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防护林体系营建技术的研究

来源 :林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zhang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湖市自60年代初开始建设了长江防护林体系,至今已完成了两条林带、一条草带的建设任务,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本文介绍了外滩耐水乔、灌木防浪林带、内禁脚优质用材林带及堤身堤面培植盖草带的营造技术,旱柳栽培的技术要领,以及防护林体系的效益。
其他文献
1988年10月至1989年1月,在广东省珠海、斗门等7个县(市)进行了松树死亡原因调查,根据各地松树表现的枝枯、溃疡症状和枯枝数量,及与松突圆蚧发生、为害状况进行比较的结果,初
连续三年对带皮黑荆、去皮黑荆与青冈类硬杂木袋栽香菇进行对比测试表明,用黑荆树木材作原料,带皮或不带皮袋栽香菇,其产菇量、香菇质量、营养成分等均显著优于或相当于青冈
采用更换树种的方法,可有效地对吉林西部沙地榆树天然次生林进行改造。表现好的杨树品种有小黑杨、白城杨和小青黑杨等。造林时要注意选用优质苗木,深翻整地,初植密度以每公
巨大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正在深入开展,但也面临着严峻的自然挑战。水分不足是突出问题,病虫害威胁也不可忽视,应以水定林(灌、草),适地适树要首先决定是植树还是种
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墒情差、肥力不足,用常规整地方法发展经济林难度大、成活率低、效益差。采用爆破技术,进行大规格高标准的沟状整地造林,可
Glomus mosseae和G.epigaeus两种内生菌根菌可与白藤幼苗根部形成菌根共生体。接种7个月的藤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23.36—27.63%;叶面积增加47.55—77.36%;叶片数量增加17.4%以
为了使初级种子园尽快改建成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采用营建初级加密种子园的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建立及疏伐改建的具体做法。
严重水土流失区——长汀县河田镇山地,由于缺乏有机质,使土壤结构休破坏率和土壤分散率极高,加之土壤水分物理性状各指标的水分含量,特别是有效水含量相当低,而石砾含量和非
“习居”马尾松叶的拮抗细菌P 751、BC752菌株对松赤枯病菌孢子抑菌率78.83—94.31%,BC752优于P 751。经1132亩试验,防治马尾松赤枯病相对效果35.91—74.19%,实际效果51.25—
本文简介了日本森林的虫害、兽害、火灾和气象灾害的发生、防治情况及日本对火灾、气象灾害实施的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