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墨卿:北京诗坛不老松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崔无疑是海淀文学的一面旗帜,是因为老崔对这片热土眷恋得最深,对这片热上的文学爱好者关怀得最切。我和老诗人崔墨卿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那时我刚加入北京作家协会不久,因我在《北京日报》文艺部供职,所以北京作协的几个专业创作委员会的会议,我都要去参加,以熟悉更多的作者。就在那些会上,我熟悉了老诗人崔墨卿。老崔是那种既热情又厚道的人。他很直率,快人快语,有啥说啥,不是那种弯弯绕。
其他文献
人们通常认为,诸如世界主义、折中主义、世俗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怀疑主义之类的相对的世界观特点,是后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特征;人们断言,后现代主义的固有特性是“解构”;在某
人的生活、活动和实践的表现形式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的经验可以加以描述,形诸笔墨。用符号形式将人的经验表达出来的潜在可能性,使理解任务具体化了。理解被看作是捉摸和解
离开台湾前的两天,我在台北大学图书馆里寻找着国民党党史数据,希望可以找到祖父的影子。祖父退休前,据说曾做过国民党台湾省党部的重要官员,但我并不知道确切的信息。可惜,
冬天,既没有春天的蜂飞蝶舞,也没有夏天的浓阴匝地,更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于是,便有人赋诗撰文道,春天像一位花枝招展的姑娘,妩媚动人;夏天像一位青春勃发的小伙,精神抖擞;
(2011年7月19日)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历经13年的艰辛努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一至第六卷终于正式出版了。我们刚刚隆重纪念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即将迎来中
对释义学的研究,在当代哲学理论研究中已经不是新问题。但是,国内外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共时态”理论视角来解决这一课题的,而对其“历时态”的品格和特征,特别是对释义学发展阶段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大片大片的屋脊,像云一样消逝了,我是说大片大片的。也许,昨天我还从它们中间走过,转眼它们便成了瓦砾,后来连瓦跞都不见了,代之以一幢幢高楼的拔地而起。不管你再怎样
一九八九年可说是中国的“儒学年”。这一年恰届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为此中国举行了好几个有关孔子和儒家的讨论会,而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复旦大学举行的《儒家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