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5大宣传陷阱不可信

来源 :中国防伪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n1987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老年人是保健食品市场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最易被不良商家“忽悠”的群体。根据保健食品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案例,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要注意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例如济南基业海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保健食品“海通牌奥复康片”,其批准的保健功能为“免疫调节”。广告宣传“美国奥康复,天天见奇效,前列腺肥大完全好了”等。
  “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貌似专家、教授和老中医,或者一些主持人或演员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
  “权威证明”属虚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礼品”、“免费试用”、“抽奖”等方式,吸引老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特别提醒:有病要投医,切忌把保健品当药品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如果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的治疗。不要相信保健品广告的夸大性宣传。
  购买保健品时要理性对待商家关于中老年保健品的促销活动。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送上门的“免费项目”,一定要提高警惕。在遇到“专家义诊”时,应当要求其出具医师资质、销售药品资格,并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咨询。中老年人还可以记下药品名称,回去让子女、家人上网查询,或者到正规医院、药店等咨询,谨慎行事,防止上当受骗。
  另外,请到正规商店购买老年保健品,不要盲目轻信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参与“免费讲座、旅游、座谈会”等形式的推销会,认清“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卫食健进字)的批准文号及“蓝帽子标识”。
  同时,购物后要注意索要和妥善保管购物发票,谨记保健品和药品存在本质区别。
  如果发现或者遇到保健品诈骗,请及时向公安部门及相关部门举报。
  链接:警方总结八类保健品最常用“推销陷阱”
  以“赠药”、 “免费试用”等手段促销:
  打着高科技的牌子上门推销;
  在社区打着“名医义诊”名号推销:
  用“免费出游”专车接送老人,免费送简餐,再高价推销保健品;
  在酒店边开“专家讲座”边卖保健品:
  在公园以“会员制”推销;
  在商场门口以“免费抽奖”推销;
  软磨硬泡式直接推销。
其他文献
案件回放  2016年3月,家住上海市虹口区的公司白领陈女士听说炒股有丰厚回报,便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从银行取出投入股市。由于是新手,几番操作之后亏了,正值郁闷之际,她在网上看到了有所谓“股神”推荐“涨停股”的广告。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态,她根据介绍加了“股神”的QQ号。“股神”立刻回了消息:要想获得牛股的信息,必须进专门的QQ群,而入群则要先交800元的“会费”。  为了挽回股市损失,陈女士一咬牙
近日,广元警方收缴成品及半成品 2.8 吨、假印章 310 枚,学士学位证、会计资格证、房产证、结婚证等各类假证件门类齐全,公安局、人民政府、银行、居委会、投资有限公司等各式假印章应有尽有,台式电脑、扫描仪、切卡机、钢印机等各类制假工具让人眼花缭乱。近日,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在市局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成功破获一起全省特大伪造变造买卖证件印章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捣毁制售假证窝点3个,当场查获假
案件回放  日前,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团结街居民张女士遇到一件闹心事儿:为了让3岁的女儿在某微信公众账号举办的“萌宝大赛”中脱颖而出,张女士甚至动用“真金白银”找专业刷票人员帮忙。在花掉5000多元钱后,经过家人提醒,她才明白自己遭遇了陷阱。  5月25日,张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某大型公司举办微信“萌宝大赛”活动的通知,举办方说只要添加微信公众账号,发宝宝照片参与投票,就有机会获得丰厚大奖。
在膜接触器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以一乙醇胺(MEA)为吸收液,捕集CO2时的试验性能.考察了混合气浓度、气液流速和溶液再生等因素对CO2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吸收液或者烟气流量,可
山东男子在随州一家专汽公司订购了20台价值468万元的后八轮自卸车。谁知随州这边发货后,却迟迟收不到车款。经警方调查,原来购车者欠债900多万,把20台车都拿去做了融资抵押。  案发以来,曾都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远赴山东省、广西、湖北、河南等地,终于将多名涉嫌合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同时也将被骗车辆追回。  合同诈骗骗走20台车  在曾都经济开发区的一家专汽公司(以下称专汽公司)里,记者看到,
9月12日,铜陵市公安局枞阳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将两名涉嫌合同诈骗罪的网上在逃嫌疑人吴某、王某抓获归案,成功破获一起合同诈骗案。  2014年10月,孙某经朋友介绍认识枞阳县老洲镇人王某,并承租王某的木材加工厂。后王某将位于老洲镇的某片树林介绍给孙某购买,该片树林原归吴某所有,后因故于2014年5月被枞阳县人民法院查封。  王某、吴某在明知该树林被查封的情况下,仍然与孙某签订“购销协议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