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李文和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sn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曾经被美国媒体描述成“超级电脑窃贼”、“中国间谍”、“工于心计”的美籍华裔李文和博士被监禁数月后突获释放。过去18个月来,李文和的女儿李纯宜为营救父亲奔波各地,争取各界支持。下文是李纯宜9月16日在休斯敦募款活动的演讲摘要,其父已于3天前释放。从中,我们既可感受李文和父女舔犊情深的一面,也可窥见美国种族歧视观念根深蒂固之一斑。
  
  父亲憨厚没心机
  
  家父是一个简单、憨厚、没有心机的人。
  我们可以提出一件最好的例子说明他有多憨厚。1998年12月开始出事,那时我初次听到他接受第一次测谎,便觉得事有蹊跷,我告诉家父:“你必须请个律师,你现在就需要一位律师。”他说:“不,我不需要律师。”我又说:“你一定要个律师。”他还是回答:“不,我不需要。请律师太贵了。”因为先前有一次他请律师帮他做一件事,收费200美元,他说太浪费钱了,再也不要找律师。他觉得凡事总能够解决,所以,他怎样也不需要律师。因此,从1998年12月到1999年3月之间,,家父被联邦调查局人员约谈了20次,他完全合作,没找过一个律师。即使我反复央求,他始终不要。
  直到有一天,他被联邦调查局盘问时,被告知他可能会被关在监狱直到形容枯槁,或者像罗森伯格被送上电椅。那时他才告诉我:“好吧,我要跟律师谈谈。”第二天,他与麦克·霍斯切律师初次谈话。霍斯切是我们的首席辩护律师。就在同律师谈话的同一天,家父就被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开除了,他的姓名被泄漏给媒体,媒体开始在我们家前院草坪上安营扎寨。
  家父早先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有关联调局干员的事。家父说,他敬爱那些干员,“他们受教育,他们上大学,他们懂得其他语言,他们读雨果的书,他们也听莫扎特音乐。”他抬举他们像朋友一样。他也试图向我印证,那些联调局干员是多么好的人:他邀请他们到家里来,沏茶给他们喝,招待他们吃水果。他真的一点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他们逮捕。
  家父非常宠爱我们,对我们倾注了全部的爱。他早上叫我们起床,给我们做早餐。他在很多方面就像普通人一样,是一位平凡的父亲。家父憨厚的事例不胜枚举,除此之外,他没有一点心机。他几乎不看报,他不投票,他也不懂民权。他认为他在美国能够不问世事过自己的生活。但是这种想法使他受到很大伤害。
  
  戴着脚镣搞科研
  
  我想告诉大家有关探监的情形,那是一场恶梦。
  我获准一个星期有一天,探望家父一个小时。当时我住在北卡罗来纳州,今年3月我搬到旧金山,为的就是与家人住得较近,但仍需搭飞机回家才能探监。一趟机票就花去400美元。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准在星期五下午3点探监。而我住在东岸,所以大家可以想见来回飞行一趟要耗去多少时间。若干次我在达拉斯转机到阿布奎基时班机延误。其中有两次,我错过规定的探监时间15分钟,无法在那个星期见到父亲。
  当我们家人去见父亲时,我们被带到一个房间,隔着一道玻璃窗见到父亲,他两旁各有一位调查局干员,监听我们的对话,并做记录。我妈和我只能坐在玻璃窗的这一边,通过对讲机与父亲谈话。家父被领进来时,带着手铐,手铐连着铁链牵到腰链,足踝扣着脚镣。他只能蹑手蹑脚缓慢地移动步履,因为他无法迈开大步。坐下之后,为了使用对讲机与我们通话,他必须抬高两个手肘,十分吃力地按那个通话钮,他看起来像是被当作动物对待。我不能相信这就是我的父亲,我不能相信这是我们所在的法律健全的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在确证一个人有罪之前,须视其为无辜者。然而,他们却是那样对待我的父亲。
  我每隔一两天或几天写信给他,寄书给他,确信他收到所有他要的书。他有一个随身听,可以收听他喜爱的古典音乐。他也有一份当地报纸可看,一份很小型的报纸。直到5月份之前,他真的很难接触到外面世界的事。从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基本上他被完全关在监狱里。即使他被关在牢房,仍然没有停止研究。他替阿冈国家实验室写的论文,已于最近发表在一份学报。他在狱中也写出数学教科书。
  5月后,他开始能够从牢房出来,到法庭里的一个房间与律师见面,但他与律师见面时,仍然要扣着脚镣。不过最起码他能够在监狱以外的不同地方与不同的人见面。
  
  敦促亚裔团结
  
  现在,我请求大家帮助,一起来做要求总统特赦家父、一起来要求司法部长雷诺道歉,要求国会举行公听会给家父应有的补偿。
  此外,亚裔没有一位领袖像非裔的杰克森牧师,我们在华府的政治权力太小。如果我们登记做选民,可以选出像休斯敦议员关振鹏这样的人,选出对亚裔议题有兴趣的人。在帕克法官发表声明之前,政界没有人帮助我们。从1999年3月到12月间,我们联系过国会参、众议员,每个人都说:“本案正在调查中,我们不能介入正在调查的案子。”12月家父被捕之后,他们说“我们不能干涉司法程序”。
  从家父的案子我学到:我必须敦促亚裔搁置民族差异,大家汇成亚裔族群整体。如果我们现在不向前看,那曾经发生在家父身上的事,可能再度发生在你或你的子子孙孙身上。(摘自美《世界周刊》)
  《海外星云》(2000年33期)
其他文献
“幼狮”的其他成员     “幼狮”C2是在C1的基础上发展的又一种机型,主要用于空中格斗和对地攻击。相对C1而言,主要改动是在发动机进气道两侧加装了一对三角形的鸭翼亦称前翼,主翼40%翼展处加有“锯齿”,机动性得到了提高。该机于1976年公开亮相。   “幼狮”C7是“幼狮”家族的第三个成员,于1983年夏季开始批量生产。与C2相比,主要是增大了推力,改进了武器和导航系统。   以色列开发“
期刊
有很多往事我们都记不得了,可鸟儿还在那儿独自轻啼。它唱什么呢?连梦都那么温暖。   我们背着智慧上路,智慧是伴我们前行的宝剑。而我们的心是用来记忆的,我们把它丢到哪里去了?有一位叫刘墉的作家最近说:“年轻时,两个人靠追求欢爱来维系;年老时,靠沉湎过去来维系。美好的记忆,正是我们生命的资产、也是度过晚年的积蓄。在不能做爱的时候,做做爱的回忆吧!”   然而我们真的把心丢了一路,我们经常会忘了钥匙放在
期刊
名校出了个“痞子教授”    琼斯教授是我在美国念新闻系研究生时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中惟一的一个黑人,却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教授。  他教的课叫“电视制作”,这门课还没开始前,就听有同学把他夸得天花乱坠,我脑子里也构画着这位教授的形象:衣装齐整、金丝眼镜、白肤高鼻、态度严谨、教养高尚——美国教授的典型。  开课那天,同学们在小教室中坐好,就听门外传来一阵夹杂笑声的歌唱,有同学说:“他来了!”我两眼瞪着
期刊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号反共的国家。然而,在这个头号资本主义国家,却有一个16岁就入党,坐牢8年多,经历了政府迫害及民众冷落,却始终坚守政治理想长达74年的共产党员,他就是不久前逝世的美国共产党领袖霍尔。     四次参加总统竞选     与民主党及共和党相比,共产党在美国的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很多美国人都不知道,美国共产党总部便位于纽约曼哈顿下城区一条横街上,正门前的旗杆上是一面镰刀旗,门口很小,只有
期刊
男人与女人究竟有何不同?从生物学的观念而言,男人与女人不同,主要是由于男人体内的睾酮大约是女人的10倍,也由于这种化学物质深深影响体格、行为、情绪。睾酮在医疗上应用日广,越来越多的人在从事体育或娱乐活动时使用睾酮类固醇,有关这种化学物质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我们对这种化学物质的认识也日益深刻。   它关系到我们社会的每一方面,从离婚、男性暴力,到健身热潮,无所不及,也许还能够帮助我们多些了
期刊
和联合利华公司全球董事会主席裴聚禄在一起,谁都无法避免对这个名字产生兴趣。这个名字不仅中国味十足,而且很吉利,公司叫“利华”,主席叫“聚禄”,在利华与聚禄之间,似乎有一种因果,也好像是一种战略。   去过中国很多地方的裴聚禄清楚地知道“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市场版图。他非常喜欢中国员工为自己起了个吉祥的中国名字,对这个每年销售额超过60亿人民币的大市场,他真正明白了“聚禄”的含义。     一干就是3
期刊
今天,“知识经济”已成为许多人琅琅上口的名词,但究竟什么是“知识经济”,很多人只有抽象的概念,美国“进步政策学院”(PPI)所订出的知识经济多项指标,对于人们了解“知识经济”具有很高的参考性。   指标一:更多人在办公室工作,并提供服务。旧经济的特色是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但新经济更高的生产力,不再是表现在产品的生产上,而是表现在创造资讯、提供服务上,而这些工作都是在办公室内完成的。   指标二:高
期刊
雀巢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有销售点,全世界每年要消耗17亿杯雀巢咖啡,而且公司将近24%的营业额来源于饮品,其中雀巢咖啡就占了公司营业额的15%。因此,尽管雀巢公司的生产线很广,涵盖各类食品,但在消费者眼中,“雀巢”就是速溶咖啡的代名词。雀巢公司是如何让雀巢咖啡深入人心的?除了保证产品品质外,成功的广告帮了“雀巢”不少忙,消费者在记住生动广告的同时,记住了雀巢咖啡。     广告的统一安排   
期刊
爱情对对碰,碰对了就是你的!在电影界,多少男女明星幕前谈情说爱,幕后难分难舍。不知道是要称赞他们演戏演到走火入魔,还是要怪乱点鸳鸯谱的人让一桩桩假戏真做的情史一再重演?有些人因此觅得人生伴侣,有些人仍在不停找寻下一个有缘人,有些人则是爱上了瘾成为爱情累犯。看看他们到底是谁?    爱情累犯    梅格·瑞恩&罗素·高尔/丹尼斯·奎德/安东尼·爱德华  2000年好莱坞的头号劲爆情侣,当属甜姐儿梅格
期刊
我坐在一个俯瞰马萨诸塞州伯克希尔山的露台上,举世闻名的坦戈尔伍德音乐中心就在附近。理论上,我为工作午餐而来,但我的任务之轻松前所未有:和我共进午餐的是马友友。   他进来了,我看着他热情地拥抱餐厅老板,用法语跟侍者打趣。他点了烘马铃薯汤,问侍者:“过去不是叫维希冷汤的吗?”然后对我说:“喂,我们可否谈谈食物,不谈现实生活?”   马友友有“世界上最伟大小提琴家”之誉,又有“奇才”之称,但也是非常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