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山水美文 品理想志趣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an_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作者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作者如一般士大夫一样,仕途的失意,政治上的挫折,这同样引起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自娱的抑郁情绪。但作者又不同于一般的士大夫,虽遭贬谪,而不愿“戚戚怨嗟”,将“穷愁形于文字”,仍能泰然处之,与民同乐。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心明确。点明中心主旨。纵观全文,从表面内容上来看,大体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但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那就是“醉翁”精神所在。
  首先,“醉翁”給我们描绘了“醉翁亭”周围那优美的山水。开篇,作者由山峰而林泉,由林泉而出亭,极尽“曲折”我们才得以见到那深山中的“闺秀”——醉翁亭,作者巧妙地在引出“醉翁亭”的过程中。写尽滁州山壑林泉之美景。接着又由亭之命名,自然过渡到抒发胸意,点出“山水之乐”得心寓酒,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础。
  继而宕开笔锋,扩大到亭外之景,极力描绘出山水的变化之美。清晨旭日东升,霞光璀璨,雾消露散,青山苍翠,清新宁静;傍晚夕阳西下,暮霭云集,山岩洞穴,昏暗幽静,令人陶醉。春天,野花竞开,幽香扑鼻;夏天,秀木繁茂,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四季变幻,奇景叠山。作者欣赏醉翁亭周围如此美妙的山水风景,其乐趣自然是无穷无尽的。
  其次,“醉翁”又极力刻画了“滁州”人民美好的生活。在写足“山水之美”后,作者把笔锋一转,又为我们勾勒一幅滁州风俗画。你看,那“负者歌于途”者,似乎忘记了生活的劳苦;那“行者休于树”者,又何等闲适自由;再有那前呼后应,伛偻提携,熙来攮往,络绎于途的情景。作者生动地描绘出了“岁丰民乐”的太平景象,短短的文字构成了一幅民生熙洽图。
  在接下来的文段中,作者由上文的远观“镜头”自然过渡到了近处的“镜头”。四个排比句极力渲染“宴酣之乐”。这里显然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在写鱼肥酒冽,投壶奕棋,众宾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等景象中,突出了宾主间融洽和乐的气氛。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也就不言自明了。
  有了这段亭中宴乐的形象描绘为基础,下文在写“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人们极乐而归时,点出人从太守游而乐、太守乐民之乐的题旨,就犹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文章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更展现了他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思想的高度决定着作品的高度。也许正是因为作者超越了个人荣辱得失的开阔胸襟,才孕育出了《醉翁亭记》这样脍炙人口的美文。也许正是因为作者那“进不为喜,退不为惧”的高贵品质,才使得《醉翁亭记》得以传诵千古!
  作者简介:黄朝曦,男,山东省莱芜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书本当中获取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尤为重要。要想把通过阅读所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储备,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做读书笔记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中学生;读书笔记;问题;对策  一、中学生做读书笔记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  中学生在选择适合做
期刊
摘 要:非营利组织具有公益性、灵活性的特点,在市场及政府双重失灵的背景下,引导其参与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提出其参与公共服务意义,同时总结出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政府失灵;合作关系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界定  非营利组织首次提出于美国1967年的联邦税法,原意是指为实现部分社会群体的非经济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课堂的结合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线下活动逐渐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和完善。然而,当前部分老师并没有把二者有机结合甚至深度融合,走向了一些误区,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偏离了课标和课时目标。如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融合二者的教学方法,使小学语文课堂步入正轨道和快车道,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互联网+”;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与误区;融合方法  现在的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江苏高考数学可以说是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数学知识的一次检验,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顺利通过这个关口,高三一年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最最重要的莫过于一轮复习了。高考虽然是通过一次考试来选拔人才,但它绝不仅仅是一次知识上的考察,而是对学生高中三年,以至于进入学校十几年来的综合能力的检验。高三的数学学习不同于高一、高二学习,它不是高一、高二的知识重复,而是基础知识的重组和提高,如何顺利完成
期刊
摘 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来服务于教学。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断思考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从而更好得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初中生现状;激发;教学策略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通过设计有效的课堂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按照教学目标快乐学习,本文通过对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的理解,探究了任务驱动在信息课堂中的应用,更好的实现和推进了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改革,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信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师要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智能,其具体做法要根据课
期刊
摘 要:传统音乐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是带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与思想蕴含。在传统音乐艺术中,“虚”与“实”是被运用到极致的,这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中华民族思维模式与哲学信仰的一种体现,是抽象而又具体的对思想、对灵魂的表达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特点。“韵味”与“意境”是其与世界其他音乐艺术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从“虚”与“实”的哲学意义、艺术内涵与创作方式等方面
期刊
最近,拜读了一本叫作《中国长白山文化》大书,其理论主调似乎在强调“长白山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复合型文化。为此,该书一开篇即从长白山最古老的称谓“不咸山”说起,认为“不咸”二字出自于古汉语和《易经》。  “不咸山”的赋名,出自于古汉语和《易经》吗?  长白山古称“不咸山”,最早见诸《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有蜚蛭、四翼;有虫兽身蛇身,名曰琴虫。”“不咸山”之名
期刊
摘 要:“衬不过三”作为南曲加衬的不成文规定,起源已不可考,只能推知加衬的数量规定或由乐府北曲而来,南曲在创立格律的过程中吸收借鉴了相关的经验。衬字有畅达文理、增强口语化和维系风格统一的功能,在板式、句式固定了的前提下,“衬不过三”无论是从演唱角度还是从文辞角度都是南曲加衬最理想的状态。这种看法的得来或许并非明文规定,而是出于曲家的经验通识。  关键词:衬字;数量;南曲;板式  一、北曲衬字与南曲
期刊
摘 要:在语文的教学当中,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提高诗歌的教学的水平以及打造高效课堂则是重点内容。诗歌作为一个语文学科当中的教学的板块在整个体系当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必须要被重视起来的内容,老师要引导同学们,在对诗歌的学习当中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去理解诗歌的意义,去学习诗句的优美的手法,还要探索诗歌的真谛,品味语言汲取营养,让同学们的充实精神,提升能力。  关键词:诗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