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治疗进展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治疗方案.遗尿警报和去氨基精加压素是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一线治疗措施.治疗难治的遗尿患者可尝试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联合去氨基精加压素.对于其他治疗措施均无效的重型遗尿,可选用抗抑郁药丙咪嗪,但应注意其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对于治疗抵抗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目前需要更进一步的关于药物之间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之间疗效的研究。

其他文献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小儿泌尿外科专业科室之一,2009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外科诊治中心”,是一支临床技能卓越的优秀团队,
期刊
嗜碱性粒细胞一直以来由于与肥大细胞功能相似,且缺乏深入研究,而被认为在过敏性炎症中的作用仅仅是作为效应细胞辅助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嗜碱性粒细胞在启动和维持过敏性免疫反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促进B细胞增殖和免疫球蛋白向IgE和IgG4的类别转换,其免疫调节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此外,嗜碱性粒细胞的非特异性激活方式为儿童感染后诱发过敏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小儿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倾斜试验是诊断VVS的基础方法,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斜板试验和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可进一步提高VVS诊断的敏感性,饮水试验可使倾斜试验阳转阴.目前VVS的治疗以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自身调整为主,饮水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药物治疗尚需多中心合作的进一步研究,对倾斜试验中VVS患儿的心率、血压变化的监测,可能对药物治疗疗效有预测作用
近年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已经在无明确危险因素儿童中出现,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地正在上升.CA-MRSA感染已经使儿童葡萄球菌感染流行病学、实验室方法、抗生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尽管多数CA-MRSA感染是轻度的,最初涉及皮肤和软组织,但也可导致严重的、侵袭性和威胁生命的感染.作为一种遗传学上截然不同的病原,CA-MRSA通常对多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在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是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调节酶,对维持细胞内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防治重点是尽早明确诊断,避免接触易导致发病的敏感性因素。目前应用于临床诊断的方法主要是G6PD酶活性的检测,该方法对女性杂合子检出率低。国内外研
目的 探讨继发于神经源性膀胱后反流性肾病患儿的病例特点、治疗经过及转归等.方法 对2004年4月到2013年2月期间来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继发于神经源性膀胱后的反流性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儿均先患有神经源性膀胱,在发生反流性肾病之前,均未经正规治疗,最终导致3例接受血液透析,1例死亡,其余5例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结论 对于怀疑神经源性膀胱并有可能继发反流性肾病的患儿,应及早完善
尾型同源盒基因(CDX)家族成员CDX2基因是促进胚胎发育和参与造血调控的主控基因.新近研究发现,CDX2在各型白血病中异常表达,是与白血病发生、发展和颅后相关的新的致白血病基因,可望成为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泛基因标志.CDX2通过调节HOX基因参与白血病转化,进一步探讨CDX2的致白血病机制及其与白血病的关系,对预测白血病复发及个体化、靶向治疗意义重大。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中特发性MN(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约占MN的2/3,儿童患者IMN发病率低,约为1.2%~4.5%.IMN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较大,可自发缓解也可表现为持续肾病综合征,其中30% ~40%在10~15年之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对其治疗一
范可尼贫血(FA)表现极大的临床异质性,尽管FA相关基因的识别拓宽了人们对于FA发病机制的认识,但除少数病例外,这些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型之间缺少严格的对应性.对于同一基因型FA患者而言,突变类型对临床表现型影响似乎更为重要,修饰基因、环境因素差异等也可致FA患者临床表现明显不同.与基因型和临床表现型多样性不同,FA细胞表现型更具特征性,是诊断FA最重要的依据。
1型糖尿病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主要类型,近20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引起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治疗和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国内外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学研究进展,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儿童糖尿病研究方面与世界研究方面的差距,从而为我国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