压迫,恢复椎体高度及脊柱的生理曲度。而近年来随技术发展,PVP、PKP、伤椎内固定及经皮螺钉内固定技术的运用,优化了手术方式,减小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早期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接受治疗的3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后,观察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特征。结果: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大多数患者的心电图都出现异常,表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脏出现严重问题。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3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1例患者是支气管炎,导致呼吸困难,另外
期刊
摘要:我国关于人体解剖结构的记载可追溯至《内经》中,《内经》中记载到人体解剖学的部分内容,是古人对人体结构的直观认识,“膏肓”是人体解剖学中的特有名词,其解剖部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这只是古人的观点,因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较落后,因此史书中记载的这一观点的准确性也需要后人通过实践研究进行证实。  关键词:膏肓;解剖部位;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壶腹部;研究  病入膏肓是从我国古代沿用至今的著名成语,出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