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我市栽培的蜀桧上发现了双条杉天牛,此批蜀桧7~8年生,是今年春季引进而来的,目前这这批蜀桧中2株已因双条杉天牛的危害而死亡。双条杉天牛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侧柏、圆柏、龙柏、沙地柏等柏科植物,是一种弱寄生性的毁灭性害虫,被国家确定为35种检疫对象之一,是防治比较困难的重要害虫之一,也是国内重点检疫对象。为了杜绝双条杉天牛的危害,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与措施,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形态特征
成虫 圆筒形略扁,雄虫庠长11~17.2mm,雌虫体长10.6~18.5mm,全体黑褐或棕色。头,前胸黑色。前翅中央及末端有2条黑色横宽带,两黑色带之间为棕黄色,翅前端为驼色。卵长2mm,白色,长椭圆形。幼虫圆筒形,略扁,老熟时体长15mm左右.乳白色,无足。蛹长20mm左右,淡黄色。
二、生活习性
此虫主要危害“老弱病残”的树木,如新裁的、长势弱的树木,特别是桧柏类。它们藏在树干里蛀食树木,使树木失去养分的向上供给,以致死亡。这种害虫特别不容易被发现。河南省1年1代,少数2年1代,大多以成虫离地面高2m以下主干或枝内越冬,也可以幼虫在枯死木中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柳芽吐出新芽5~10mm)开始羽化外出,白天多藏于树皮裂缝里、树洞里或树干基部土缝处,夜晚活动,产卵于衰弱或新移栽迟迟不发芽的树木或向阳避风的新修枝、刚采伐的树干、木桩以及伤疤处,每处产卵几粒,每雌产卵几十粒,卵期7~14天,自然孵化率很高,3~4月都有产卵的。4月中旬开始幼虫孵化,蛀入树皮后在皮与木之间串食危害,树皮极易剥落,皮下和木质部表面密布弯曲不规则的坑道并填有木屑和虫粪。破坏树木水分、养分的输导功能,极易造成整枝或整株树木死亡。5月中旬危害严重。6月中旬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深2~3cm处危害,8月下旬在木质蛀道中化蛹,9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进人越冬阶段。成虫羽化后不需补充营养。晴天括动时飞翔力较强。成虫多在14~22时进行交尾产卵,其余时间钻在树皮缝、树洞、伤疤及树干基部的松土内潜伏不动,不易被发现。雌雄成虫可多次进行交尾,并有边交尾边产卵习性。
幼虫孵化1~2天后蛀入皮层,蛀入后在木质部表面形成多条不规则的扁平蛀道,或横断树干斜伸,蛀道内充满黄白色粪屑。蛀道最长可达20cm,宽2cm左右,深0.4cm。5月中旬幼虫开始蛀人木质部。树干受害后树皮易于剥落。衰弱木被害后,上部即枯死,连续受害便可使整株死亡。8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在木质中蛀成深0.6cm,长3~5cm的蛀道,并在顶端筑1个椭圆形蛹室在内化蛹,蛹期约10天。9月陆续羽化为成虫越冬。2年发生1代的则是第1年发生滞育,以幼虫在木质部边材的虫道内越冬,到第2年秋完成世代发育,以成虫越冬,形成2年1代。其虫体一般比1年1代的大。
三、防治方法
(一)栽培防治:苗圃地深挖松土,挖壕压青,追施土捌B,促进苗木速生,增强树势,老树要加强柏蚜、柏小爪子螨、柏毒蛾等叶部害虫的防治;新移栽树木应随起随栽、防止土球散和倒伏,栽后及时浇水。冬季要进行疏伐,伐除虫害木、衰弱木、被压木等,使林内疏密适宜;夏季及时砍除枯死木和风折木,除去根际萌蘖,清除林内枝丫,使树木生长旺盛、通风透光良好,增强对虫害的抵抗能力。
(二)人工防治:越冬成虫外出活动交尾时期,在林内捕捉成虫;在初孵幼虫为害处,用小刀刮破树皮,捕杀幼虫。也可用木锤敲击流脂处,击死初孵幼虫。3月初至4月底,利用直径5cm以上,长1.5m的新鲜柏木,去掉枝叶,每10根一堆,放在有虫林间,引诱成虫产卵,也可在受害植株上利用利器等物抹杀虫卵。于5月底,将皮揭折掉,集中消灭幼虫;及时伐除虫害木、衰弱术、濒死木,枯死木,集中处理杀死幼虫和成虫,捡净林内枝桠,此方法虽说繁琐但其效果显著,不适宜大面积的栽植使用。
(三)化学防治
1、在双条杉成虫可能取食的树上喷撒800-l OOO倍氧化乐果或甲胺磷水溶液,以杀灭成虫。在虫口密度高、郁闭度大的林区,可用敌敌畏烟剂熏杀;初孵幼虫期,可用50s甲基氧化乐果乳剂、20S益果乳剂、20%蔬果磷乳剂,25%杀虫脒水剂的100倍液;8S敌敌昆1倍与柴油或煤油9倍混合,喷湿3m以下树干或重点喷流脂处,效果很好或用30%杀锌乳油、200/0氰戊菊脂乳油、20%甲氰菊脂乳油、2.5%溴氰菊脂乳油1000~1500倍液喷射树干杀初孵幼虫或侵食韧皮部的幼龄幼虫。
2、根埋呋喃丹。在有虫树根部按每公分胸径1~2克呋喃丹的比例配制好毒土,埋于树根30公分范围内,浇透水,利用树体自身吸力将药吸入树体内,杀灭天牛幼虫。
3、树干涂药及注射药物。 越冬成虫还未外出活动前,在前一年发生虫害的林地,用涂白剂(生石灰、食用盐、石硫合剂或杀菌剂混合后)刷2m以下的树干预防成虫产卵。或用绿色威雷、氯氰菊酯胶囊,8对硫磷乳剂100~200倍液涂干杀卵,也可在树干或枝上发现的虫洞处用50倍锌硫或毒签进行毒杀,洞内注药后应及时用泥抹洞,使药物充分在树体内流动,此方法也是杀灭双条杉天牛的一种有效措施。
(四)生物防治: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是一种比较好的生物防治方法,按每头天牛幼虫三只肿腿蜂的比例施放,一般每棵树100-200头。防治方法是将管氏肿腿蜂直接放在树干上,肿腿蜂就会自动寻找天牛幼虫并将之消灭。此外还有柄腹茧蜂、红头茧蜂、白腹茧蜂等多种天敌,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一、形态特征
成虫 圆筒形略扁,雄虫庠长11~17.2mm,雌虫体长10.6~18.5mm,全体黑褐或棕色。头,前胸黑色。前翅中央及末端有2条黑色横宽带,两黑色带之间为棕黄色,翅前端为驼色。卵长2mm,白色,长椭圆形。幼虫圆筒形,略扁,老熟时体长15mm左右.乳白色,无足。蛹长20mm左右,淡黄色。
二、生活习性
此虫主要危害“老弱病残”的树木,如新裁的、长势弱的树木,特别是桧柏类。它们藏在树干里蛀食树木,使树木失去养分的向上供给,以致死亡。这种害虫特别不容易被发现。河南省1年1代,少数2年1代,大多以成虫离地面高2m以下主干或枝内越冬,也可以幼虫在枯死木中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柳芽吐出新芽5~10mm)开始羽化外出,白天多藏于树皮裂缝里、树洞里或树干基部土缝处,夜晚活动,产卵于衰弱或新移栽迟迟不发芽的树木或向阳避风的新修枝、刚采伐的树干、木桩以及伤疤处,每处产卵几粒,每雌产卵几十粒,卵期7~14天,自然孵化率很高,3~4月都有产卵的。4月中旬开始幼虫孵化,蛀入树皮后在皮与木之间串食危害,树皮极易剥落,皮下和木质部表面密布弯曲不规则的坑道并填有木屑和虫粪。破坏树木水分、养分的输导功能,极易造成整枝或整株树木死亡。5月中旬危害严重。6月中旬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深2~3cm处危害,8月下旬在木质蛀道中化蛹,9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进人越冬阶段。成虫羽化后不需补充营养。晴天括动时飞翔力较强。成虫多在14~22时进行交尾产卵,其余时间钻在树皮缝、树洞、伤疤及树干基部的松土内潜伏不动,不易被发现。雌雄成虫可多次进行交尾,并有边交尾边产卵习性。
幼虫孵化1~2天后蛀入皮层,蛀入后在木质部表面形成多条不规则的扁平蛀道,或横断树干斜伸,蛀道内充满黄白色粪屑。蛀道最长可达20cm,宽2cm左右,深0.4cm。5月中旬幼虫开始蛀人木质部。树干受害后树皮易于剥落。衰弱木被害后,上部即枯死,连续受害便可使整株死亡。8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在木质中蛀成深0.6cm,长3~5cm的蛀道,并在顶端筑1个椭圆形蛹室在内化蛹,蛹期约10天。9月陆续羽化为成虫越冬。2年发生1代的则是第1年发生滞育,以幼虫在木质部边材的虫道内越冬,到第2年秋完成世代发育,以成虫越冬,形成2年1代。其虫体一般比1年1代的大。
三、防治方法
(一)栽培防治:苗圃地深挖松土,挖壕压青,追施土捌B,促进苗木速生,增强树势,老树要加强柏蚜、柏小爪子螨、柏毒蛾等叶部害虫的防治;新移栽树木应随起随栽、防止土球散和倒伏,栽后及时浇水。冬季要进行疏伐,伐除虫害木、衰弱木、被压木等,使林内疏密适宜;夏季及时砍除枯死木和风折木,除去根际萌蘖,清除林内枝丫,使树木生长旺盛、通风透光良好,增强对虫害的抵抗能力。
(二)人工防治:越冬成虫外出活动交尾时期,在林内捕捉成虫;在初孵幼虫为害处,用小刀刮破树皮,捕杀幼虫。也可用木锤敲击流脂处,击死初孵幼虫。3月初至4月底,利用直径5cm以上,长1.5m的新鲜柏木,去掉枝叶,每10根一堆,放在有虫林间,引诱成虫产卵,也可在受害植株上利用利器等物抹杀虫卵。于5月底,将皮揭折掉,集中消灭幼虫;及时伐除虫害木、衰弱术、濒死木,枯死木,集中处理杀死幼虫和成虫,捡净林内枝桠,此方法虽说繁琐但其效果显著,不适宜大面积的栽植使用。
(三)化学防治
1、在双条杉成虫可能取食的树上喷撒800-l OOO倍氧化乐果或甲胺磷水溶液,以杀灭成虫。在虫口密度高、郁闭度大的林区,可用敌敌畏烟剂熏杀;初孵幼虫期,可用50s甲基氧化乐果乳剂、20S益果乳剂、20%蔬果磷乳剂,25%杀虫脒水剂的100倍液;8S敌敌昆1倍与柴油或煤油9倍混合,喷湿3m以下树干或重点喷流脂处,效果很好或用30%杀锌乳油、200/0氰戊菊脂乳油、20%甲氰菊脂乳油、2.5%溴氰菊脂乳油1000~1500倍液喷射树干杀初孵幼虫或侵食韧皮部的幼龄幼虫。
2、根埋呋喃丹。在有虫树根部按每公分胸径1~2克呋喃丹的比例配制好毒土,埋于树根30公分范围内,浇透水,利用树体自身吸力将药吸入树体内,杀灭天牛幼虫。
3、树干涂药及注射药物。 越冬成虫还未外出活动前,在前一年发生虫害的林地,用涂白剂(生石灰、食用盐、石硫合剂或杀菌剂混合后)刷2m以下的树干预防成虫产卵。或用绿色威雷、氯氰菊酯胶囊,8对硫磷乳剂100~200倍液涂干杀卵,也可在树干或枝上发现的虫洞处用50倍锌硫或毒签进行毒杀,洞内注药后应及时用泥抹洞,使药物充分在树体内流动,此方法也是杀灭双条杉天牛的一种有效措施。
(四)生物防治: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是一种比较好的生物防治方法,按每头天牛幼虫三只肿腿蜂的比例施放,一般每棵树100-200头。防治方法是将管氏肿腿蜂直接放在树干上,肿腿蜂就会自动寻找天牛幼虫并将之消灭。此外还有柄腹茧蜂、红头茧蜂、白腹茧蜂等多种天敌,应加以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