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L型井抽采采空区瓦斯适应性及其水平段位置优选

来源 :煤炭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416784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面L型井抽采采空区瓦斯不仅可减少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而且可获取洁净能源,已在我国多个矿区进行了试验性应用,瓦斯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但部分地面L型井抽采效果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为改进L型井瓦斯抽采效果,基于采场岩移“三带”理论及工作面瓦斯运移规律,全面分析了L型井抽采采空区瓦斯的影响因素,对其适应性和L型井水平段位置优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面L型井抽采采空区瓦斯技术适宜于采空区涌出量占比高、U型通风和仰采工作面、 采空区瓦斯资源量多的高瓦斯工作面.L型井的水平段应靠近工作面回风巷侧布置,垂直方向上,其起始点至终孔点应呈一定的下向倾角,起始点和终孔点高度应分别位于裂隙带上部和下部;水平方向上应位于裂隙发育区内且尽量靠近回风侧边界,同时建立了L型井水平段起始点与煤层底板的垂直距离和距回风巷水平投影距离的计算方法.
其他文献
妊娠增加女性血栓栓塞的风险.低分子肝素作为一种抗凝药,随着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被不断地证实,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妊娠期女性.本文以依诺肝素作为低分子肝素的代表,就低分子肝素与肝素的区别、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期的用法用量、适用人群、监测指标及紧急逆转进行讨论,为临床妊娠期女性正确使用低分子肝素提供参考依据.
受到原岩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影响的巷道会产生非均匀变形,甚至发现顶板事故,采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针对长岭一号煤矿152106工作面轨道巷受到采动影响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采动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塑性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呈非均匀特征,工作面前方巷道围岩变形量小于工作面后方,巷道煤柱侧变形量大于煤壁侧,顶板出现离层并且靠近煤柱侧底鼓量更大,局部可达400mm;工作面前方最大主应力、 主应力比值、 塑性区范围均小于工作面后
目的 观察导乐球联合自由体位用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收治的24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卧位分娩,观察组采用导乐球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87.5%,剖宫产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可引起慢性盆腔疼痛或者痛经、不孕、结节或包块,对年轻女性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其具有侵蚀性、复发性,被称为“良性癌症”.泌尿系统累及比较罕见(1.0%~5.5%),其主要发生于膀胱(70%~85%).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起病隐匿,甚至有一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容易被误诊,甚至漏诊.2021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收治1例妊娠合并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剖宫产术中发现,术中误诊为膀胱肿瘤,于剖宫产手术同时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手术顺利,
老公营子矿Ⅲ16-1(2)工作面运输巷道在I06-2(2)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受采动影响较大,顶底板与两帮发生变形,严重影响到Ⅲ16-1(2)工作面之后的生产工作.结合该矿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确定接续面受采动影响的范围,并优化支护方案,增加巷道围岩稳定性,减少接续面的扩帮、 拉底等工作.研究表明:22m宽煤柱下,首采面回采工作对接续面的影响范围是超前工作面50m到滞后工作面30m;根据数值模拟效果观察确定优化方案,对塑性破坏集中区域设置增强锚索进行加强支护;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优化方
为探究近距离采空区下的巷道在重复性开挖过程中对邻近顶板的扰动影响,基于葫芦素煤矿2-1煤开采后22103运输巷的采掘环境,模拟巷道多次开挖推进过程,得到了卸载扰动应力与邻近锚固区顶板之间的扰动关系.结果表明,邻近顶板受到循环开挖的扰动应力呈现波形递减趋势,由应力波传播特点将扰动区域分为近场扰动区、 中场扰动区及远场扰动区.顶板所受的扰动应力与距离两者之间的联系可视为“指数函数”关系式.同一位置顶板所受到的当次开挖卸载的扰动应力比前一次开挖卸载的扰动应力小,且每次的应力变化量近乎相同.现场钻孔窥视效果表明,
为培养优秀青年医师,使其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高的临床能力和学术造诣,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笔者医院于2017年选拔了30人进入“优秀青年医师培养计划”,培训至2020年,为期三年.培养计划从制订制度、选拔、培训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在组织、制度和经费上对青年医师的成长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医院随机选择30名青年医师作为对照组,只参加医院和科室常规诊疗和培训活动,不参加此次培训计划.一系列培训结束后,进入“优秀青年医师培养计划”的医师在新技术、科研立项、成果转化、发表论文、学历提升和获得荣誉方面均明显
针对目前防爆柴油机、 防爆蓄电池单轨吊车在高瓦斯矿井应用及矿井救援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研究了可脱离风管独立工作的自携带空气动力的气动单轨吊车结构;提出了空气动力气动机多参数耦合的优化设计方法,得到了空气动力气动机的优化参数,有效提高了气动机的输出扭矩;采用气动管路、 气动阀、 减压阀等气动设备构建了全气动逐级减压驱动气路;研制了安全可靠、 高运输能力、 安静、 无噪声、 环境友好的井下空气动力单轨吊车,在井下运行过程中无高温,无火花,无燃烧、 无电气控制,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确保安全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空气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晚期肺癌伴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门诊治疗的晚期肺癌伴癌症相关性乏力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有氧运动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癌症相关性乏力症状、睡眠障碍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8周后,两组Piper疲乏评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PSQI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
针对受多重采动影响的深部巷道变形量大、 支护困难等围岩控制问题,以赵庄煤矿33092巷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等方式分析了受重复采动影响的深部煤巷围岩变形破坏形态,获得了深部巷道围岩偏应力分布特征及塑性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3092巷围岩偏应力S1和塑性区都呈倾斜的“8”字型分布,属于明显的非对称式破坏,现场巷道破坏形式与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基于偏应力和塑性区的非对称分布形态,提出了33092巷的非对称支护改进方案并在现场进行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维持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