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2)初步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辨别简单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数学思考: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顺利解决与平行线性质相关的计算和推理问题.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的探索.
  难点:平行线三个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实验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试验1:教师以窗格为例,已知窗户的横格是平行的,用三角尺进行检验,发现同位角相等.这个结论是否具有一般性呢?
  试验2:学生试验(发印制好的平行线纸单)。
  (1)要求学生任意画一条直线c与直线a、b相交;(2)选一对同位角来度量,看看这对同位角是否相等。
  学生归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二、主体探究,引导学生探索平行线的其他性质以及对命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1 问题讨论: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不但形成有同位角,还有内错角、同旁内角.我们已经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每一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回答)。
  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并要求学生学习推理的书写格式。
  活动2 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活动3 如何理解并记忆性质2、3,谈谈你的看法!
  (1)性质2、3分别已知什么?得出什么?(2)它与前面学习的平行线的判定有什么区别?(3)性质2、3的应用格式。
  ∵a//b(已知) ∴∠3=∠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a//b(已知) ∴∠2+∠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拓展创新、应用提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活动4 解决问题.
  问题1: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A=115°,∠D=100°.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梯形的两底是互相平行的)(图略)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注意启发学生回答为什么,进一步细化为较为详细的推理,并书写出.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容易得到∠B和∠C相等,于是得到∠C=142°
  学生活动设计:从图中可以看出:∠1与∠3是同位角,因为AB与DE是平行的,所以∠1=∠3.又因为∠1=∠2,∠3=∠4,所以可得出∠2=∠4.又因为∠2与∠4是同位角,所以BC∥EF.
  教师活动设计:这个问题是平行线的特征与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综合应用.由两直线平行,得到角的关系用到的是平行线的特征;反过来,由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用到的是直线平行的条件.同学们要弄清这两者的区别.
  〔解答〕略.
  问题4:如图,若AB//CD,你能确定∠B、∠D与∠BED的大小关系吗?说说你的看法.(图略)
  学生活动设计:由于有平行线,所以要用平行的知识,而∠B、∠D与∠DEB这三个角不是三类角中的任何一类,因此要考虑构造图形,若过点E作EF//AB,则由AB//CD得到EF//CD,于是图中出现三条平行线,同时出现了三类角,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B=∠BEF、∠D =∠DEF,因此∠B+∠D=∠BEF+∠DEF=∠DEB.
  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特别是构造图形这个环节,适当引导,让学生养成“缺什么补什么”的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略)
  四、小結与作业
  小结:1、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有什么区别?
  判定:已知角的关系得平行的关系.证平行,用判定.性质:已知平行的关系得角的关系.知平行,用性质.
  作业:习题5.3.
其他文献
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要求教师必须一专多能,多才多艺,不仅能传导、授业、解惑,更要会启迪、开发、创新。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指导教学,并树立终身教育的观点,通过继续教育,自觉地向高学历、高水平迈进。在教育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全能型发展,一专多能,德才兼备,适应教育竞争形势的需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做到课堂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合作探究,才能成为
期刊
一、用适当的导入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幼儿一句一句的按老师要求学唱,只要能完整、连贯、有表情的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表现。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幼儿参与歌唱活动,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因此
期刊
活动目标:1.能在倾听、观看阅读中结合视频及大书本理解故事内容 ,并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与快乐;2.通过观看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初步尝试分角色讲述故事;3.懂得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活动准备:1.微课视频或课件《小蝌蚪找妈妈》;2.《小蝌蚪找妈妈》大书本、 配套教学图片五张;3.活动前让幼儿饲养小蝌蚪,观察并记录小蝌蚪的生长变化、丰富幼儿相关经验;4.小蝌蚪、鸭妈妈、乌龟
期刊
语文教学改革历经数年,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收获甚大,感想很多。教育由以前的“满堂灌”、“填鸭式”、“一味的传统讲授式”到现在的“自主、合作、探究”等等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无不体现着如今教育的勃勃生机。  前不久,在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中,听得一位老师执教的一堂语文课——《语言的魅力》,那是实验教科书S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听后感触颇深。在作认真修改后,拿到我班一上,效果非常不错,现在我们以此课为例
期刊
生长调节剂是从生物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在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协调养分的平衡运用,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减少生产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和控制玉米生长发育,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可使玉米在单位面积内提高密度、增加穗数、早熟、稳产、增产,使玉米的群体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由于了解不足,
期刊
1教学目标  Knowledge aims  Learn to talk about consequences  learn and master the ways to express the conditional adverbial clauses by offering the conditions.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教育无所不在,不仅在课堂上,而且要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进行。“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的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
期刊
[内容摘要]自从看了“2050年未来的世界”,我感慨万分,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们是否时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把孩子引向何处?面对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倾心于孩子今天,着眼于孩子的明天”,面对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我们又是否时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课程将会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未来?自从今年的继续教育供需课学习“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视频学习中,我们又是否时常思考着这样一个
期刊
多媒体就是承载信息的各种载体,它具有感觉、表示、显示、存储、传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将计算机、VCD、投影仪等多媒体集中于一体,由教师根据不同课型要求,灵活运用相关媒体进行教学。它通过多种传媒手段,可以产生出生动活泼的形象,丰富多彩的内容,清晰标准的发音和情节相关的音响效果,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既能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期刊
[内容摘要]科学活动设定为家长课堂的主题,旨在引领全班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将活动开展时间设定在每周五的上午,这是一项长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家长科学课堂,帮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来,对家庭教育有一定的指导引领作用,幼儿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能形成固定时间对科学活动的期待,能更大程度激发孩子的科学探究兴趣,家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也能更大程度的与教师互补,满足孩子的科学探究欲望、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孩子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