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中国柯尔克孜族文学

来源 :民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_h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疆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给古老的少数民族文化注入了一股股鲜活的生气.各民族的代表人物以极大的创作热情推动了新疆多民族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学以多元化、独特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在新疆的多民族文学中,始终贯穿着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他文献
大荒沟村,名不见经传,知晓它,还是在驻村第一书记于衍来的朋友圈里.萌发拜访他的想法,是因为对他这个地道“庄稼汉”的钦佩.rn去年8月的一天,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波,我终于来到安图县新合乡大荒沟村.车子停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一下车,虽有思想准备,人在眼前时却还是惊诧不已.53岁的他,农民大爷的模样,灰突突的脸,黑了,也瘦了,和5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模样简直是差距太大了.“你真是个拼命三郎啊!”我怀着敬意对他说.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蜷缩在墓碑左侧的草埂下,呆望草原边缘的远山.长江西岸,云南宣威地界上的群峰,一层之外还有四层,像裙子的边.当初看坟地的先生说,最高的那座山是我母亲的向山.有千山臣服,有万水涛涛,那座山的高度和气势,能福佑我母亲千好万好.几十年以来,那座山就一直矗立在我们的视线里,为什么母亲与花草共享泥土的时候,它才带给她那么多的福分呢?此刻,阳光的缎面轻轻撂在乌蒙草原,暖意又薄又滑.“咻——咻——”叫天子鸟正在练习高空悬停和朝下俯冲的本领.它越努力,叫声越尖细,百草坪越寂寥.在这种辽阔的寂寥里,我母亲历经的疼痛仿佛都变
期刊
期刊
正午时分.rn悬挂在天空中央的烈日,热辣辣地照射着大地.整个原野,如同馕坑一般炙热.远远望去,边缘连结着茫茫戈壁的旱地,弯弯曲曲杂草丛生的田埂,热气蒸腾、热浪滚滚.旱地的一头,被满枝果实压弯了枝条的一棵歪脖子大果沙枣树,仿佛是这个偏僻的村落和戈壁滩的临界点.但是走到近前来,却能看见沙枣树的一侧,那一片长着矮矮的向日葵,向远处伸展开来的地块儿.
期刊
期刊
期刊
上篇rn“把二彪杀了吧.”话音刚落,扑通一声,有人倒进了雪地里,死了.rn“不行,二彪绝对不能杀.”rn自打入了冬,总能望见一只海东青在长白山原始森林腹地的高空里盘旋.它一扇动翅膀,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山林便被惊得鸦雀无声.于无声处,一小队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正在急行军,时间是一九四o年三月初.部队已经遭遇断粮五天了,这对于每天都要在齐腰深的积雪中行军几十公里的战士们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噩耗.高强度的活动已经让大家的体能严重透支,但是他们必须继续走下去,而且这样的急行军还不知道要走多久,走多远,因为在他们身后,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