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师作业布置与设计的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中小学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江苏省丹阳市为例,对初中地理教师作业布置与设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当前初中地理教师作业布置缺乏筛选分层且形式单一、作业设计缺乏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尝试且存在明显的群体间差异、反馈形式较传统且缺乏针对性地长期指导,以及作业与地理核心素养关系的认识不深刻且缺乏此类作业的设计。基于调查研究,提出对作业进行分层分类设计与实施、增加实践类和活动类作业的设计、完善作业的反馈机制、建立跨校学科教师联盟、增进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等改进发展建议。
其他文献
华北大气污染区域化正在对农业生态区域产生显著影响,为了了解华北农业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季节分布特征,2017年7月、9月、12月以及2018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禹城农业生态综合实验站进行分季节PM2.5样品采集,并测定分析了样品中31种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碳质气溶胶总体的浓度水平为13.11±8.37μg m−3,有机碳(OC)冬春季节浓度较高,元素碳(EC)浓度在秋冬季节较高。同时OC/EC的比值在秋季明显偏低,表明在秋季二次碳质气
本文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地表气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环境科学协作研究所20世纪再分析资料,以及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多模式Historical试验结果,去除外强迫影响后,研究1910/1911~2019/2020年冬季(DJF)欧亚中高纬地区“暖北极—冷欧亚”(WACE)模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物理原因。结果表明:WACE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WACE正位相时期,乌拉尔阻塞发生频率偏高,有利于热量向极区输送使得极区出现异常暖平流,且水汽向极区输送导致极区水汽辐合,向下长波辐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