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bis[(3-甲氧基硅)丙基]乙二胺为功能单体,铅离子为模板分子,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无水乙醇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为络合溶剂,十二胺为扩孔剂,采用预组装方法结合二重印迹技术合成得到铅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该聚合物对铅的吸附和选择识别能力,采用红外光谱及比表面测定仪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选择识别能力,最大吸附量为1076μg/g,对铅离子的分配系数为172.4,是其它金属离子的10倍以上。填充有印迹聚合物的分离柱应用于环境样品中痕量铅的处理,具有优良的分离富集能力。
其他文献
阐述了在水轮机振动监测中,如何利用PSoC丰富的片上资源完成键相信号处理,实现水轮机转速的精确测量,并为数据采集卡提供整周期采样脉冲.介绍了硬件电路的模块构成、PSoC Designe
在宏观-微观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采用Nilsson势对Z=116同位素链上原子核基态的结合能、a衰变能和四极形变进行了计算,并把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其他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以转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为材料,研究了转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幼苗对NaCl胁迫的耐受性应答情况.在200mmol/LNaCl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转IrrE基因和野生型油菜的POD、SOD和CAT
分别用0μg/mL到100μg/mL的伴刀豆球蛋白ConA加入人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ConA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利用形态学观察、乳酸脱氢酶活力测定法(LDH)和流式细胞
通过PCR扩增,从拟南芥中克隆到长度为903bp的UGT71C5基因启动子,并构建了此种启动子与GUS嵌合的重组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得到转基因拟南芥,并且通过启动子分析软件对
积分半群具有较差的扰动性,其生成元即使在有界扰动下也不一定能生成积分半群.但Kellerman和Hieber证明了整数次积分半群的生成元在有界交换扰动下仍能生成整数次积分半群.本文
进化分析表明,与线粒体亲缘关系最近的原核生物是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i ).搜索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 ) 线粒体蛋白转运系统的35个亚基在立克次体中的同源
使用拟南芥作为模型,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和ABA受体RCAR1/PYL9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以更深入的研究RCAR1/PYL9的功能.首先利用反转录PCR方法获得拟南芥的cDNA,然后通过酵母双杂
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ox9导入L6细胞中.通过细胞增殖检测、细胞形态学观察、标志基因表达分析和甲苯胺蓝染色等方法分析Sox9基因转染对L6细胞增殖和向成软
为了深入研究蛋白激酶Sch9的生物化学特性,在Pichiapastoris酵母KM71H茵种中分泌表达并纯化了重组Sch9蛋白.进一步通过体外磷酸化实验分析了重组Sch9蛋白的蛋白激酶活性.通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