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为适应各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职业教育在很多高新技术行业方面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所以社会力量的参与,对于丰富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社会力量;职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1-0138-02
   中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世界几百年的三次工业革命,取得了震惊世界的发展成果。如今,在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基因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进入第一梯队,引领世界科技潮流。举世瞩目的硕果背后,有一大批优秀的高级技工奋战在各个行业的前线,成为社会财富最直接的创造者。
   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一线职工的职业能力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面临大规模的职业人才需求,但在传统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下,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如今,随着各种高新技术产业的落地,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但是与之配套的高级技工缺口严重,严重影响行业的发展。
   实力较强的企业积聚了完善的内部教育体系和资源,以及以及高效实用的培训课程,与传统的职业技术院校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在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使企业能够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将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不仅能完善现有教育门类的完整性,对于行业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一、职业技术发展现状
   (一)职业技术人才发展现状
   现代社会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制造业的发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制造业发展离不开高级技工人才,而职业教育是提供应用型技工人才输出的主要模式。目前全球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我国的工业格局不断调整,多元化、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成为国家持续发展、实现伟大复兴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呈现巨大缺口,企业花费高薪却很难聘请到合适的高级技术人才,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 “高级技工荒”。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有比较成功的办学案例,我国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较为短暂,在改革开放后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这需要综合考虑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情况看,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校企合作
   職业教育是以行业作为导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该行业内的专业型、应用型的技能人才。对于企业来说,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将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后直接输送到行业岗位上,通过实践将理论融会贯通。这种教育模式直接为企业解决了用人问题,降低了培训成本。
   2.企业单位参与学校创建
   这种教育模式既是企业教育也是培训,例如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直接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3.私人或企业创建职业学校
   这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业培训。例如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智谷软件技术职业学校等,以明确的IT大类方向作为培训课程,为各大IT企业输送具备IT专业技能人才。
   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是提升办学质量、激发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当中。企业单位或者个人集体可以通过自费形式,直接创办职业教育学校,或者构建特定行业人才输出的教育培训模式。企业可以积极与职业学校或者本科高校建立校企合作专业,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接触到行业中前沿的发展技术,深入了解本专业工作模式及行业前景。新兴的、前沿的或者其他高新技术类型的产业多元化需求得到解决,弥补国家教育对于某些行业的滞后性,大大降低国家对这些行业的教育支出。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当中,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推动社会向前积极发展,为满足将来日益多元化的职业教育需求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极大地完善了国家职业教育体系。
   三、社会力量在职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是基于中国国情制定的教育策略,在探索过程中不免要面临困境。目前看来,我国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主观意愿不高。
   首先,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需要资金层面的支持,企事业单位、集体或者个人在融资上不一定能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与国家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冲突。其次,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资源和技术优势,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生存靠的就是自身的技术优势才能在同行竞争中处于上游,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把关键的职业技能开放给企业外的人员,导致企业的参与度降低。
   另外,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办学过程的实质性参与程度过低。企业通常不参与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只知其专业相关,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具体教学科目、内容也不甚了解。每年企业仅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实训的场所。甚至在实习实训期间,大多是让实习的学生在企业从事较为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很少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技能培养与训练。    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实际上就是要在社会力量与职业院校之间建立合作。但我国职业教育对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吸纳力不足,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为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很多职业院校因资金投入不足或盲目扩大规模而导致办学特色弥散化、专业与课程学科化、师资能力不足、学生技能浮于表面等。还有一些企业仅仅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提供实践课程教学等工作,并没有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也没有将企业考评纳入对学生的考核范围,参与过程形式化。
   四、提高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措施
   建立职业教育基金,丰富多元投资渠道,为民办高校提供融资帮助。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应的奖励、补贴机制,扶持社会力量,促使其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中。
   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其本质还是企业,要做好职业院校的产权制度管理,明确运营模式,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管理经验,优化管理模式,提高职业院校的管理水平,减少金融风险。除了要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之外,还需要保证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应该体现教育的公益性原则。这就需要政府对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进行监督和管理,在不断完善政策的同时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让社会力量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优势。
   政府可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对职业教育的引导作用。
   在政策方面,應该鼓励企业、集体或者个人参与职业教育,发挥社会力量办学主体作用。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引进生产与教学功能融合的实训基地。鼓励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与职业院校采取多种形式合作举办二级学院,扶持创办新兴专业、急需专业,并优化传统专业,联合建立重点产业学科实验室。
   强化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机制,在遇到重难点问题时,可快速协调解决,并推进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试点工作。
   在资金方面,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或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在基础教育设施方面,政府可以给予扶持政策,同时支持职业院校引入社会资本,改造活力不足的职业院校,共同实施学校重大学科建设。
   五、结语
   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不断完善国家职业教育行业的办学特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激发企事业单位、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以行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宗.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形式、路径及保障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6):16-18.
   [2]王琳.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2):100-101,201.
   [3]杨舒香.浅谈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38.
   [4]孙长远.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路径选择:基于对国际经验的分析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6):69-74.
   [5]李林蔚.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7(14):191-192.
   [6]俞仲文.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75-79.
   [7]李丰园.我国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路径思考[J].江苏高职教育,2019,19(3):7-12
   [8]杨梅,张广旭,赵彦玲.关于职业院校整合社会力量进行协同育人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21):223-224.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更加偏向于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能够从事与中职阶段所学相关的职业,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职业教育与数学课程相结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专业
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介绍了该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一些有益探索与实践活动,如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策略,提升专业的软硬件条件与师资水平,建设具有土建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化教育管理与质量控制,大力发展线上教育和丰富线上课程资源等。总之,土建类高校GIS专业可依托"大土建"在土木建筑、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相对优势,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侧重行业领域
[摘 要] 基于高职公共英语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策略性,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明是非、辨美丑、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
摘 要:隋唐墓志文用典十分频繁,其中不乏生僻或疑难典故语,如何正确理解典故、准确释读碑文,已成为如今文献整理者和研究者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从《西南大学新藏石刻拓本汇释》《珍稀墓志百品》两书所收隋唐墓志中,择取九则较难理解或释读有误的典故语,试作解析,以期为整理和利用这批新材料提供参考。  关键词:隋唐墓志;典故语;例释  碑刻文献材料丰富,内容广泛,对于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碑刻学及语言文字学
[摘 要] 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具有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科学教育活动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培养幼儿能力方面出发,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在科学探究活动领域支持和帮助幼儿,成为学前教育研究者的重要课题。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
[摘 要]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和管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高职院校这类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方向的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专业认证成了国家对每个院校、每个专业必要的考察,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刻不容缓。课程改革是教育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能及时补充新的理论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研究探讨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改革,通过对现如今高职
[摘 要]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要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高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纪检监察与审计工作履职的困境,提出针对性的举措,构建纪检监察与审计的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监督合力,为高校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关 键 词] 高校;紀检监察;审计;联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39.
[摘 要] 职业技能大赛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途径,技能大赛可以检验、展示人才培养教学成果和学生掌握岗位的职业能力,从而引领和促进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在产业学院模式下,校企协同把课程思政融入技能大赛训练全过程,以学徒制形式培养大赛团队,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学徒制;技能竞赛;产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 G
[摘 要] 护生志愿者团队对衰弱老年人进行干预,并使用量表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实施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生志愿者团队对衰弱老年人干预是有效可行的。  [关 键 词] 衰弱老年人;生活质量;志愿者;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德育教学改革的建设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授与育人教育相结合,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