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语文素质化教育首要的就是敢于创新教学。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学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然而,要达到教学创新,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本文特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应构筑全新的语文教学价值观
  初中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旺。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教师要放下权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当我们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课文的要求,除了掌握课文的字词以外,还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反复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思维就有整体感悟。对于疑难问题也就如同一层窗户纸,教师一点就会明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树立威信去影响学生,同时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当的估价,哪怕学生犯错误,老师也要耐心引导,这样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最终教学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的教学内容常常由五大块组成:创作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都不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由于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注入创新因素,从而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一时为图口舌之快,讲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学生往往却“雾里看花”、不知所云。教师对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创新思维训练则显得苍白无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成了一句空话。教师往往在临考前组织题海大战,以“时间+汗水”、“日光十灯光”的方式出“成果”。这样就几乎扼杀了学生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改进教法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三、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面对我们的初中生我不禁有些害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下降。 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发言的第一次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你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在《七根火柴》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说一个关于长征的故事;一个关于中国红军战争的故事;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茫茫草地的故事;一个无名战士保护和传递七根火柴的故事……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十种答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思维中已或多或少的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你看,大家说得多好啊!
  四、语文教学应突出“思”字,变学生的“学答”为“学问”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设疑或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讲《愚公移山》后,教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还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前面对《七根火柴》故事的概括,这样不仅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各种疑难,还能培养其创新能力。
  五、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及教育机构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授课效率,如果能引入一些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则一方面解决了互动与教学进度的平衡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不完全”互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阶段的互动式教学工具主要有“电子白板”和“抢答系统”两类产品。“电子白板”全名为“多功能交互电子白板”,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把许多宏观、微观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带给他们非常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得学生的体验更直接,感受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传统授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另外,抢答系统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互动教学产品,通过现有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互动问答,随堂测验等活动,能够将课堂上每个成员的情况及时反映到这个系统中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已手中的遥控器来查看自已的答题情况等。互动教学系统的广泛应用,将解决课堂教学的一系列难题,将为教学提升授课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卓有成效的、积极的作用。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责任,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创新教育,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有幽默感的人有魅力,吸引人,人们都喜欢有幽默感的人,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李咏,由河北卫视到天津卫视的李彬,虽然他们长相都不是那么英俊,但人人皆爱之,皆爱看由他们主持的节目,因为他们都很有幽默感。学生亦是人,他们讨厌枯燥乏味的学习,喜欢上有幽默感的老师的课,所以每个教师都应具有一点幽默感。从教学调控艺术上说,教师恰当地运用幽默能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论了初中英语实施有效性教学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有效性 创新 兴趣    从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新课改教育模式给我们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然而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我们也分明地觉察到它的遗憾与不足。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为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想尽办法,设计的花样层出不穷,表面上看非常活跃,但基础教学不扎实,学
期刊
我在教学《植物的繁殖》一课时,教了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之后,提问:番薯用哪种方式繁殖的?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学生确定了番薯是用根繁殖的。我紧接着又问:萝卜是用什么方式繁殖的?心想,这对于这群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问题,出人意料的是,又一番激烈的讨论在“根”和“茎”之间展开了,最后结果都说用根繁殖,没有一人说是用种子繁殖的。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5.3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54-03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音乐”和“音乐类型”,内容分三个文段展开,涉及门基乐队,弗雷迪和他的乐队等子话题,而其中主体内容是围绕着门基乐队的形成和成长历程展开的。作者先以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从个人的梦想,生活经历和 熟悉的人物
期刊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的把握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一、实验教学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物理实验教学也该如此,应抛弃以往的“口头式”
期刊
21世纪需要高质量、高品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学校,为了更好的完成国家教委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使之进一步深入。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美术教师要做到更新观念,拓宽知识,积极探索美术教育新途径,新措施。  一、 与时俱进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在加快,新的美术教育理论、方法不断产生。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先进的理论、方法,要认识到只有继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期刊
而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这种现象:小学阶段,我们常常会看到,上课敢说敢做敢举手的特别多,到了初中,举手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在高中课堂上,举手回来问题的学生就聊聊无几了。当然这与学生的心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增强、内心敏感,害怕错误害怕其他学生笑话。但是追根溯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阅读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才能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 激发兴趣 阅读质量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
期刊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学生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然而,传统的欣赏课教学只是“讲讲”(简价作者生平及作品内容)、“听听”(单纯的听音乐)而已,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有相当的难度。首先,音
期刊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教学要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枯燥无味的教学,而应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成为教育的主流。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