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后壁骨折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估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髋臼后壁骨折及后侧关节囊对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设计将7具骨盆的14个髋关节标本,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去除髋关节周围所有软组织,B组保留关节囊.分别按髋臼后壁总面积的20%、30%、40%、50%、60%从外缘向内纵向截骨,建立不同比例的后壁骨折模型,90°屈髋位对骨折模型分别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载荷下测量各组髋臼的形变位移和轴向刚度以及导致股骨头脱位时的载荷.结果载荷下,髋臼形变位移随截骨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统计显示截骨20%和30%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30%组与40%、50%、60%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1),轴向刚度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同;载荷800N时,截骨40%、50%、60%组均发生股骨头脱位,而20%、30%组未发生股骨头脱位;A组与B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髋臼后壁骨折<30%时不影响髋关节的稳定,>40%时髋关节不稳,需行内固定治疗;后侧关节囊在维持关节的稳定方面与髋臼相比所起作用不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高层建筑物现代的防雷技术.根据高层建筑本身建筑结构上的特点,并结合高层住宅的实际工程做法,对高层住宅楼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了全面具体的介绍.
线路损耗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是供电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本文在介绍了供电企业线损自动生成系统的基础上,改进了系统现有的基于距离的
配网自动化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它是实时的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围护结构类型及其设计过程,并对其主要施工步骤进行了阐述,以供同仁参考.
目的:许多临床医师发现,一些患者在脑外伤(TBI)后,会出现近视.面对此类患者,是马上为其下负镜矫正处方还是继续治疗,以期让患者恢复到以前的视力,这个问题让临床医师颇为为难
目的探讨膝后腓肠肌内侧入路修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撕脱骨折.方法应用膝后腓肠肌内侧入路对11例PCL胫骨撕脱骨折行复位固定.结果膝后腓肠肌内侧入路对修复PCL胫骨撕
本文比这从系统的角度对变频电机在电磁设计、耐电晕绝缘系统、轴承绝缘技术、结构设计方面及一些个人经验,以此阐述了交流调速系统的特点及逆变器运行时对变频电机工作的影
本文主要阐述了几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并提出水利水电施工中应注重保护环境的要求,而这些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成熟地应用才能使水工建筑更加稳定与安全.
目标管理的实行和应用对建筑施工管理有很大的的帮助,全面深入的了解目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目标管理的基本方法的总结,分析了目标管理如何运用,才能在建筑施工质量
目前糖用絮凝剂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无毒、无二次污染、处理效率高的絮凝剂.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对人体无害,可以被生物降解,对环境无不利影响,远比无机絮凝剂与有机合成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