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1-2020年6岁及以上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1-202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以及北京市16个区(县)的29家哨点医院的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病例的三间分布以及病原学构成和变化。

结果

2011-2020年,北京市≥6岁人群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8 183例,其中重症46例(占0.12%),年均报告发病率19.0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37∶1(22 064∶16 119),≥6岁人群手足口病构成比由2011年的7.56%(2 606/34 488)增加至2020年的24.54%(546/2 225)。顺义区、延庆区和通州区≥6岁人群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较高。哨点监测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6.78%(1 976/2 959),2014年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构成比为45.29%(101/223),2020年无检测出EV-A71阳性,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构成比从2016年的15.11%(34/225)提高到2020年的81.08%(60/74)。

结论

2011-2020年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患者构成比逐年升高,EV-A71阳性构成基本呈下降趋势。2016年以来,CV-A6已逐渐成为优势毒株。应重视≥6岁人群手足口病疫情以及病原学动态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2009—2019年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收治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患儿56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及手术记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儿中,胸膜肺母细胞瘤28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0例,黏液表皮样癌6例,血管瘤1例,硬化性肺细胞瘤1例。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26例,气促17例,咳血3例。另外,发热15例,胸痛3例,上腹部疼痛2例。肿瘤位于左肺下叶18例,右肺下叶11例,左肺上叶10例,右肺上叶7例,右肺中叶6例,肺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BMI)和腰围与肾结石住院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剔除基线自报患有慢性肾病、恶性肿瘤、BMI和腰围为极端值的研究对象,最终纳入502096人。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和腰围与肾结石住院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随访(10.7±2.2)年,随访期间记录肾结石导致的首次住院共12396例。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以BMI(kg/m2)20.5~22.4者为参照组,
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第二次重复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休闲静坐时间与低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低全身肌肉重量指数(TSMI)、低肌肉力量和低肌肉质量(AMQ)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纳入24245名研究对象,体力活动水平为(18.3±13.8)MET-h/d,休闲静坐时间为(4.4±1.9)h。以体力活动最低组为参照组,高水平的体力活动与较低的低ASMI、低TSMI、低手握力和低AMQ有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饮茶与全因死亡和死因别死亡风险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分析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饮茶信息为基线自报。死亡信息主要通过链接死亡监测系统获取。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R)及其95%CI。结果纳入分析的438443例研究对象随访11.1年共发生死亡34661例。与从不饮茶者相比,当前非每日饮茶者和每日饮茶者全因死亡HR值(95%CI)依次为0.89(0.86~0.91)和0.92(0.88~0.95)。分性别分析显示,饮茶对全因死亡风险的保护作用主要见于男性(交互P
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辣食摄入与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LOCPs)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主要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的基线调查及随访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辣食摄入频率、辣度及开始每周摄入辣食的年龄与LOCP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10145名研究对象,其中每天摄入辣食者占30.1%。在平均随访10.8(2.0)年期间,共确诊767例LOCPs,发病率为0.15%。在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LOCPs的发病风险随着辣食摄入频率的增加而降低(趋势P=0.003),与从不或偶尔摄入
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睡眠时长及失眠症状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主要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第二次重复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长、有无失眠症状及其年限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人群每天睡眠时长为(7.4±1.5)h,9.3%睡眠时间过短(
目的分析全国报告的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入境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月23日各省报告的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资料,对入境后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月23日全国28个省份共报告7199例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从入境至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间隔M(Q1,Q3)为1(0,5)d。在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入境14d内和14d后核酸首次阳性者分别占95
目的分析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截至2021年11月13日额济纳旗COVID-19确诊病例的发病时间、病例分布、人群特征、基因测序结果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额济纳旗COVID-19疫情首发患者的症状出现于10月7日,病例报告集中在10月19日至11月12日,确诊病例共164例。其中达来呼布镇报告156例(95.12%),主要分布在镇内6个社区。确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1,以20~59岁为主(7
目的基于统计模型预测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疾病负担,评估控制危险因素对降低疾病负担的效果。方法基于死亡风险与危险因素暴露的相关性和比较风险评估理论,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中国数据,筛选危险因素,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2030年不同场景下COPD死亡情况,模拟控制危险因素对2030年COPD的疾病负担的影响。结果如危险因素暴露按1990-2015年的变化趋势发展,2030年中国COPD的死亡例数为105.54万例、死亡率为73.85/10万,相比2015年将分别上升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