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短壁开采自动化连续运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煤炭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提高资源采出率,解决我国煤矿井下煤柱及不规则块段开采、“三下”压煤开采、露天边帮压煤回收、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连续采煤机技术装备发展迅速,替代进口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后配套连运系统缺失一直制约矿井产量提升,亟待开发。带式输送机具有长距离连续运输、大运量、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的特点,且易于实现自动化集中控制。为提升煤矿房柱式开采工艺中连续采煤机后配套运输系统生产能力,基于长距离动态运输、跟随连续采煤机轨迹自动行驶对实现后配套连续运输的重要性,探讨了汽车列
其他文献
长距离蒸汽供热管道压降和温降计算是集中供热蒸汽管道设计的重要内容。基于某项目案例,研究了管径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和DN500的蒸汽管道在不同设计流速下的压降和温降。计算结果表明:管径一定时,随着蒸汽流速的增加,压降逐渐增加,温降逐渐降低;蒸汽流速一定时,随着蒸汽管道管径的增大,压降和温降均逐渐减小;保温厚度为130 mm时,DN200~DN450规格管道在计算工况下均难以同时满足长距离蒸汽供热管道压降和温降要求,而DN500规格管道在蒸汽流速15 m/s时
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中结垢离子含量较高,影响水质的深度处理和后续回用。综合利用化学法的低成本及高效的优势,结合离子交换法具有精细去除结垢离子的特点,研究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梯级去除硬度的影响因素,以期对采出水的实际深度除硬具有指导意义。采用混凝-絮凝化学法初步降硬、离子交换法深度除硬的技术手段进行梯级降硬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法初步降硬时,水体pH=11、PAC添加量0.5%、搅拌速度为150 rpm、反应时间15 min,PAM添加量0.3%、搅拌速度100 rpm、反应时间15 min时,结垢离子去除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