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基础回填土施工技术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和加固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地基作为建筑工程中首要基础环节,做好地基施工质量控制与建筑结构整体性、使用功能和耐久性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的工程建设中,采用强夯法对大面积回填土建筑场地进行地基处理已经成为地基工程处理的主要方法。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表明,这种施工处理方法具备着加固效果显著、结构处理后的稳定性能强、回填土承载能力高、沉降量控制明显等优势。本文通过以某小区施工建设为例,探讨了大面积回填土地基强本处理要点以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回填土;地基处理;基层施工;强夯法
  采用强夯法对大面积回填土施工场地基层进行处理已成为目前工程施工建设中倍受欢迎的一种施工方式。这种处理方法具备着施工效果显著、设备使用简单、施工适用范围广、施工经济可靠、节省材料的优势,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工民建工程、道路工程、机场工程、码头工程等基础处理中都极为常见。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我们该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策略和施工控制措施来科学、合理的指导工程施工,这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现阶段施工技术人员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
  一、强夯法概述
  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施工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由于其加固效果显著、强本处理后回填土承载能力强、沉降量小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项目中,合理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采取施工管理措施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经济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1、概念
  地基强夯法就是利用机械将夯锤提升到某一预定的高度,然后使得夯锤自由下落对地基进行夯实,经过几次反复提起落下之后,地基表面便会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紧密的硬壳层,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地基压缩性,改变了原有地基无法满足施工的现象。强夯法在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广泛的适用于各种碎土、沙土、低饱和粉土、黏性土等地基结构中,是目前地基处理工作中极为常见的一种。
  2、特点
  根据几年的工程实践总结表明,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中夯实的深度、夯实效果、夯实质量都是和夯锤的质量、夯锤底部的直径、夯锤自由下落的距离、夯锤锤击的次数以及土质条件相关。在强夯法处理技术的应用中,其主要的优势有着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使用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的特点。
  二、强夯法大面积地基回填施工实例
  基础回填土施工是土方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但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施工质量普遍较差,依据系统控制的思想方法,对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一系列控制措施,并通过工程实际应用检验了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1、工程概况分析
  1.1工程分析
  某工程在施工建设之初是以集中居住、文化娱乐、休闲购物与一体的新型居住区。在施工的时候,楼层高度设置为7层的砖混结构,总体占地面积大约为16万平方米,总体建筑施工面积为34万平方米。在施工建设中,建筑的地形与地貌都是以工程实例为基础的,是按照周围环境为整体进行处理的,一般在施工中其场地高低起伏较大,高低之间的差异高达50米左右。因此,在施工建设中根据竖向规划进行设计,场地内大部分回填土厚度都控制在4~7m。
  1.2土质情况
  由于该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本身位于一个垂直方向变化大、回填土较多的时候,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土质结构可以根据施工要求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6层。
  1.3建筑结构基础
  根据有关单位的调查数据统计报告和现场的静压桩实验得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地基的影响因此应当采用应力空心管桩作为主要施工基础,其中桩径应当采用300~400两种结构,其桩端持力层也应当控制在三层左右,其第三层主要为粉砂层、桩长控制为15米左右。在现场施工中,经过处理之后土质结构较为松散。因此,在工程项目中为了减少回填土沉降引起的桩基础承台沉降或者是摩擦阻力现象,因此在工作中必须要对桩承载力进行合理的研究。要求夯实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pa,此值的确定主要考虑到本工程采用桩基础可不必要求过高的地基承载力,可大大减小对夯击能量土质含水量以及夯击次数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建筑场地回填土压实系数>0.94的要求。强夯范围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要求确定,每边超出建筑物基础外边缘的宽度每边外延3.5~4m。同时要求夯实对沉降敏感的道路和管沟、广场等地基。
  2、施工方法
  强夯法在施工建设中根据工程使用流程、施工场地、施工环境的不同应当选择不同的施工模式。但是,其基本施工工序却是大致相同的,主要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对施工场地提前进行整平、清理工作。(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3)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确定夯锤落距。(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7)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8)用推土机将夯坑推平、填土,按上述程序完成第二遍夯击。(9)用200~300KN·m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场地高程是否符合要求。(10)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各项施工参数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3、质量控制
  3.1施工过程的监测。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以确保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2)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夯击的沉降量。
  3.2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地基加固效果,雨季施工做好场地排水。(2)下雨前将已夯完的夯坑及时推平,防止夯坑积水。(3)起重机设防背杆缆绳,减轻起重机臂杆在夯锤落下时的晃动反弹和避免机架倾覆。(4)起重机应支垫平稳,遇软弱地基须用长枕木或路基板支垫。(5)夯点中心位置用明显标志标出。(6)强夯施工应有组织,有顺序进行避免漏点。(7)夯锤落下后倾斜时,及时将夯坑填平。若倾斜超过D/4时(D为夯锤直径),该击点无效,推平重夯。(8)施工前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9)设专人负责现场质量检查,做好记录。
  三、结论
  强夯法具有加固地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材料施工期短、施工文明和施工费用低等特点,在采用不适合耕地的低洼地经回填后作为建筑场地的情况下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给出的强夯技术参数确定的方法和施工程序,以及强夯法质量控制的措施,对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长浩,李大康,刘宇.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06)
  [2]王明辉.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02)
其他文献
在送电线路工程中,杆塔基础是重要的施工项目之一,其施工技术措施的应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安全、质量与成本等要素。在国内现阶段的送电线路工程中,杆塔
本文重点介绍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时,如何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直接相互调用的方法。并给出具体C模块与汇编模块之间的调用程序。
正当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我们迎来了伊犁师范学院建校50周年和第十四个教师节的喜庆日子,在此,我代表伊犁师院党委和行政,代表全院4千多名师生员工,向来自自治区首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自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颁布至今已有十余年了,近几年全国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原《大纲》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其中一条就是大学生在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潮流滚滚而来,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作为一个伟大革命力量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社会经济的传统结构,改变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业也迅猛发展起来,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对管理理论提出全新挑战。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理论体系进行分析与阐述,对提高工程效率与工程质
在服装行业中,人们通常把服装部件的形态特征、轮廓特征及其组合称为“结构”.服装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则是按照造型设计的要求,合理确定服装各部位的规格尺寸、设计款式的外
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是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老年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年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解决老年群体中的各种思想问题”。认真落实《决定》,切实加强和改进老年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团结教育广大老年人发挥政治优势,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浆性激素和血清SOD含量及相互关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030001)刘正宏,吴永庆,张贵生,刘锦萍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郭瑞萍,郭清安近十多年以来,在冠心病患者血浆性激素
《侍坐》是《论语·先进篇》最后一章.它记载了孔子弟子子路等四人申述各人的人生理想以及孔子对他们的评价.文章通篇都是对话,话题是各言其志.间或有一些关于孔子及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