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8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班有一学生叫小罗,现读八年级。我任教她英语,我教她一年的英语了,我接任她们班英语时,她的英语成绩是班上中上水平,也听原来教她的英语老师说,此学生上课认真,听话,勤奋,踏实,不多言语,英语还是可以,故我很关注她。上课时经常叫她回答问题,但她不善于在课堂说及表现自己,每次都沉默着,于是我叫其他学生来帮忙,来解决这尴尬的局面。叫她背课文,她还是主动到老师那里背。每次听写单词,她都能会写单词,但是从她的作业中反映出问题了——她根本不会解答题。于是我就经常给她讲解题。随着教学内容增多,他不会解答的题就会增多,甚至是一些基础题。有一次,我在教室里给她讲题,边讲就边骂她,把她骂哭了,当是教室还有她的同学,她觉得很没有面子。于是乎,以后她就给我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上课她不会影响你的课堂,她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就玩她的指甲,你叫她把老师刚说的一句话重复一遍,她都不愿意说,班上同学也经常笑她,为此,我没有放弃她,课后给她交流,但她就不改。有一次,在她的作业本上,居然写着,“我不求做了”。我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我就不学英语,我不喜欢英语,我喜欢数学……”于是,她的英语成绩就快速下降,这期末考试英语成绩是班上最后一名,得了26分。对当今的学生的教育,值得深思。该如何引导他们,调节他们的心理,接受挫折,在挫折中学会成长呢?怎样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1正确认识挫折,正确认识自我
  挫折,俗话说就是"碰钉子"。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美丽的草原会跑来狼群,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正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不断积累挫折经验,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心理防卫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说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应当心中有数,既不夸张,也不缩小,实事求是。越是不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则遭受挫折、失败感也越强烈。避免“破罐子破摔”。告诉他们挫折并不可怕,要将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2正确对待挫折,敢于挑战挫折
  让学生明白,在前进的过程总会遇到挫折。不经过艰苦的磨练,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教育学生遇到挫折时要顽强努力,要敢于面对它、挑战它,在挫折面前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只有设法解决它。鲍狄埃又说得好:“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挫折面前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将挫折作为动力,鼓励学生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怕吃苦,不畏挫折,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
  3加强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1理解信任学生,消除对立情绪。对立情绪是学生受挫后的逆反心理反映。教师要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经过促膝谈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理智。由于每个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遇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同时,相信学生会有进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
  2.2表扬鼓励学生,消除自卑。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而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时刻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毅力,消除自卑。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迁移规律利用学生甲方面的成绩转为乙方面的信心,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创设挫折情境,锻炼意志力
  我们现在的学生太娇气,稍微有点挫折就不能忍受。有一定挫折情境,学生总会受到锻炼。例如,当学生陶醉于自己的成绩之中时,忘乎所以时,教师可有意识的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给学生一次失败,让其在挫折环境中磨练意志。总之,让学生吃一定的苦头,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抗挫折能力应该贯穿于每个人成长的始终。前进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只要我们认定方向,坚韧不拔地走下去,我们就会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中英悼亡诗对待死亡的态度和表现死亡的形式不尽相同,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死亡思想。国人视死亡为诀别,相见再无期,故格调悲伤;英国人视死亡为新生,来世再相聚,故悲中有慰。中诗悼亡意向多贴近生活,英方则多具想象性和哲理性。  【关键词】:悼亡诗;死亡观;中国诗;英国诗  诗作中总是不乏对生与死的向往,诗人常在怀念逝去的亲人的诗行间加以自己对阴阳两隔两重世界的
期刊
【摘要】任职教育背景下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士官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士官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而在此大背景下的英语课程改革成败关键在于教员,教员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关键词】任职教育 ;士官英语;英语教学  1面向全体士官学员,为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员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根据教材中的
期刊
【摘要】 了解和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职业人群的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情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深入地挖掘出它们存在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中年人群的发病率最高,体质状况最不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繁重的科研任务、职称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女性体质总水平要高于男性,因为女性的健康意识更强;在不同职业人群体质状况中,城市非体力劳动者优于城市体力劳动者,城市体力劳动者优于农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朱镕基总理也谈到:“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面对世纪的挑战,应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心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人才全面地打好素质基础。以下我试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1激发兴趣,开启创新门扉  语文学习的对象
期刊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要面面顾到,可以说是学校工作的重头戏。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关系到每一位科任教学工作的成效与否;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否在这个班集体内得到落实、贯彻。而一个好的班集体更离不开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在多年的第一线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一个好的班集体,各科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  1优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教室的摆放应力争整齐、美观。
期刊
【摘要】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是形成学生渴求知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的“学习场”。新课程实施以来,情境教学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采用,预设情境、展现情境、生成情境、升华情境,正成为新课堂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课堂上,师生在情境中一起体验、探究、思考、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教学情境;情境创设;重要性;基本要求  1什么是情境教学  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等1
期刊
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教师不能脱离学生而唱独角戏,搞满堂灌,得注意学生主体。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情趣对人们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强烈而持久的情趣是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动力。教学更是如此,发现并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精神需要,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情感和兴趣,如喜爱、满意、愉快等内心体验,将会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学生在学校除了有获得知识的需要外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及实施,我们的语文课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四、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世纪的今天,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
期刊
【摘要】我们的学校—双流县白沙初级中学位于成都市区南约30公里,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丘区学校。站在教学楼上可以遥望巍巍的龙泉山,品味泥土的芬芳,聆听蝉和蛐蛐儿的弹奏,欣赏美丽的油菜花开 。这里有一群默默奉献、兢兢业业的老师,一群单纯可爱、渴望新知识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有着不同于城市中学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因素,提高学生的化学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有更多的创新空间。  【关键词】初级中学;农村;化学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明确指出: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现代心理学也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造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要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数学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