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与差分”专题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山西青年·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数列与差分”专题设置的意义
  “数列与差分”这章内容本是大学内容,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将这节内容比较浅显的部分划分为了高中选修内容。这一章节的选择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思想融入到数学学习的理念之中。数学是研究数字关系与图形关系,或者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研究数学的意义在于更好的服务于其他科学,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将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进行了紧密联系,将“数列与差分”放入高中新课改要求中,是中学课程改革的需求、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变化和生活进步的真实需求。
  数列与差分的学习与应用,对实际生活需要很有帮助,设置这一专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同时,高中阶段对“数列与差分”的学习,也是为大学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该专题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非常有实际价值的。对于人口问题、金融保险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借助于“数列与差分”来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和解答。
  二、“数列与差分”相关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展开“数列与差分”专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由简单深入到复杂、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着眼于数学服务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知识发展的实际过程、与相关数列知识比如导数等内容相联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等这些原则来进行“数列与差分”专题内容的学习和讲解。
  “数列与差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清数学的本质,将数列和差分的相关概念分析清楚,并且结合其他相关的数列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专题讲解首先需要分析“数列与差分”的相关定义,再分析具体的图像或者通项表达方式,举出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应用,然后针对生活中的应用给出分析。
  三、“数列与差分”专题教学设计分析
  1.差分的定义
  差分是对于数列问题而言的,相对于一个特定的数列,第n+1项与第n项的差?an=an+1-an,表示第n项处的差分,
  一般将数列中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成为差分,比如?an=an+1-an表示数列在第n项处的一阶差分,将?(?an)=?2an=?an+1-?a表示为通项为{an}的数列在第n项时的二阶差分。差分表示?2an上面的2这个数字表示差分进行的次数,在这里是差分进行了2次。也就是差分算子“?”使用了两次。每次进行差分运算之后,又会形成新的差分数列,比如这里两次之后形成{?2an},类似可以定义三阶差分、四阶差分等等。
  2.差分与数列通项的关系
  下面举出差分和通项的例子,比如关系1:数列中{an} = {2,3,4,5,6},那么其一阶差分Δan={1,2,3,4}。由一阶差分组成的新数列,项数比前面的数列少1项。如果是常数列,那么数列的一阶差分项数都是0。
  关系2:对数列{an} = {4n-5} = {-1,3,7,11,15,19},其一阶差分Δan= {4,4,4,4,4 }为常数列,该数列的通项为an=4n-5,表示是一个线性函数。总结出来,一次线性函数的一阶差分是常数列。
  关系3:对数列{an} = {n2-3n+5} = {3,3,5,9,15,23},其一阶差分Δan= {0,2,4,6,8},其二阶差分Δ2an={2,2,2,2}为常数列,其通项an= n2-3n+5是一个二次函数.一般地,当数列{an}是由一个二次函数定义时,其二阶差分为常数列.
  关系4:对数列{an} = {3n} = {3,9,27,81,243,729,2187},其一阶差分Δan={6,18,54,162,486,1458},二阶差分Δ2an= {12,36,108,324,972}都不是常数列,而都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一般地,当数列{an}是由一个指数函数定义时,其一阶、二阶差分都是以该指数函数的底数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3.差分对数列的描述
  (1)一阶差分对数列增减的描述
  (2)一阶差分对数列极值的描述
  (3)二阶差分对数列图形凸凹的描述
  四、“数列与差分”教学案例分析
  下文以待定系数法求解差分方程为例子来分析。
  待定系数法求解差分方程与求解常微分方程的思想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在求解非齐次线性差分方程中待定系数法也很实用。
  待定系数法求解差分方程,是根据方程的特点,设出一般模式方程,根据其中的相关条件,找出特定解代入方程,求出待定系数。
  (1)当K≠1时,设方程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xn+1=kxn+b(1)有一个特解xn=A,其中A为待定系数,那么将xn=A代入(1),就有A=kA+b,A=b/(1-k),即xn=b/(1-k),所以该一阶非齐次差分方程的通解为:
  xn=knc+ b/(1-k),(c为任意常数)。
  (2)当k=1时,方程(1)xn+1=xn+b得知它的一阶差分为常数,所以设置xn=An的特解,代入原方程(1),A(n+1)=An+b,得A=b,所以得到xn=bn;所以(1)的通解为:
  xn=knc+ bn=c+bn(c为任意常数)。
  例题1:一个电教室的座位是这样安排的,每后一排比前面一排的座位多2个座位,已经知道第一排是30个座位:
  ①用yn表示第n排的座位数,求yn+1与yn的关系表示;
  ②第9排座位有多少个?
  ③如果用Sn表示第n排之前的座位总数包括第n排,那么Sn+1与Sn的关系表示又是怎么样的?
  ④如果该电教室有20排座位,那么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呢?
  解:(1)yn+1=yn+2;n=1,2…
  (2)由题目可以知道,k=1,b=2,所以yn=2n+c,c为任意常数,加上题目中已知y1=30,所以得出c=28,特解为yn=2n+28,y9=46;
  (3)Sn+1=Sn+yn+1= Sn+2(n+1)+28,得出Sn+1= Sn+30,n=1,2…
  (4)由解答(3)中的Sn+1-Sn= 2n+30,也就是?Sn= 2n+30,由数列Sn的一阶差分可以知道,Sn的表达式是一个二次函数,我们将这个二次函数设为Sn=An2+Bn+C,则?Sn= A(n+1)2+B(n+1)+C- An2-Bn-C=2An+A+B=2n+30.得出A=1,B=29,再结合已知条件,y1=30=S1,30=A+B+C,得出Sn=n2+29n,n=1,2…从而得出S20=980.
  五、总结
  本文从“数列与差分”专题设置的意义和内容设置方向开始讨论,具体分析了“数列与差分”专题教学设计,并举出实际例子来分析其应用。数学内容博大精深,又是科学学科的基础,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认真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注重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不想学,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充分运用或者不能以正确的方法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等,特别是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使教师"教"的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
期刊
摘 要:所谓现象教育学是指关注普通日常生活经验,具有规范性倾向,着重具体经验的反思的一门教育学分支学科。本文就中学英语学科特点,着重探讨了现象教育学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这对于探索英语教与学的本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学英语;现象教育学;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时下,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及专家的重视。长期以来,教育受到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范式的深刻
期刊
在我国,高考对于每个高中生来说都是决定命运的一次考试,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种,在我国高考的科目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作为一个语言的工具,它的学科特点就是知识点繁杂、单词量大、语法和时态很多。而英语语法作为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高中的各类考试以及高考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分值比例。对此,本文通过介绍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提出一些可供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增强德育意识,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品德教育;渗透  众所周知,学生在校的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期刊
摘 要: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迫于中国近代化要求的趋势,在教育领域,中国开始了私塾改良。私塾改良的效果虽然微乎其微,但其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本文试从其“促进教育近代化”方面来谈其影响。  关键词:教育近代化;私塾;改良;影响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较晚,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国人才认识到,国家振兴在于人才,最终在于教育。清朝统治者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决定进行教育改革。当时的中国国情决定了对私塾只能改良
期刊
随着激光技术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将激光技术作为战略高技术发展列入国家计划。激光束质量作为评价激光性能的重要指标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激光束质量测量的一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描述了聚焦光束方法测量激光束质量的测量原理和实现方案,针对聚焦光束法的不足,给出了用图像预处理和稳健拟合曲线等方法来提高激光束质量测量精度。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1)构建测量光学系统,通过光学系统产生激光的模拟束腰,利用ISO给出的计算公式得到激光束质量,再利用透镜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注点和着力点,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努力和艰苦的探索,也总结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但对小学生而言,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仍是个“难”字。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抄袭、拼凑、胡编乱造等形式成了学生完成作文的途径,因此,学生的作文水平较低,语文成绩上不去。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一提起作文,大
期刊
摘 要:古典诗歌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其中承载着太多我们未知的秘密。对于如今从小学习白话文的学生来说,要想将古典诗歌中作者的意图弄明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理和情感是非常困难的。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从诗歌审美意境的创设、审美教学的引导、审美内容的联想和审美题材的适当改写出发来探讨改进这个教学环节的措施。希望能为后人的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审美  一、引言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诗歌的
期刊
摘 要: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引起英语教学的巨大改革,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教材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纲多本”的原则下, 2004年通过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7套,各地区在考虑自己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教材。  本文以两套教材(人教版和外研社版)的必修1为样本对比两套教材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材结
期刊
摘 要:切入点指的是教师在上一节新课时采用何种方式来对开始自己的课程,一套科学的切入方法对学生来说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投入到语文课文的学习当中,让他们取得更高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切入点;选择  如何上好一堂课是很多教师一直以来研究的问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此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开始阶段选取一个新颖的东西作为切入点,肯定能将学生吸引到你的课堂当中,这样教师自然能够上好这堂课。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