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之境”与中国画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ove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的发展在数千年间代代传承,中无间断,她的面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国画宗主地位的精神核心之一,就是“无我之境”观念。
  “无我之境”是对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艺术意境的形容。它适用于绘画,而不局限于绘画中。李泽厚在他的著作《美的历程》①中解释,“无我之境”是一种状态,既是画家绘画时的状态,也是绘画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状态,它们是一致的。这种状态来自于画家纯客观的描写过程。“无我之境”就是一种物我两相忘,心神合一的状态。由过程到结果,由创作者到作品的客观,使绘画作品中包含的观念、含义和情感具有了多义性,不再单纯的指向某一具有目的性的主观思想,而是指向能够吻合画中客观指向的大千世界中所有的事物。 “无我之境”从而变得很丰富,它并不确定,它是流动在画中的一种共通状态。它可以是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用清淡的皴法表现南方丘陵山水的冲和之美;也可以是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用浓重刚硬的笔法画出关陕地区巍巍高山的奇诡壮阔之美。他们的画风格内容各异,但是却意境相通。这些画作都表现出了一种意在笔先,不滞不凝的自然而然的“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在中国画中的体现在山水画,尤其是自宋元起的山水画中尤其显著。李成的画作《晴峦萧寺图》中,画面轴心的山峦分作三层,远处的山峰映衬巍峨壮丽的中景,而中景的奇峰又照应近处的矮丘。山间一股烟霞由远山处飘出,绕着中景的山峰一转,又从近景的山丘边缘随着流水沉了下去。你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出这么一座山,但它又确确实实是真实的北方山峦的模样。画中的山峰没有媚好、没有卖老,自自然然的展现出自然真诚的夏山模样,它真诚并且精神冲满。“无我之境”就像郭熙在《林泉高致》中 “画见其大意” ②的评价,是将心中体会到的事物本真画出来,而不是眼睛看到的真实。它更像在画“真理”。而它又不是有意为之能画出来的。画者本着客观地心态,去感受四时、南北、朝暮晨昏山水的不同而去刻画。
  “无我之境”的源头在中华民族本身的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之中。中国哲学中有关“无我之境”的哲学观念并不少见。“观念”一词原本是佛教语。在中国本土诞生并兴盛的佛教宗派——禅宗,六祖慧能与神秀上座有一场辩论。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③慧能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④二人辩论的焦点在于佛性的“空”还是“有”上。神秀主张佛性“无尘”,慧能主张佛性在“有无”之外。“无尘”的观点源自心中“有我”,有一个主观意识,“有我”才有有无观念,才有尘。“佛性常清净”是心中“无我”,没有主观意识,物我一切皆空,所以无我无尘。这就是“有我”还是“无我”的讨论,“有我”还是“无我”关系到学佛者的佛性。在道家思想中,“有我”与“无我”的讨论见于《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讲:“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⑤这个“丧我”就是指“无我”。“无我”思想是庄子思想的一个重点。在徐复观的观点中,曾经直接结论庄子所代表的正是“忘我”“丧我”美学。
  在具体的中国画中,如何画出“无我之境”,我暂且有三点思考:一,庄子始终认为,人要想真正解脱物理世界的困扰,跳出一切烦恼,去达到真正的逍遥,只有“忘我”。所以《庄子》一书从头至尾都有教人们如何“丧我”,这可以作为我们在画中国画时学习“无我之境”的重要参考。二,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⑥我认为张彦远所说的自然,与“无我之境”是相同的。在俞剑华的注本中,解释说张彦远所谓的自然不是自然主义的自然,而是“守其神,专其一”,这正是无我忘我的表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作一个反推?张氏对于画品由高至低做了一个“自然”——“神”——“妙”——“精”——“谨细”的排序。那么将这个顺序反过来,由易入难,是否可以成为一条学习“无我之境”的路。三,或许更为直接,王国维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⑦“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⑧“以物观物”和直接“静中得之”,王国维的说法提出了要做到“无我之境”的明确的条件。以上三点都可以尝试。
  我们所有的美术研究,我想都是指向未来的。不论研究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美术,都是为了未来。所有的学习都将用到未来的美术中去。
  作者简介:
  杨子婧,云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平面设计的色彩方面,许许多多的设计者都在疑惑如何较好地使用传统色彩、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因为色彩对平面设计整体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传统色彩观在某些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该领域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因为传统色彩观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如果能够将它们合理地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不仅可以促进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
摘要: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儒、道、释的影响,具有了博大精深的内涵。中国绘画艺术也深得三家文化的滋养,充斥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神韵。尤其是禅学思想更是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阐述的就是禅学对古代绘画,尤其是文人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禅学;文人画;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5-1  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儒、道、释的影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美空间,转播文化,创造关的艺术。舒适、便捷、理想的住所总会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这似巧夺天工的杰作,重中之重在于设计者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基
本文从分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当前形势入手,系统阐述了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应是一个全方位、整体的系统工程,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开放的体系。本文还就当下艺术设
透视法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绘画方法,虽然随着艺术的发展逐渐被边缘化,但是尼采时这个概念的隐喻使用,却使它在哲学上焕发了新的光彩,20世纪对尼采的透视主义的热烈讨论就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平面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人们对民间文化财富认知的不断加深,平面设计更多地展现出了东方艺术的文化魅力,加之艺术多元化发
摘要:我们不求艺术一定要表现出贵族性来,但是有一点头脑、一点骨气,这个要求很高吗?  关键词:精神品质;创作;绘画的评判标准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3-1  画了几年画,厚着脸皮数,也算是有几张创作什么的,有这么一些看法,说来诸位指教。  创作是检验画家真才实学的最高标准。这里并不说唯一,因为其实艺术这个东西很自由很开放,感性比例很
优秀的动漫文本具备如下文化要素:题材的可塑性、故事的原创性、角色的典型性、情节的娱乐性.作为标识地域文化特征的四川动漫,其文本创作除了要挖掘巴蜀文化宝库中的题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