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198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强省”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了热门词汇。实现教育公平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将教育强省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两个宏伟目标结合在一起,十分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09-03
  2010年至2011年,对于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摇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强省”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词汇。目前,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力争早日实现教育强省目标。普及学前教育、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创新水平、推动素质教育取得新进展等,都成为了发展教育强省的重要措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建设教育强省过程中,无论何种措施都将体现一个重要理念,那就是教育公平。事实上,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是教育强省的基石,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公平
  公平的概念十分难以把握,人人对公平都有各自的理解与评价标准。何谓教育公平,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过不同的阐释。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育公平是指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和教育实际情况,公民能够自由、平等接受教育并能考虑差别、最大限度缩小发展差距的状态,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发展。[1]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一种促使自然潜能得到最充分与自由发展的教育理想。它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分析:首先,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2]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教育公平是指对教育机会进行分配时的合情合理。所谓合“情”,是指符合民众的意愿;所谓合“理”,是指符合教育目的及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民意,决定教育公平的实施是否具有稳定的精神价值;是否符合目的性和规律性,决定教育公平的实施是否具有发展的价值。[3]
  无论从哪个学科角度,我们都能发现,教育公平实际上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概念。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它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而存在,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教育公平观念的认识程度的影响。因此,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理念,是人类奋斗的方向与目标。
  二、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文化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在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获得公认的、令人满意的文化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一个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总之,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考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公平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仔细研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公平的观念贯彻始终。之所以这个问题能引起政府与各界学者的重视,是因为目前教育不公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特权、教育腐败和教育乱收费等,其危害严重。教育不公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
  首先,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分配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差距,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文件精神,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意味着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丰富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成为现实,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加积极向上。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在师资力量、财政投入与硬件设备方面,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市中心与郊区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经济落后地区师资力量薄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设备配置远远落后,在这种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必然会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重点学校的学生拉开教育差距,并导致许多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例如,湖南宁乡三中曾是著名中学,学生多达1600多名,而现在却举步维艰,出现了“1个班12个学生7个老师”的怪现状。而与农村高中生源不足形成鲜对照的是,城里所谓的“最牛寝室”、“最牛班级”比比皆是。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0届1班54个学生,31个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15个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其余8个学生也分别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这种教育差距,不仅体现在升学率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中。从经济发达地区的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见多识广,生活兴趣多种多样,精神风貌积极向上;而经济落后地区的普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教育资源条件限制以及巨大的升学压力,大多数根本谈不上生活兴趣,精神风貌也远远不及前者。更值得关注的是,占有优良教育资源的毕竟是少数名校,大部分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难以与它们并肩,这将不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因此,只有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使得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教学硬件与软件达到均等的水平,才能使我国全体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得到保证。   其次,实现教育公平,把发展教育的重点由量到质进行转变,重视素质教育,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素质教育在遵守国家教育方针、开齐国家指定课程的基础上,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主张通过学校课程和个别化教育,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种教育不同于当下的应试教育,一切以升学为第一要务,根本不关注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不能满足学生潜能发展的需要。从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讲,教育越统一,教育的公平度越低;教育越多样,教育的公平度越高。素质教育是最大限度地提供适应学生潜能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最公平的教育。
  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到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地方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初中和高中教育,日益严重地偏离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常常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在这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不考的科目不开,音乐、体育、美术、德育、实践类课程受到极大削弱,以至于学生每天跑步二三十分钟,一些中学校长都会感到这个时间浪费得心痛。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一方面,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控制班额、减少教师统一讲授时间、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实施小先生制、采取小组教学等;另一方面,在开设好统一的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尽量为学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给学生留下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教育繁荣局面。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多样的健康的课余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生活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有着重大的意义。
  再次,实现教育公平,把公平的理念实践到人们最为关注的教育问题中,有利于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教育公平的理念实质上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公平理念的延伸。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在政治领域存在着很多腐败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现象,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阻碍。目前,政府在政治、经济领域为相对公平的实现制定了许多改革措施。但是,教育公平仍然被忽视。事实上,教育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推动社会阶层有序流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尽管很多家庭经济条件拮据,但也愿意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这是因为只有教育才能给他们带来通往上层社会的期望。因此,“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中国人尽皆知。但是,由于大量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存在,这种被人们视为改变命运的有效手段的作用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没有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文化发展就像一潭死水,没有创造活力,这对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这也是一种不稳定因素,给和谐社会和和谐文化的构建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只有实现教育公平,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满足人们对教育公平理念的孜孜追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森林.教育不公平现象社会成因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5.
  [2]康宇.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公平的理论探析[J].兰州学刊,2006,(8):182.
  [3]杨艳丽.教育公平基本理论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6):61.
  作者简介:王菁(1981.10-),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任职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行政管理教研室,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以Mn(NO3)2(50%)、Li0H·2H2O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制得前驱体,400℃预烧6h,再经750、850℃分别焙烧并保温6h得到粉体产
本文就煤矿企业如何进行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及其未来发展趋势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最后本文根据信息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就如何推动煤矿信息化及自动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采用直流碳弧等离子体法成功制备了碳包覆铁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仪对样品的形貌、物相结构、化学成分和粒度进行表征分
乳头状瘤是乳牛的常见疾病,俗称疣,为牛乳头状瘤病毒引起,该病于1929年被发现,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作者通过对武汉市10家奶牛场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率很高,尤其是乳头上生长有乳头状瘤时
从双峰驼精清内分离出一种新的活性多肽,这种多肽是将公驼的精清经DEAE-纤维素和SephacrylS-200柱层析加以初步分离,在试验动物上测试,找到可以诱发母兔排卵的活性多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
本文基于当前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研究了营商环境、企业家精神对实体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参考路径。本文基于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层面
日前,江苏省2009年“金桥工程”项目(第一批)立项公布,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密友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承担的“纳米粉金属/复合润滑自修复剂批量化
老旧住区改造现阶段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来看尚缺乏对改造后居民使用情况的关注,缺失改造使用后主观评价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以长沙市在“两型城市”、“
<正>你想掌握粉体设备/材料企业的新名录吗?你想了解粉体新设备/技术开发新进展吗?下列各类粉体专著可满足你的需求:◆中国粉体企业大全(2008版):优惠价150元/本;
期刊
在光散射颗粒测量技术中.Mie散射理论的计算非常重要。本文中讨论了双层球形颗粒光散射的计算方法.对计算过程中不同函数参量选用了合适的递推计算方法.改进的计算方法克服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