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不同类型肾结石的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_fire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减少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带来的并发症,自2001年开始,微通道经皮肾取石术(MPCNL)逐渐被用于肾结石的治疗.MPCNL不仅减小了通道大小,还配备相应的套件,使其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仍保留高效的清石率.随着MPCNL技术的不断改良与成熟,其适应证不断扩大.本文对MPCNL在治疗不同类型肾结石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相较于其他肾结石治疗方式,MPCNL对于1~2 cm单发肾结石尤其是肾下盏结石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对于2~3 cm单发肾结石的治疗也有逐渐代替标准PCNL的趋势.在处理复杂或特殊类型肾结石时,单通道MPCNL常具有小通道的局限性,而多通道MPCNL或者多镜联合的方式则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清石率.因此,以MPCNL为基础的治疗方式有望成为各类型肾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卵巢癌预后不良相关的重要基因.方法 从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获得表达谱,鉴定出|logFC|>1.5和P<0.05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功能富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功能模块分析、生存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首先,确定135个表达一致的基因,33个上调DEG主要富集在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检查点、染色体分离调控等;102下调DEG主要富集在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调控等.然后构建PPI网络,筛选20个hub基因并进行生存分析和表达
目的 观察祛风通络方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将其分为正常组(低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模型组(高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抑制剂组(高糖DMEM培养液+正常大鼠血清+5μmol/L SB203580预处理)、祛风通络组(高糖DMEM培养液+服用祛风通络方的大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38丝裂原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其中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在肺癌患者中占比最高,针对此类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抑制带有EGFR敏感突变的肿瘤细胞的生长.然而获得性耐药严重制约了该类药物的使用.肿瘤干细胞(CSC)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小部分细胞,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侵袭迁移、多向分化及放化疗耐受等.CSC的特异性靶向与常规靶向治疗相结合,或许可达到稳定缓解或治愈肿瘤的目的.因此本文综述近年来CSC与肺腺癌EGFR-T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新生儿血浆中氟康唑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非那西丁为内标,用乙腈沉淀蛋白处理血浆.色谱柱:Eclipse Plus C18 RRHD(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进样量:1μl.采用电化学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质核比(m/z)307.1→220.0(氟康唑),m/z 180.1→110.0(非那西丁).结果 该方法氟康唑在0.1001~60.06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
目的 探索供体来源的细胞游离DNA(dd-cfDNA)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的纳入2020年3月至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40例受试者,在术后第1、3、7天采集患者外周血,利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患者外周血中的dd-cfDNA%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患者相应时间点的肌酐.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顺利,无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及排斥反应的发生.整体分析发现:肌酐测量值、dd-cfDNA%在3个时间点的整体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
目的 评价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耐药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70例,对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DST)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进行比较.以表型DST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诊断价值.评价指标包括: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Kappa值、曲线下面积(AUC)值.同时进一步比较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性.结果 荧光PCR熔解曲线
偏头痛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失能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痛觉超敏是其中枢敏化的一种反应.随着研究的深入,胶质细胞在疼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星形胶质细胞在疼痛的发展和持续阶段有很强的活化反应.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缝隙连接、突触间谷氨酸、转运蛋白、皮层扩布性抑制等参与偏头痛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总结星形胶质细胞的结构功能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为偏头痛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目的 建立茵芩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微乳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茵陈、黄芩和大黄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0 nm,柱温为30℃.结果 微乳薄层色谱显色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和黄芩素分别在5.96~59.60μg/ml(r=0.9991)、0.60~6.00μg/ml(
肠道微生态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调节宿主行为与认知功能,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已成为防治AD的新靶点.传统中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广泛应用于AD的防治研究中,通过中药靶向肠道菌群成为抗AD治疗的一个关键突破口.本文阐述了肠道菌群与AD的相关性,综述了中药调控肠道菌群防治AD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加强AD的认识和抗AD药物研发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
由于膝关节置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逐年增加.膝关节置换种类多样,精准截骨是决定膝关节置换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制造的个性化导航截骨导板种类较多,作用各异,可以辅助术者寻找膝关节的重要解剖点;可以起到固定钉的作用,对截骨导板进行固定;充当截骨导板完成一部分或者多部分的截骨,可操作简单,创伤小,截骨准确,并可预测膝关节假体大小,学习曲线短,实现了膝关节置换的个性化精准治疗.现就3D打印个性化导航截骨导板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