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stop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教材的编排上除更注重体系化外,还增加了许多以往教材没有的环节,其中综合性学习就是新增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是,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施上,很多老师感到操作困难,在此重点谈一谈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及如何“因地制宜”有效展开综合性学习。
  关键词:初中 语文 综合性 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对九年级综合性学习明确了4条任务: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提出学习与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展示学习成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不仅仅使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借此走出课堂,走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在这种实在的生活中把语文课堂里学习到的“书本化”的知识用来解决实践里的问题,让语文的工具性的一面得到充分体现。当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必然得以多种方式接触社会,必然得去探究、分析问题。必然得去搜集、筛选资料,必然得去与人交往,这样的过程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哪一样不能够被涉及到呢?语文的人文性,当然也体现在其中。所以,重视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从课堂里走出去,把理论的语文变成实践的语文,也许也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什么是语文素养?它是一个内涵无限丰富外延无比深广的概念,不仅包含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还指向学生的情意态度、审美观念、个性品质和价值取向。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目标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传统语文教学过多关注书本知识与学科技能,忽视综合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人才呈现出不完善的智能结构。综合性学习,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目标呈现出丰富和立体的态势,有效培养了学生五种意识。
  1.自主意识。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如办报办刊、演出、故事会、辩论赛等;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有关语文或与语文有关的研究专题,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什么”“怎样学”都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参与选定主题,制定研究方案,在实施中提供一定的咨询,整个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问题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的激发点。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一种“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严重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化,逐渐变得循规蹈矩而沒有个性。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自主地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问题都来源于学生主体,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或直接经验入手,确定了很多有意义的专题,如“小金鱼是怎样睡眠的”“你是怎样过春节”“关于我们周围的环境调查的研究”等话题。让学生在生活中选择研究的主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当一个学生脑袋中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并时时努力着寻求答案时,他就有希望成为一个大可造就的人。
  3.合作意识。
  由于我国独生子女的教育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小皇帝”“小公主”们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不乐意、也不会与人交流、合作,缺乏与人合作的品质。而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性学习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强调“共同讨论”,强调“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许多学习任务都必须是几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完成。如关于家乡水资源的状况的调查研究,在共同商量好方案后,学生分工协作,有的到环保局了解情况,有的去沿河一带实地考察,有的负责查阅环境治理的资料……综合性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与外界的交往,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品质。
  4.社会意识。
  对社会的责任感,是一个人工作的永恒动力和不竭源泉,世界上的一切国家和民族都要求其成员对自己的国家、民族直至家庭、朋友等尽责任。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取材于现实生活和周围世界,如环保问题、健康问题、文化教育问题、百姓生活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对家乡、对他人的一份责任感。
  5.信息意识。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多种媒体、多种信息的出现,要求人们具有采集信息、交流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以往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承,学生无需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与信息,从而导致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淡漠、能力薄弱。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深入研究某一课题,或调查访问,或实地考察,或上网查询,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学习的需要科学处理这些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已有语文知识和积累的各种方法能力完成自己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德政中学 )
其他文献
摘要: 《普通高数学课程标准》的分布,对我我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数学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标志着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的变化,这就向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是我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数学 兴趣 创新意识  1.探
摘要: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如何使用好新教材,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思想品德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思想品德教师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提高 政治 教学 质量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如何使用好新教材,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思想品德教研工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重要学科。在诸多的学科中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作为中国人首先应该学好汉语。语文不仅仅是培养语文技能的学科,更应该是培养情感、陶冶性情、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综合素质  一、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扮演好语文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角色。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
摘要:教学无定法,学习也无定法。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体现规律和个性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利用兴趣;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因此,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浓厚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
摘要: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排解难点,在传输地理信息时,需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多途径、多层次的对地理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条件。采用电教媒体所提供的地理信息,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和灵活性:既可放大、也可缩小;既可放慢、也可加快;既可夸大、也可取舍;既可分解、又可组合。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微观及宏观的限制,可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关键词:电教手段 高中地理 特点  把电化教学
目的系统评价舌下免疫治疗(SLIT)在成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
现在的中国管理学界可以用热闹一词来形容,从论坛到高校,从实业家到学者,从五花八门的培训课程到“大师”们的丰硕成果,各种管理新思想、新方法、新概念如时尚般不断涌现,或
我至今难忘1977年郭沫若先生之教诲:“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你小小年纪就热爱古文字书法,很难得。要牢记古文字的字体结构,特别要能默记甲骨文字。”当我仰望悬挂于 I have nev
从事风光摄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这是因为,为了拍到满意的作品,经常要跑路,经常要爬山,而且是经常要跑到人迹罕至的地方,经常要攀爬陡峭险峻的山峰。这些年来,爬山、跑路
摘要: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又要将一些灵活、实用的方法吸收过来,争取在每一堂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古典诗歌焕发青春活力。  关键词:语文 古典诗词 兴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