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核心分类简明通用版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yygyds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的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康复治疗模式与传统康复治疗模式的效果差异。

方法

选取2个不同的儿童康复病区划分为应用组和对照组,应用组的康复团队经过系统的ICF-CY培训后,利用ICF-CY脑瘫核心分类组合简明通用版对脑瘫患儿进行评定,然后根据ICF-CY评定结果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对照组的康复团队则不进行ICF-CY培训和评定工作,直接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模式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开始时(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后),对2组患儿进行能力低下儿童评定量表(PEDI)评分、粗大运功功能量表(GMFM)评分及辅助器具应用比较。

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在功能性技能和照顾者协助方面,2组患儿的PEDI评分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功能性技能:应用组t=10.370,P<0.001;对照组t=15.157,P<0.001;照顾者协助:应用组t=21.352,P<0.001;对照组t=8.757,P<0.001),且应用组患儿治疗后的PEDI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功能性技能方面:t=3.860,P=0.001;照顾者协助方面:t=3.401,P=0.001)。2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评分均明显高于组内治疗前(应用组t=17.07,对照组t=20.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治疗后2组GMFM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1,P=0.454)。除下肢矫形器外,应用组使用其它日常生活辅具的患儿亦明显多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92,P<0.001)。

结论

基于ICF-CY的脑瘫康复治疗方案明显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对脑卒中早期患者手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肌电触发康复机器手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2组患者腕、手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2组患者四指(示指
目的探讨早产儿序贯综合预防干预方法及对智能发育的疗效观察。方法纳入本院符合条件的早产儿病例资料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序贯综合预防干预的方法,针对性进行早期医疗干预及专业智能强化训练干预,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病房与门诊衔接、早期干预、早教光碟教育以及开展家长健康教育活动等,所有早产儿从出生后开始干预并随访至36月龄,分别于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流涎症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口运动评分、吞咽障碍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涎严重程度评估量表对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0例脑瘫患儿及在本院健康查体的50例正常儿童进行流涎评估,同时对脑瘫患儿进行口运动评估、吞咽障碍评分(DDS)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评估,分析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流涎严重程度与
目的观察手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手法治疗,观察组在手法治疗同时进行CSE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及1年后随访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估;于1年后随访时统计2组患者复发率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For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A) of the knee, common, nonoperative therapies includ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physical therapy, analgesics and intra-articular
期刊
期刊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Treatment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may include splinting,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 and/or surgery. Electrodiagnostic (EDX) tests to confirm this diagnosis can be negat
期刊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髌骨软化症运动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髌骨软化症运动员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5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局部肌内效贴贴扎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 d、7 d、14 d及5周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Irrgang运动能力评分对2组患者疗效进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