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特异性靶点基因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feinsy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生物信息库系统性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相对于非心力衰竭患者的差异性基因(mRNA和miRNAs),临床进行重点差异基因验证.方法:基础研究中,基于GEO数据库(编号GSE59867)中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6个月随访期间内心力衰竭发展的详细情况,分析心力衰竭患者相对于非心力衰竭患者基因表达的差异,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基因表达网络.临床研究中,回顾性收集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1例,根据心力衰竭与否,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利用ELISA方法比较验证特征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基础研究发现,与急性心肌梗死后非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心力衰竭患者共显示703个差异表达基因(mRNAs),包括567个上调基因和136个下调基因.其中SPI1、MCUR1、ZBTB7A、IRF8和PPARG表现出最显著上调.与此同时,心力衰竭患者表现出12个差异miRNAs,其中上调的miRNAs 5个,下调的miRNAs 7个.miR-133、miR-124-3和miR-9-1显著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发现,SPI1、MCUR1、ZBTB7A、IRF8和PPARG蛋白表达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组中有了显著的升高(SPI1:t=4.36,P<0.01;MCUR1:t=4.98,P<0.01;ZBTB7A:t=3.77,P<0.01;IRF8:t=3.12,P<0.01;PPARG:t=5.13,P<0.01).结论:相对于心肌梗死后非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患者表现出若干差异基因(SPI1、MCUR1、ZBTB7A、IRF8和PPARG),可以作为潜在临床标志物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精子中HNRNPU的表达及其与精子质量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严重少、弱精子症需行ICSI治疗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各500例,收集精液,采用RT?PCR检测精子HNRNPU mRNA;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液常规参数;Diff?Qui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采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ARIC);SCD法检测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精子核成熟度;记录IC
目的 探讨肿瘤不同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与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鉴别诊断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0例PCNSL和35例HGG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分析比较两组肿瘤不同区域ADC值的差异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CAP是由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非常普遍,每年因CAP的医疗支出占据了大量医疗资源[1-2].肺部病原菌感染不仅会引起局部损害及炎症反应,也会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严重的炎症反应除了引起局部肺损伤,还会导致全身各脏器功能损害[3],从而导致CAP病程迁延,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国外曾有研究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CAP,初
期刊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严重的精神障碍.目前研究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且遗传作用更突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参与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本文就lncRNA的生物学特征、ln?cRNA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临床症状以及治疗上的联系进行综述.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出的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96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耐药敏感性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9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分析,PCR扩增耐药基因及电泳成像分析,药敏试验分析该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15种药物的敏感情况.结果 标本主要来源:下呼吸道59株(61.5%),静脉血18株(18.75%),引流液8株(8.3%);主要科室:ICU科室75株(78%),康复医学科5株(5.2%),神经科5株(5.2%);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株69株(71.9%);酶抑制试
目的 基于决策曲线分析(DCA)及临床影响曲线方法,探讨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的异常蛋白(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5月至2020年7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体检健康者标本共982例并分为肝细胞癌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肝胆管癌组、肝继发瘤组及正常对照组共6组,测定受试者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DCA及临床影响曲线方法评价PIVKA?Ⅱ和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在HCC中的应用价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P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择期行OPCABG术患者209例,术后住院期间确诊新发房颤患者36例(新发房颤组),未新发房颤患者173例(非房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PCABG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发房颤组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75%的比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率明显高于非房颤组(均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75%(OR=3
研究如何治疗烧伤后瘢痕,改善烧伤后瘢痕的颜色、厚度、柔韧性是众多研究者面临的难题.同时,对于烫伤后适当的激光参数的设置还没有很好地定义,激光治疗的总体疗效尚未明确.本文将针对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烧烫伤瘢痕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治疗后瘢痕状态的改善、治疗时间、激光相关参数设置、联合治疗和不良反应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烧烫伤创面,减少瘢痕和改善瘢痕状态提供更好的依据.
期刊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coronary artery origin anomalous,CAOA)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并评价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前后患者心功能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确诊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43例患者影像学和临床资料(其中16例接受冠脉移植手术),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及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前后超声改变.结果 43例患者女性占65.1%(28/43),51.2%因发现心脏杂音就诊(22/43).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最常见(65.1%,28/43),其中左冠状动脉起自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