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8对pVAX1/SjRPS4·CB质粒疫苗免疫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

来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ezhang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VAX1/IL-18联合pVAX1/Sj RPS4·CB质粒疫苗对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70只BALB/c雌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pVAX1空质粒组、pVAX1/IL-18组、pVAX1/Sj RPS4·CB组和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等5组(每组14只),每组小鼠在左后腿股四头肌注射相应质粒100μg或等量生理盐水,每隔2周加强免疫1次,共免疫3次。小鼠感染前(免疫后3周)尾尖部取血,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 G以及抗体亚类Ig G1、Ig G2a水平。同时,各组小鼠经腹部贴片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1)条/鼠。感染后8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虫,计算减虫率;取肝组织,显微镜下计数虫卵数,计算减卵率。无菌取脾脏,称重,计算小鼠脾脏指数,噻唑蓝(MTT)法测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水平。分别于小鼠感染前(免疫后3周)以及感染后2、4、6、8周尾尖部取血,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5组小鼠免疫后3周,ELISA检测结果显示,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Ig G、Ig G1、Ig G2的吸光度(A450值)分别为1.03±0.17、0.32±0.08、0.78±0.12,Ig G2a/Ig G1比值为2.44,均高于其他4组。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的减虫率、减卵率分别为52.0%、63.2%,均高于其他3组(P<0.05)。脾脏指数结果显示,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小鼠脾脏指数为3.32±0.37,高于其他4组(P<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水平A570值为4.45±0.34,高于其他4组(P<0.05)。小鼠感染前以及感染后2、4、6、8周,pVAX1/Sj RPS4·CB+pVAX1/IL-18组IFN-γ含量分别为(569.07±21.15)、(560.66±30.84)、(577.46±36.45)、(605.03±36.91)、(636.33±37.35)pg/ml,均高于其他4组(P<0.05);各组IL-4含量在感染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可增强pVAX1/Sj RPS4·CB疫苗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且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以Th1为主的免疫应答。
其他文献
为实现山地橘园运输自动化,采用无线电遥控实现了牵引式无轨运输机的遥控作业。该牵引式无轨运输机主要由驱动装置、拖车、遥控器、远程控制装置、钢丝绳、导向轮、钢丝绳托
要想让群众真正服从管理,必须站在群众立场上,多为民思,多解民忧,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促进管理,这才是管理部门应有的担当与智慧$$最近几年,各地纷纷出台烟花爆竹“禁放令”。
报纸
为了进行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水力分析,对管网节点流量过程进行了随机模拟.首先,将污水流量序列概化为无因次形式,并剖分为若干个状态;然后,应用齐次马氏链建立节点流量的随机
一、同时代 我在这里要讨论的对象,青年作家郑小驴,是我的同时代人,“出生于同一时期、具有共同的历史经验,因而显示出相类似的精神结构和行为式样的同时代人”。在社会学家看来
西班牙国家图书馆近期与西班牙电信签订新合约,计划进一步实现信息化与数字化。事实上,早在2008年,国家图书馆就已开启数字化进程。目前,已有超过十五万部作品上传至西班牙语
<正>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破解涉农融资难题,构建适应"三农"工作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落实十七大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工程
本文简述了针对日益庞大的数据量和产品发展趋势,公司在产品模块化设计中施行标准化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公司产品模块化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分类.并介绍了刮板输送机设计在产品模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光吸收特性、低激子结合能、长载流子扩散长度以及易溶液制备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钙钛矿太阳电池更是发展迅速,其光电转换效率
你也许从未听说过水母的故事吧,普通水母的一生不过就20多天,其间会有八九天的时间,从幽暗的海底或礁石中浮上水面,这是它们人生中最明亮的时期,然后有一部分落入渔民的网中,一部分
报纸
目的研究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