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舆学的数字媒体化表达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堪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历史悠久,对中国建筑环境文化影响深远,蕴含着丰厚的人类智慧,具有极强的启示性和实用价值。但由于时代和科学发展的限制,堪舆学一度混杂了封建迷信的色彩,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数字媒体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型技术,它依托网络技术,将传统的静态艺术变成动态艺术。目前我国的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广泛,将数字媒体技术运用在传统文化堪舆学的传播中,将会使堪舆学的魅力发扬光大,为现代建筑环境科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助益。
  关键词:堪舆学;数字媒体;建筑环境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武汉商学院校级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媒体时代下堪舆学在乡土建筑改造与再利用中的运用”(2021KY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堪舆学及其发展现状
  堪舆学是风水学说法的一种,是一门研究环境科学的古老学科。中国环境保护史可追溯到洪荒时代,堪舆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日者列传》,堪,仰观天;舆,俯察地”。现代关于堪舆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大多介绍的是其在传统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伦理价值探讨。堪舆学本就是一门以人和环境为研究对象,以认识环境、选择环境、造就天人和谐为目标的实践性学科,但由于其传播的复杂性,导致在这一过程中混杂了迷信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堪舆学的客观认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普及,这门传统学问终于获得了被重新解释和科学应用的机会。
  堪舆学之所以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与今天的环境现状有关:
  现代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废气、废水、废物过度排放,人口膨胀,资源紧张,水土流失,各种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人类生存。
  现代建筑形式单调,城市的差异化和独特性渐渐被流水线生产的摩天大楼、商业建筑所掩盖,乏味的火柴盒空间隔离了人与环境的真实连接,在看似红火的街区闹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却只停留于商业交易与网络交流。
  环境和建筑应当与文化融合,而堪舆学是一种超前的文化抉择,体现了功能主义和表现主义的统一,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人们的身心亟需放松和净化,堪舆学成为连接人与环境的纽带。五千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堪舆学存在的合理性,其蓬勃的生命力,将在环境保护中为人类提供古老而崭新的途径[1]。
  但中国迄今为止都还没有一本系统论述堪舆学的专著,关于堪舆学的现代运用研究也极其有限。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史料,二是迷信因素的误导,三是其理论表达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二、数字媒体时代研究堪舆学的意义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以先进科学技术记录传播艺术的方式和当前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数字媒体。比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用数字媒体技术将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动态画面,让观众全面立体地欣赏了这幅艺术巨作,深刻感受到这幅画作的艺术魅力[2]。再如敦煌景区有名的《又见敦煌》,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观众既可浏览敦煌地区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近距离观赏《又见敦煌》的舞台表演,有效形成对集体记忆的恢复和重构。以此看来,堪舆学作为一门研究环境科學的古老学科,也完全可以与现代数字媒体结合,打破其长久以来晦涩难懂的抽象表述模式,以更加丰富立体、简洁明了的艺术形式呈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将堪舆学以数字媒体的形式呈现并应用于现代建筑环境设计,其实际意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响应国家政策,创造生态化人居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在数字媒体时代研究传统堪舆学,就是将环境保护的传统理论与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理念相结合,把田园山水的精华和传统文化的情韵融涵于生态空间,激发人类伦理道德的灵魂活力,让人们在急剧变革的城市化进程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创造生态化的人居环境。
  (二)数字媒体化呈现,使传统堪舆学更具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智能化、节奏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更是将各个行业与互联网关联在一起,数字媒体技术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寻找艺术设计领域的可行性转变措施。传统堪舆学抽象晦涩的原始表达给数字媒体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两者的结合刚好弥补了传统堪舆学的传播短板,有力地破除了封建迷信的神秘面纱,让大众都有认识和了解堪舆学中科学原理的机会,从而使传统堪舆学在这种科学转化过程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
  (三)弘扬民族文化,顺应时代潮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当今建筑设计的一大潮流趋势。堪舆学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设计价值。在环境建设中,通过考察地势、水流、风向、日照等物理因素,选择更适合人类居住发展的日常空间,并结合已有条件的改造或再利用,使人们躁动的灵魂得以歇脚,疲惫的心灵得以放松。堪舆学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将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有利于设计师探索新的设计点,更好地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三、堪舆学的数字媒体化表达对策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集艺术与技术为一身的学科,涉及造型艺术、交互设计、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区别于传统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更加注重和当下信息技术的结合,更加依赖于当时的传播媒介技术,在此基础上更新与之相匹配的艺术创作形式。如:印刷艺术、交互艺术、特效技术、虚拟现实等[3]。堪舆学的数字媒体化表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一)打造文化标签,以多媒体形式进行传播。当前阶段,多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范围广的特征,正好弥补了堪舆学表达方式传统老旧、不易被接受与认知渠道狭窄的缺陷。结合当今市场文化先行的浪潮,堪舆学可以以视频、动画等更丰富的多媒体形式,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呈现在大众面前,不仅扩大了“堪舆学”这门学科的知名度,更能让人们深刻了解堪舆学所蕴含的深厚哲理和文化魅力。让堪舆学的经典理论深入日常生活,走向全世界,这也是数字媒体时代到来为堪舆学的传播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VR技术虚拟现实,完成交互式设计体验。虚拟技术是通过对人工智能、立体影像的合理应用来实现的,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在建筑设计方面,通过对实体环境的录入与改变,创造出一个逼真的虚拟空间,从而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受[4]。而在堪舆学知识的表达与传播过程中,由于原始图文较为隐讳,使其很多关键知识点不容易被大众理解或运用,如堪舆学中“宅与水”的关系,其中包含流水的形态(如图1)、水向、水口、住宅与水的方位、宅基與河床等一系列复杂抽象的问题。若能够将堪舆学中这些不够直观的环境描述通过模型搭建、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VR技术呈现出来,观者就能够亲身体验住宅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对这一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直观的理解,真正认识到堪舆学的理论精髓,并将其充分运用在现代建筑与环境设计活动中。
  四、结语
  《淮南子·齐俗训》云:“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不能离开特定的环境去创造生活,人类的生存要与环境相适应,环境制约生活。这便是历代堪舆学说一直在表达和传递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是其发展几千年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它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信仰文化、民俗文化、建筑环境文化等,是一门充满人文价值和生命关怀并根植于中华大地的古老学科。当然,我们不是唯地理论者,也明白这些特征并不能抹杀其迷信、愚昧的一面。但重新认识堪舆学,强调和运用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的重要影响,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还有助于我们构建完善的建筑环境建设体系,形成人类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态势[5]。
  回看过去,堪舆学历代以来都能与中华民族的生活同步。而在今天数字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堪舆学完全有理由以数字媒体化的形式融入到当今生活中,以更生动、更蓬勃的姿态被广大民众所了解、熟知,并在人居环境日益紧张的今天充分发挥其观念价值,与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紧密融合,从而影响每一位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建筑设计师以及建筑使用者。在建筑环境设计甚至人类认知领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能够推动人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德.寻龙点穴——中国古代堪舆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4-5.
  [2]宝岛.论传统文化对数字媒体教学的创新作用[J].传媒论坛,2021(3):32-33.
  [3]马璇.传播媒介演变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J].山西青年,2021(6):67-68.
  [4]郑志忱.探析如何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有效运用VR技术[J].传媒论坛,2021(7):99-100.
  [5]张耀天.中国堪舆学独立话语体系构建初探[J].甘肃理论学刊,2017(4):67-72.
  作者简介:王琳,硕士,武汉商学院艺术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山西传统生肖剪纸是中国传统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时期的生肖剪纸图式造型独特、风格多样。而不同生肖题材所表达的寓意与希冀也各有不同,既丰富了山西传统剪纸的类型与表现形式,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自然的理解与感悟。
摘 要:在信息快速更迭的时代,在现代工业发展和新兴品牌强势推出的双重冲击下,如何维持百年品牌经营蓬勃发展成为中华老字号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提出运用有效的品牌IP化设计与传播策略将成为中华老字号发展的重中之重。荣宝斋品牌IP化策略研究将以“荣宝斋”这一老字号为例,深入分析其品牌IP化策略,为正在面临困境的中华老字号拓宽发展道路。  关键词:荣宝斋;“互联网+”;中华老字号;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的支持与推动下,苗绣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振兴苗绣,实现苗绣内在良性发展,途径有二:其一,打造苗绣品牌,拓宽苗绣工艺制品销路,扭转苗绣工酬严重失衡局面,改善与提升苗绣传承人群经济收入;其二,持续提升苗绣文化内涵,多维度营造同苗绣振兴相适应的文化土壤与氛围,重塑苗民对苗绣的高度认同感,帮助苗民重拾苗绣应用于生活、生产的传统.而在此过程中,企业、政府的角色担当不可或缺.
摘 要: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宿州民间剪纸产业化研究是民俗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这对于该地区剪纸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品牌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对宿州民间剪纸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资源优势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探寻出一种以民俗文化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的适宜宿州民间剪纸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宿州;民间剪纸;产业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四年级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外公对我说:“不准再看闲书,看闲书是不务正业,把时间白白浪费掉了。”刚开始,我对此束手无策,没有了书看,就像战士少了枪,每天都无精打采。有一天,我灵光一现,想起我曾经带书到学校去看,哎,我真是太笨了,怎么没早点想到呢?我心里窃喜:“外公啊外公,你现在知道什么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了吧!”  这办法果然奏效,我悄悄把书放进书包里,带进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埋
摘 要:虎头鞋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在河南,虎头鞋在民间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历代人民辛勤与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民间文化,它兼具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表达了人民对美好、幸福、平安生活的殷切向往。鉴于民间虎头鞋的重要艺术价值,本文从造型特点、装饰手法、审美、应用前景等方面对河南民间虎头鞋展开深入研究,旨在进一步挖
摘 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常常被冠以清高、坚韧、超然脱俗等优秀品质。竹元素的应用赋予紫砂陶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器物。本文以竹元素在紫砂器设计中的多样化应用为切入点,从竹元素题材与紫砂的关系,竹元素在紫砂造型和装饰中的运用等方面,阐述了竹元素在紫砂器型设计中的表现手段与装饰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提高大家对竹题材紫砂器创作的认识,为今后的创新设计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竹元素;紫砂
摘 要:竹刻器体现出我国劳动人民发达的生活美学水平,其艺术性不亚于纯粹陈设欣赏性的竹艺作品。吴云生的竹刻作品全部为兼具陈设欣赏性的生活实用类器皿,以小型器物蝈蝈笼、香具为主,兼有中大型杂器。吴云生综合竹艺,以竹刻为主,广泛采用线刻、浅刻、深刻、陷地深刻、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同时兼有篾丝扦插、扎制与竹片拼接、组合成器法。其中竹片雕刻后拼合成器是吴云生竹刻艺术,也是天水竹刻的重要技术之一,体现出民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和中国国力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带有中国元素的西方设计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从这些设计中看出西方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本文试图以优秀的西方平面设计为例,分析中国元素在西方设计中的应用,学习西方的优秀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从而更好地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有温度的中国形象.
摘 要:乡村景观是自然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平衡,人地关系的演变、发展充分体现在乡村文化景观中。本文以泉州桥南村为研究对象,在人地关系视角下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景观存续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入认知研究,分析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现实状况和成因。  关键词:人地关系;文化景观;泉州桥南村  一、人地关系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人与地概念辨析  研究人地关系时不得不提到土地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