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出版业的三大问题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国有出版业由于短时间内仓促布点,并要夺取出版产业的主导权,因此大力扩张规模,导致在不少方面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是图书的质量问题。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图书评论》发表《谈当前的出版工作》一文指出:"书籍的校对工作,除了商务、中华、开明等少数书店比较认真,一般都太粗疏,误植的字和标点符号上的错误很多没校正。"
其他文献
在当今建筑工程中,通常都会将地下室设置在负一层。在地下室结构当中,外墙作为地下室的结构构建,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如果不能
箱梁结构由于其整体性好,抗扭刚度大等原因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程的桥梁结构中,箱梁结构最常见的施工方法是满堂支架法,由于门式支架安设方便、灵活,施工效率高等原因在施工中
在迅速发展的民航事业中,地空通信系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高频地空链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方便、快捷、使用成熟的技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通信系统、报告系统是美国研
从认识语言学的视角解读《荒原》,可以深度剖析作品的寓意和表现力,更多地挖掘诗歌的内涵与文化背景,从而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
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在全球报业受金融危机影响面临沉重打击的情况下,印度报业却逆势增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媒体不断出现的今天,传统媒体如何才能在旧世界的土壤
可以明确的是,数字出版一定会给纸质出版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个前提下,早日试水数字出版,早日尝试多渠道盈利一定是好事。形势逼人,容不得观望,也容不得彷徨。谁早做积累,谁早去试
"走出去"图书走商业化运作模式,实现国内国外出版社双方共赢,并非是不可实现之事,其关键在于按照国外出版公司的组稿和论证模式进行策划,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走出去"图书项目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