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t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建筑行业的企业文化发展同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企业文化是建筑行业的短板,建筑行业若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本文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做了简要说明,通过分析建筑行业企业文化的现状,提出了建筑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行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要素及结构
  1.企业文化含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2.企业文化要素。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即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企业精神文化要素。
  3.企业文化结构。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
  (一)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
  (二)企业行为文化
  在企业文化结构中,行为文化处于幔层(第二层),是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企业经营风格、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表现,也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
  (三)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深层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结构中,精神文化处于核心位置。
  二、建筑业企业文化的特点及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将不仅仅是成本的竞争,而是企业整体实力、技术水平和品牌形象的竞争。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文化体系与之相适应,以一种精神的动能来带动和支撑人们的思想、行动来凝聚力量,争创精品工程,塑造企业形象,是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
  1.建筑业企业文化特点。企业文化因企而生,企业文化一定要因企制宜。建筑企业要建设强大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先认识自己企业独特的一面。
  建筑企业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从业人员很大部分来自农村,员工素质较差,这为企业文化的推广深入带来了难度,同时施工现场的分散性大、流动性强,劳动条件艰苦,亦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
  2.建筑业企业文化现状。当前建筑业企业文化的现状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文化建设。但与企业的快速发展相比,企业文化建设明显落后于企业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业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脱节
  建筑企业是经济组织,它不同于社会群团组织和政府机关,它的一切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工作来进行,包括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样。但多数建筑企业中原本起着凝聚企业内部作用的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说说写写,没有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企业文化理念没有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和过程。
  (二)企业领导人没有真正参与塑造企业文化
  企业领导人虽然都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没有真正参与塑造企业文化,而是布置给下属去完成。最后到底如何建设,如何实施是否完成一概不管。
  三、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筑业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立足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要以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为核心,以面向市场优化经營理论和全员思想行为方式为着力点,大力营造生产优质产品造就优秀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塑造职工队伍和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确立符合实际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以来的运营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是企业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而核心价值观则可称之为企业的灵魂,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基本形态,把握着企业发展的方向。
  2.以员工为中心,以人才为重点。总之,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并以此为基石,树立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人为本的理念,安全高效的建设工地文化。唯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本文根据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探讨,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归纳出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希望能对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提供粗浅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国华,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P2-14.
  [2]朱必祥.论学习型企业文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P2-19.
  [3]郭纪金.企业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P 4-15.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计量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伏羲女娲的时代,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女娲执规“度天”,伏羲执矩“量地”,规矩决定宇宙方圆,赋予人类权衡的智慧,我国四五千年以前,征收税赋,发放俸禄,兴修水利,建造城垣,制造兵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等等,都离不开计量技术的保障,对此,历代统治者都有清晰的认识,他们把计量作为行使统治权力的象征来对待。  【关键词】计量;天圆地;方度量衡;规矩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近几年来的一些电影的成功,特别是近期的新晋导演带着他们的代表作横空出世,取得巨大成功的现象和案例,来深入挖掘其中的原因,从而解开这个表面看似十分奇怪的票房怪圈。基本上是从四个方面分析清楚电影之所以票房高的原因,分别是价值符号的具体意义,导演自身魅力,粉丝效应,以及屌丝营销的方式。希望可以给当今电影产业一些启示。  【关键词】市场;票房;新晋导演;接地气;价值符号;知名度;粉丝;小妞
期刊
【摘要】劳动安全就是保护职工在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建立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预防和消除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伤亡和职业病,保持和提高工人持久的劳动能力,不断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劳动安全;作业环境;改进要点  一、带电作业  1.关于带电作业停用重合闸方面,主要是管理上不严肃认真,查了应停用重合闸的工作票,票面上未填申请人的姓名、时间,批准人的姓名、时间,通知班组已停重合闸、可以工
期刊
【摘要】明代以降,三大方言区的苗族社会均出现了各类文字,但是并无统一的、引起苗族民间极大关注和普遍应用的文字,因此,苗族依然是一个无文字社会。但是,从苗语词汇、神话故事和传说中,可以了解到苗族的文字记忆。  【关键词】苗族;文字记忆;无文字社会;书写  苗族村落无疑是一个依靠口头语言来进行交流和传承文化的无文字社会。本文试图对贵州省台江县苗族记忆中的书写系统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苗族社会的无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就诊特点。方法:选取门诊三年内收治的90例门诊老年患者,以调查问卷为主要形式研究患者的就诊特征。结果:老年患者就诊的疾病类型、伴随疾病、口腔护理习惯以及就诊习惯等是其就诊的主要特征。结论:口腔内科门诊老年患者的就诊原因与其生活习惯和对口腔知识的了解有关,社区卫生服务应该要重视对其健康指导,提高其口腔清洁的能力,确保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内科;老年患者
期刊
【摘要】现阶段,法律没有独立的地位,所以公民的婚姻权利与自由容易受政治因素和社会道德因素的干涉而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本文从对我国现代的婚姻立法与婚姻状况的研究入手,提出了在婚姻法制定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关键词】婚姻法;法理学;立法  一、我国现代的婚姻立法与婚姻状况  在20世纪初,民国政府在制定婚姻立法的时候,对封建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进行了修改,不仅实现了男女平等、确定了婚龄和婚姻自
期刊
【摘要】三国时期的帝王墓葬虽然多继承汉制,但因为时逢乱世,普遍呈现出简化和承上启下的特征。本文就是以安阳高陵为研究点探寻这一时期帝王墓葬的特征。  【关键词】安阳高陵;薄葬;疑冢  一、三国时期墓葬特点  三国时期的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在中国古代,大部分帝王都采取厚葬,这很大程度上与“孝莫重乎丧”、“以孝治天下”的传统观念有关,还有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占有欲。但经过汉末的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
期刊
【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
期刊
【摘要】近年来,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而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备受关注。社区居家养服务是目前解决养老难题最经济,最可行的方法之一。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助于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  课题项目: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 15372)  一、研究背景  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
期刊
【摘要】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