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气小伙的另类台球生意经

来源 :生意经·经营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90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全国已78家门店,经营规模上千万”,“夜时尚”年轻帅气的老板皮嘉伟刚一坐下来,便向笔者介绍“夜时尚”目前的现状。
  不过为了尽快引入vc,我们准备在今年把门店数量提高到100家。”很多人会觉得夜时尚的步子迈得太大,但是皮嘉伟不这么认为,“我们有一套自己摸索出来的加盟方式和组织模式。
  不用担心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出现混乱。为了引进投资,我们必须统一门店的VI和财务,尽管工程还在继续,但是很快就可以完成。同时,我们也会认真审核加盟商的资质,保证他们符合我们夜时尚的要求。”
  在业内,夜时尚因为时尚派对和性感的台球宝贝而闻名,例如护士之夜、警察职业等等:性感、时尚的台球宝贝会在派对上身着不同服饰,为客人做陪练或者教客人基本的杆法。
  尽管这种方式受到了来自业内人士的质疑,但是皮嘉伟认为,“当然这是有一个度的,我们这里的台球宝贝甚至连手都没有让客人碰过,这种新潮的展示并不庸俗。有大部分客人也是冲着夜时尚的美女来的。”如何让夜时尚更让人信服,是皮嘉伟的一大挑战。
  对于中国的台球市场,皮嘉伟充满信心:“中国的台球俱乐部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简单说,现在只要开一间就会火一间,因为市场太大。”不过,在美国则没有台球厅这样的模式,“在美国,只不过是在酒吧的一个角落里摆张球台,给一些客人娱乐的。
  但是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台球俱乐部反过来做,慢慢把球房做回酒吧夜店的感觉,让台球俱乐部更具有娱乐时尚的气息。”皮嘉伟说。如今,在夜时尚中关村店,对原有吧台和等候区的改造已经设计好了,施工完成后,这里将成为一个真正的酒吧。“我们就是要利用这样的等候和闲暇时间,尽量充实台费之外的所得。”皮嘉伟解释。
  与其他台球俱乐部不同,皮嘉伟选择的前进道路却是从卖球房开始的。就在这次采访之前,皮嘉伟刚刚卖掉了夜时尚直营的最高端的一家店——中关村店。皮嘉伟说,“将来我们有财力了会自己投资。现在我们只做品牌推广。所有的精力可以投到运营。我们所要做的,包括夜时尚的服装公司、夜时尚的台球公司、夜时尚娱乐公司以及夜时尚的传媒公司。”
  卖掉了门店,皮嘉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实现盈利。“我们卖台子卖了将近800张。去年加盟大概有36家。这是一笔很可观的加盟费。”皮嘉伟在加盟商身上赚取的还不仅仅是球台和球杆的费用和加盟费,“我们夜时尚也在做自己的服装公司,比如,我们近期要做一个‘植物大战僵尸’为主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服装,我们自己的服装公司就可以将自己的服装卖给各门店的加盟商。除了活动服装,我们今后还会有统一的工作服,这些都是很大的一笔利润。”
  皮嘉伟在涉足台球行业之前,曾经做过网管,那期间他所在的网吧成为了红极一时的中国黑客联盟的据点。也就是在那时,皮嘉伟邂逅了网络,这为他后来在网络社区中把握会员资源做了准备。之后,皮嘉伟又来到了中关村,在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正是这段时间他开始把自己更多的业余时间放在了球房里。
  皮嘉伟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自己在网络社区上的台球发烧友包场打球,而且得到了台球网站的赏识,为该网站做社区版主。为了更方便地攒局打球,他还把最早的台球团购做到了网络社区上。
  皮嘉伟回忆:“当时打球15块钱一小时,我发现很多球房白天都是没人,然后我就告诉球房老板,我们每天掏15块钱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打球。反正球台闲着也是闲着,老板也就接受,无非给我们打了一个折而已。这样做实际是在克服了球房闲置率的同时给球房老板带来了一定收益。”通过这样的方式,另类的皮嘉伟在社区里也名声大噪。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皮嘉伟也积累了很多线上资源,当时大概有3000多名会员。“直到现在我们公司都很重视会员的力量,为此,夜时尚专门成立了客户部,负责维护客户资源。”皮嘉伟说。
  积累了一定的线上资源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皮嘉伟遇到了一位投资福利彩票的台球发烧友老马。2005年,皮嘉伟倾其身上仅有的2万元钱,凭借老马8万元资金的大力支持,二人并肩作战开始着手经营全新店。全新店一经开业便凭借皮嘉伟多年的线上资源做到了前三个月周末预订爆满的盛况。“我当时为我自己在论坛上积累的3000多会员资源感到兴奋,正是这些会员给我带来了创业之初的信心。”皮嘉伟回忆当时的场景。“我也赶上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就是丁俊晖的夺冠,这是对台球行业一个有效的宣传。”
  全新台球俱乐部的走红,不仅形成了现在夜时尚台球俱乐部的雏形,也让皮嘉伟更有信心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然而,光靠老马的投资和自己的积蓄想要发展更多的门店很难。于是融资成了皮嘉伟事业继续扩大的当务之急。皮嘉伟也另辟蹊径,发明了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
  皮嘉伟把自己手中的3000多会员作为自己的融资首选对象,“我会在会员中物色合适的人选,因为他们大多是台球发烧友,对台球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也有一定的财力。我就和他们说,你们几个人一起投资入伙,每个人都付出很小的数额,但是作为股东,你可以终身免费在店里打球。这样,有很多会员最后都成了股东。”
  “每当准备做一家球房的时候,我会和潜在的投资人说,准备做一问100万的球房。但实际上,这间球房或许只需要50万。在众多投资人投资之后,结余的50万就会作为风险资金。当然,为了规避所谓的风险,我会向投资人许诺,随时可以收回投资,并且,股东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样一来等于说我拿完100万进来,我卖掉50%的股份,其实我就拥有50%的股份了,卖掉50%就是50万,等于是我没有投一分钱就拥有50%的股份外加50万的现金储备。”皮嘉伟解释。
  不管外界如何看待这样的融资手段,但是作为一个草根创业者,皮嘉伟把这种方法看作是一种双赢的模式。然而,这种融资的过程毕竟还是存在风险的,在某种层面也并不合情合理。因此,在逐渐走上规模之后,皮嘉伟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跳出这种以融资开直营店的方法。
  对于夜时尚的未来,皮嘉伟这样规划:“今后我们将完全脱离直营,专心去做管理,用我们对台球俱乐部的理解,帮助加盟商做强做大。我们会从加盟门店的盈利中抽取加盟费、装修费和设计费。”这是一种另类的台球生意。
  皮嘉伟说:“我选择了走加盟连锁这条路,在业界只有少数几家台球俱乐部走这样一条路,像云川至今都是在做直营店,但是不排除以后,他们也会做加盟店。通过加盟的方式,我们在装修设计、门店日常的管理经营、台球产品的销售方面盈利,这样既规避了直营门店的风险,也使得我们的经营跳出了流水的单一盈利模式,走向了一个全方位、多渠道的盈利模式。”
其他文献
发现行业空白    雷莹的创业灵感来自于带儿子理发的一次“痛苦”经历。2007年,她带才几个月大的儿子鹏鹏去理发,当理发师把电推子放在鹏鹏的头顶上时,陌生的声音和感觉吓得鹏鹏哇哇大哭。折腾了近一个小时,理发师才勉强给鹏鹏剪完头发,但效果不够理想。这次经历激发了雷莹的创业灵感,她从解决幼儿理发难的念头中,看到了自己的出路——为妈妈们提供上门理发的服务,让宝宝在熟悉的环境中可以相对顺利地接受理发。  
期刊
邂逅西餐调料    22岁那年,我进了金田一村做小厨师,工资很低。在做了2年的厨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温州市区只有一家西餐调味品店,西餐调料店的市场空间很大。此时,父母已经在为移民美国做准备,为了梦想,我一个人留在了温州。  经过一番考察后,我决定做西餐调味品。2000年,多味坊餐料食品有限公司在我们一群年轻人的努力下成立了,从筹备到营业仅花了1个多月。当初,我们以为开店很容易,市场竞争少
期刊
《生意经》编辑部每天都会接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咨询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真实可靠的致富项目。在众多咨询的读者当中,有许多读者把选择项目的目光投向了第四代新型合成汽油,并因此而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盘点张老师教学新型合成汽油几年以来,可谓收获颇丰:“新型合成汽油柴油技术”被《大众商务》杂志社评为2010年读者信得过的“十佳创富项目”;“第四代新型合成汽油柴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跟着张老师学习
期刊
19岁那年,零基础的胡娜因为“好玩”,报名参加了第2届南方新丝路模特大赛。谁知,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杀”进了十强。从那时开始,胡娜便与模特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中途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有过要转行的念头。但真得要放弃的时候,却又割舍不下。因为对模特行业的热爱,胡娜与拍档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米莱模特演绎机构,走上了创业路。    缘起:一个“诡异”的梦    16岁之前,胡娜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
期刊
五颜六色的积木洒落一地,天真的木马朝天微笑,孩子们坐在迪士尼动画地毯上,或是三三两两合作完成一项益智玩具,或是托腮做沉思状把弄手中的活动字母板,忽而发出“咯咯”的娇嫩笑声。  如果把王加胜拉进孩子中间,他一定能成为“孩子王”。他胖胖的脸颊像极了海绵宝宝,小眼睛一笑起来时常会眯成缝,这副憨厚的外表十分能讨孩子喜欢。  这副与传统商人或严肃或圆滑的形象迥异,谁也不敢想象,这个“孩子王”的早教机构年营业
期刊
父母在老家海南拥有家族水果行、服装厂,自己是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红人”,世界排名前50的美国西北大学曾向他伸出“橄榄枝”。当同学和老师还在猜测他是准备出国,还是继承家族产业时,23岁的武大学生吴峰在珞狮北路用一间五六平米的台式茶餐厅揭晓了谜底。    “最靠谱班长”街头卖叉烧    昨日,笔者来到这问位于珞狮北路新华书店旁的小店,从上午ll时30分一直等到下午2时,几个学生模样的店员忙进忙
期刊
从北京驱车5个多小时,就到了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的一个名为东高庄的村子。这个村子并不繁华,羊肠小道旁散落着农民的住房。然而倘若你要看到一个头发上沾满灰尘却开着别克轿车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惊讶。因为在这里,几乎每个村民都是“老板”。  刘玉国就是这个村子400多户人家中最早并带领大家利用网络创富的。“以前喜欢宝马,但是现在喜欢凯迪拉克了。”在连买3辆汽车后,刘玉国准备今年再购入一辆50万元左右的汽车。而
期刊
多年的积蓄“归零”后,他毅然选择了返乡创业,因借贷成了“负翁”;靠种蘑菇致富了的他,又义无反顾地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如今,他正书写着——从“负翁”到“平菇大王”的创业传奇。  作为邻水县城南门桥农贸市场最大的灰平菇供应商,有好几个批发商都催他供货。他说:“我的平菇一点也不愁销路,现在每天产量只有1000斤左右,满足不了批发商的需求,只好经常在他们之间搞‘平衡”’。说话间,林华兵的电话又急促地响了
期刊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普及,将对建材产生巨大的需求缺口,沉睡的农村建材市场早已“蠢蠢欲动”,深陷一线城市战场的门窗经销商们纷纷改变策略,一个新的城市包围农村的战斗业已打响!  农村是建材行业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块商机“建材下乡”预计每年可拉动消费约5500亿元,将是门窗企业开拓三、四级市场的绝好机会,可现在的营销同质化已到白炽程度,单靠一个产品或“一招鲜”的销售点子吃遍天的时代早已写进尘封的
期刊
“不服输,骨头硬。”这句话是村里人对李永善的最直接看法,同时也是李永善对自己的评价。创业18载,从300元的启动资金到如今的净资产300万元,李永善这个永昌县红山窑乡河沿子村的农村汉子,在人生舞台上书写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1992年,随着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开始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李永善所在的红山窑乡,不少意识超前的农民已经开始脱离土地,他们有的人外出打工,有的人自己外出创业,那时的李永善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