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莫患“政绩焦虑症”

来源 :领导之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66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届过后,一批政治坚定、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新的领导岗位。新官想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早出政绩,这是好事。但脱离实际,不讲科学,为了制造政绩、营造新气象而急功近利的行为,则演变成了“政绩焦虑症”,此乃新官之大忌。
  “政绩焦虑症”主要表现为:贪大、图快、求全,独断专行,大搞一言堂。遇事不经过深入调研,集体讨论,脑袋一热就仓促决策,盲目制定各种新方案、采取各种新措施、落实各种新办法、上马各种新项目,结果弄得虎头蛇尾,甚至有始无终,既大量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严重损毁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最终得不偿失,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各级班子的主要领导,更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于律己,防微杜渐。
  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仇和曾说过,“我是一路被举报,但我的仕途却是一路惊喜……”其实仇和所说的“一路惊喜”,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他有权就任性,追求“大手笔”,“政绩焦虑症”尤为明显。在江苏任职期间,群众对他的举报就不间断,在执政宿迁的过程中也是“大手笔”不断。2007年12月,他调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重权在握,“大展宏图”,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波澜。
  为了尽早把自己的思路转化为“成果”,来个开门红,以便一鸣惊人,有些领导干部一上任就急不可耐,几近疯狂,但那种“情况不明决心大”的照搬照抄模式,注定没有前途。2004年10月,王珉由江苏调吉林工作,被媒体称为“王大胆”,但最终的结果也不是他所吹嘘得那样美好。在辽宁省委书记任上,王珉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国企国资改革”,终因夹带自己的“私货”过多,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成为十八大之后落马的第八个中央委员。
  为了彰显工作的高标准,有些新官上任后容易求全責备,陷入了不切实际、唯我独尊、就我正确的怪圈。下属的工作再尽心也难以让他满意,团队的工作再努力也都是问题,最后不但把自己孤立起来,更严重地挫伤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以至于不是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而是推一推就动一动,甚至是推得轻了都推不动。目前在一些单位和部门,主人翁意识丧失,“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评判的”这种情况屡见不鲜,长此以往,一些行业、部门,慢慢沦落为一些领导的“私人领地”,严重背离了成就一番事业的初心。
  新官上任要想有效克服“政绩焦虑症”,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论组织把我们放在什么岗位上,都是最好的培养和最大的信任,都要讲政治,守规矩。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懂学好。对党要忠诚老实,表里如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像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教导我们的那样,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要不忘初心,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了,党的事业和群众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自觉接受监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当作衡量自己工作的一把尺子。
  要廉洁自律,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率先垂范。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中向低标准看齐,敢于同不正之风进行斗争。坚持底线思维,敬畏纪律,守住底线,防微杜渐,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高举旗帜,绝对忠诚,不辱使命。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前人的劳动,扎实打牢基础。新官上任,不论是在本单位晋升、岗位互换,还是异地交流,自己的位置变了、环境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就变了。要及时转变角色,进入情况,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前人的劳动,善于借力,乘势而上,扎实打牢全面建设的基础。每项工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连续性,要自觉尊重客观规律,做到实事求是,量力而为。要善于接过前人的“接力棒”,承前启后,把好事办实办好,这既是成人之美和优良传统的延续,更是对历史、对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尊重前人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劳动果实,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究竟是胸怀大局,还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历史终将给予一个公正的评判。
  三是建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挚感情,发扬民主,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积极性。新官上任开展各种工作,务必经过充分讨论,集体酝酿,民主决策,才能拍板,不能搞“一言堂”,要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广大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众心齐,泰山移,不刮“一阵风”,不搞“见光鲜”,杜绝各种形式主义、花拳绣腿的面子工程,多干一些暖民心、解民急、化民难、利民生的实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要始终将人民群众摆在第一位。在新官所有的情感生活中,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也要放在第一位。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一文中,习近平同志开宗明义指出:“情为民所系是基础,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手中的权就难以真正为民所用,也就难以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这句话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时下一些干部之所以丧失原则、以权谋私,就在于他们对亲友的感情、对自我的感情,超越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每名干部都要有这样一种忠诚意识,严格防止在对待群众感情的问题上“心猿意马”,甚至出轨、翻车。同时,我们为群众服务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要不忘初心,对群众的感情永不褪色、历久弥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一些干部之所以不招群众待见,工作难落实,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群体性事件,就在于领导干部作风漂浮,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没把群众当亲人,缺少那种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难以让群众感受到诚意。
  (责编 / 刘博)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有着鲜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愈益彰显出独特的世界意义。从道路选择维度看,它为世界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从理论创新维度看,它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中国理念;从制度构建维度看,它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从文化涵养维度看,它为人类文明和谐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简言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就在于它正在并将继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
[摘 要] 在地方工作期间,是习近平好干部标准思想萌芽时期。党的十七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开始从全党、全局高度,深入系统地思考什么是好干部、如何培养选拔好干部等重大理论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全面、系统、深入地思考、阐发了好干部标准重要思想。习近平好干部标准思想的形成是客观现实的需求,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充分认识这一思想的形成及其依据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贯彻我党的干部政策。  [关键词] 习近
[摘要]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目前社会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一些误读,其根本原因在于“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国家战略,不但“供给侧”“结构性”和“改革”三个词各有其独特含义,彼此之间也有深刻的逻辑关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要看到它是一项顶层设计,更要看到它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领导干部必须从目标维度、实践
当前,随着各地党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一批领导干部得到提拔重用,陆续走上新的领导岗位。面对新的职务、新的岗位,如何愉快履职、轻松履职、科学履职,接好干事创业“接力棒”,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做,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笔者以为,新任领导干部在打开工作局面时莫犯“三忌”。  一忌“新官上任三把火”——稳健入局。新任领导干部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想干事、干成事的愿望强烈,不少新任领导干部一上任就
摘 要: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良性的“政社互动”则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所在。基于对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范式中的“零和博弈”逻辑的反思,以及基于构建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善治”社会的现实需求,转型中国的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引入“第三条道路”,即基于“正和博弈”逻辑的“政社互动”范式。总之,建立和完善政党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现
[摘要]“疏解+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共同要义。各地在谋划自身发展和处理相互关系时,应当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重新审视和把握借力首都资源与助力首都发展、引进外部资源与激活内部要素、完善硬件设施与优化服务环境、提升“转移效应”与放大“协同效应”、加快顶层设计与注重市场配置等五个关系。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协同效应;顶层设计;市场配置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摘 要] 2016年10月3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表示:“政务公开是政府必须依法履行的职责。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等事宜,政务公开就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从1998年立法研究课题立项,到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经历了艰难的立法孕育史和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虽然从《条例》实施来看,其在扩大政府信息传播、保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