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厚李向东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访李向东是在一个工作目的下午。初次见他,面貌清癯,气质儒雅。谈及对书法、艺术的感悟,他语气和缓,娓娓道来,不虚饰,不张扬。在亲切融洽的氛围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李向东的谦逊、低调、深厚及待人之诚。
  
  每一次的肯定都是一种鞭策
  
  与书法结缘,源于李向东小学时期。当时学校开设大仿课,从那时起他接触到了笔墨和描红。感悟力好加之学习又认真,他每一次写的大仿字都被老师画上大红圈。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最大的激励莫过于老师的肯定和来自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这些红圈对于他有着特殊的意义。每一个红圈都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从那以后,他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从小爱读书,要把中国字写好看的淳朴情结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兴趣到爱好,书法渐渐成为李向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文革”停课的时日里,他与同龄人一样无书可读,可他却没有放弃对笔墨的执着,每天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研究与练习毛笔字上。他说:“起初练习毛笔字是一种兴趣,渐渐地成为一种爱好,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从没想过成为书法家,只是想把字写好当作一种精神寄托。但当融入其中时,才发现书法融合了太多的艺术语言在里面。它犹如风景,不仅需要欣赏局部,更需要欣赏它整体的美。”这种笔墨的魅力,让他体内不断产生着艺术的张力,越发对它不离不弃。
  书法除了悟性,还需要天分。面对现如今呈现出的这种“书法热”并且日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态势,李向东说:“这体现出了人们对中国这一独特传统艺术认识的提升,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以前人们是为写好字而练书法,书法的普及是好事,而书法的提高则是难事,练上几年就想成为‘书法家’的不乏其人,这有违要把中国字写好的初衷。就书法而言,急于求成的人最好不要学书法。”
  如果把书法当作是一种技术,那么李向东数十年的磨砺之功可以说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果将书法作为艺术,则于功夫之外要靠灵性,修养和学问。李向东认为自己对美的追求还远远不够,“学然后知不足”,书法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学问。
  
  书法需要渐修渐悟
  
  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熔炼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包罗万象。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哲学、美学、思想,宗教等元素在艺术中,并将人的思想、才华,情趣与胸襟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体现出人的审美追求。
  对于书法名家不论古今和当代,李向东并不盲目崇拜,而是努力学习人家的长处,以补自己的不足,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为我所用。在当代书法名家中,他很钦佩魏启后先生。多年来,他经常聆教于魏老,从魏老那里他接受了正确的学书方法和审美取向。他钟爱王羲之,平和自然、遒劲秀雅。在2011年的春晚中,《兰亭序》作为一个节目独立出现,让他着实激动的是书法艺术在世人的心目中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显示出她独特的风采。
  工作之余,李向东很多时间都在临帖。他说:“临帖是书法创作的源泉。”他认为,多吸取古人的营养也不排除汲取当代书法的滋养,可以丰富自己的创作。临帖不一定是正襟危坐,而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学习和享受。他告诉我们,同样一幅字,书写状态决定着书法的节奏。书法家的灵感对于书法创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幅好的作品,每每观之都会给人们带来种愉悦。这正是书法的魅力所在。
  写字如做人,在与李向东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他身上那种敦厚与诚恳。他说:“一个人,最主要的是学会做一个好人,实实在在,敦敦厚厚。书法艺术表面是以功力取胜,实质上是以修养取胜,以境界取胜。所谓修身养性就是对书法境界的最好诠释。”的确,人正则心正,心正则笔正,书法练到一定程度,要想再进一步,就要注重人自身素质、境界的提升。字如其人,李向东的书法便是最好的注脚。
  书以载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逐渐融入到李向东的血液中。他通过书法将自己的个性与心态修养表现出来。自此,他与书法相依相存,成为无言的知己,他依书法有了寄托,书法因他而有了魂魄。
  
  享受艺术之美
  
  书法是一门艺术,不同于其它手艺三年五年就可见其功,需要的是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它是一个漫长且充满变数的过程。越是看似普通简单的东西,越难以取其精髓,书法就是如此。李向东对书法由兴趣到爱好,由爱好到自觉,几十年如一日,书法作品记录下了他生活中的苦恼和快乐。
  书法需要一种精神,那就是坚持不懈。书法需要一种意境,那就是心由境造。书法更需要的是一种悟性,必须灵感丰满。李向东说:“毛笔、宣纸、墨是书法家的灵魂,写好字的前提不但要轻松掌握墨法与字形,更重要的是要有驾驭这三者的高超能力。书法讲求鼓作气、一气呵成,体现的是一种律动之美,传达的是一种真情实感,由此笔者的个性心境得到最恰如其分的宣泄。”
  书法无言。对于李向东来说,写字是一种享受,而欣赏也是一种享受。每当翻看古代优美的书法和流连于博物馆的书法陈列,或篆、或隶、或行、或草,都能调动他的感官和情绪,让他不忍离开,驻足长观,完全沉浸在艺术之美的享受之中。他说,我们需要经常和这些好的作品对话和交流,以期从他们身上寻找创作的灵感。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涓涓不壅,终为江河。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的成功绝不是无源之水。李向东,一个将书法融入血液的人,一个把书法当作艺术追求的人,面对大家的赞誉,心静如水,始终保持着一种谦逊的态度。对于古今书坛的名家及书界同仁,他总是心怀景仰与敬佩。在创作路上,他不断地创新与积淀,充满着渴望与激情。
  我想,这或许就是他书法之树常青的源头活水。
其他文献
说经四路,就会说到济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埠。经四路是济南老开埠区的典型代表。  济南现在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是,在开埠之前,济南的经济并不发达。即便是在山东,它的经济地位甚至还比不上周村、潍县,临清等中小城市。在近代,济南经济的迅速发展肇始于开埠,而经四路当属于济南最典型的开埠区域。  而要谈济南的开埠,就得说说当时的山东巡抚袁世凯。在甲午战后到洋务运动之间,清末有著名的四大巡抚,山
期刊
阡陌纵横的路,是城市的血脉。有了路,才有了人流,有了商业,有了文化,有了城市的温情和力量。  一条典型的路,是一座城市的缩影,一种区域文化的鲜活样本。它在时光的雕琢中形成今天的模样,也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塑造着这座城市。  谈济南的路,无法绕开经四路。没有人否认经四路之于济南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条盛满记忆的街道。上个世纪的1921年,济南商埠区向西扩展至纬十路,向南扩展至经七路,经四路由此而生。自主
期刊
“经四纬二”,“经四纬三”“经四纬八”……在济南人的话语中,这样的经纬坐标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个的路口:经四路和纬二路的十字路口,经四路和纬三路的十字路口,经四路和纬八路的十字路口……  如果是第一次来济南的话,你也许会感到好奇:“济南人怎么想起用经纬来命名道路呢?”济南以经纬路命名,始自济南的开埠。开埠后的经四路,成了老济南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经纬划分里的经四路    开埠后,商埠内的地图
期刊
北京——王府井    与北京周邊拥堵的交通状况相比,王府井大街可谓一个悠闲而热闹的真空地带。数百家著名的国内商号与海外品牌汇集在这条“寸土寸金”的商业街上,与京城古朴的文化氛围及炫目的商业气息相映成趣。有100多年历史的王府井商业街的特点就是铺子老、名号大、街道宽、气派足。    上海——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南京路
期刊
沿着经四路走一遭,你会被各家银行的招牌晃得眼晕。金融街是经四路最显著的特色之一,以至于,它被称为济南的“华尔街”。  这关平济南的一个老话题,叫做“区域金融中心”。这是济南韬光养晦了多年的梦想。至今,这一概念在全国也炙手可热,京沪深乃至天津、成都,西安都在为确定自己金融中心的地位而忙得不亦乐乎,以至于去年一些专家撰文称:这么多的金融中心,要警惕“资源浪费”。  但济南的区域金融中心显然和“浪费”没
期刊
2010年,济南的车市是热度空前的。和济南相比,北京的车市红火更不待言。随着国家各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各种级别、不同型号的汽车走进了北京市民的家庭。一些微车,价格低到了3万元左右。拥有一辆私家车,在当下已经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了。然而,因为拥堵,北京市不得不出台治堵方案。紧跟北京的步伐,各地限车风潮渐起。广州出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案(征求意见稿);重庆、杭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在酝酿治堵措施;而上海早在
期刊
金融一条街,商业一条街,济南最高的高楼呼之欲出……现代化的产业及高楼大厦,经四路带给人们的似乎是一种冰冷的印象。  事实绝不是这样。经四路现代和传统并存,文化和民俗并不缺位,是一条散发着浓郁生活风情的街。  说到这里,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当属大观园。这里堪称济南最市井的地方。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观园逐渐发展成为在全市乃至全省都首屈一指的重要商业场所:它拥有店铺约2
期刊
如果对古齐国的历史有所了解的话,一定知道辅佐齐桓公登上春秋五霸之首的名相管仲,而管仲取得的如此成就全拜一个人所赐,那就是鲍叔牙。而在如今,济南东郊20里外,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名曰鲍山。据说,鲍叔牙死后就葬于此,所以取名为鲍山。  鲍山,称其为山,着实有点高抬。一百多米的海拔充其量也只能算作丘陵。十多年前,这里一片荒芜之地,可谓是貌不惊人。而现在的“鲍山”今非昔比,在它周围已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期刊
如今,或许只能在资料里才能看到魏家庄了。如今的魏家庄,高楼平地起,取而代之的是金碧辉煌的万达广场。  但是,这个村庄不应该被尘封在记忆里。它是这座城市的基因,并不止一次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走向。  没有人否认济南是座古城。这座以历史积淀著称的老城,有着9000多年的历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打望这座城市时,我们会发现四四方方的鳞次栉比的现代水泥森林是多么单调,也会感受到作为后辈的
期刊
济南版限购细则出台。自己是否被细则所限?本市户籍家庭,已有两套住房,还能否在市区购房?在章丘、济阳等县(市)区买房,是否受政策限制?家庭中未成年子女如何购房?……针对市民咨询焦点问题,济南市城乡建设委,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做了详细解答。    章丘等地在不在限购范围内?    根据济南限购细则规定,济南10个县(市)区的居民都属于济南本市户籍家庭。不少市民有了疑问:在章丘、平阴等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