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对就业增长贡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b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增长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职业教育就业增长作用的机理及其贡献,对优化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与质量、促进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我国2002年~2006年高等教育、高等职教和中等职教毕业生数和就业率变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以及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就业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增长 贡献率
  [作者简介]许明(1968- ),女,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讲师、职业指导师,硕士,国家劳动保障部SYB创业培训项目认证教师,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038-02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劳动经济学认为,影响就业与失业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状况,包括人口的数量及劳动力参与率、人口的身体及文化素质、人口的就业心理等要素;二是劳动力需求状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就业弹性、产业结构层次及发展水平;三是劳动力配置方式,包括经济体制、就业机制、就业政策及其成本、用工制度及执行机制、工资制度等要素。教育发展对就业增长的一般作用与贡献机制主要体现在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方面是指教育能使人们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择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从而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降低就业成本,进而直接提高就业率;间接方面是指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和就业的互动机制,教育发展(人力资本投入增加)推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会带来就业岗位有效增加。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三类教育毕业生数及其就业率变化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
  笔者利用CNKI学术期刊网络、中国高等教育招生就业网络等资料,查阅2002~2006年中国教育年鉴的招生就业统计文献,对我国2002~2005年高等教育、高等职教和中等职教毕业生数及其就业率变化情况进行了汇总(见表1)。分析三类教育(普通高教、高职和中职)发展对就业增长的贡献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二)三类教育毕业生就业概率与教育收益率比较分析(见表2)
  
  三、结果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成因分析
  表1的数据表明,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但就业增长率却一直处在很低水平并呈下降趋势,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处于较高水平并呈上升趋势。这似乎与西方经济理论形成鲜明的矛盾。但是,我国统计上的就业人数也就是从业人员数,是指社会上在工作岗位并获取一定报酬的人数(不管这些人员是否达到标准满工作量),表1中的就业增长率统计是以从业人员数量为基数,而不是以满负荷劳动力使用量也即有效劳动需求量为基数。在用西方经济理论分析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效劳动需求量和就(从)业人数两者在数量上及变动方向上是一致的。而在我国,有效劳动需求量和就(从)业人数的数量关系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和在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对上述教育发展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可以这样解释:发展与社会经济相匹配协调的教育可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教育与社会经济不协调时,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降低毕业生就业率和整个社会的就业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社会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由此可见,教育问题并不是形成此矛盾的关键性主要原因,我们必须从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转型的现实角度来分析认识这一矛盾。从宏观上讲,出现高等教育发展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成因主要在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与社会经济体制两个方面。
  


  (二)三类教育毕业生就业概率与教育收益率比较分析
   表2的数据表明,2002、2003、2004、2005、2006年我国城镇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构成中,大学生失业比例分别为:4.6%、4.1%、4.7%、4.7%、4.1%;高中生失业比例分别为:29.1%、33.6%、34.8%、33.9%、34.4%,两者的差距分别为24.5%、29.5%、30.1%、29.2%、30.3%,两者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这表明虽然大学生失业率增加,但是普通高中生失业率也增加并且增加更多,两者的就业概率依然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两者就业概率差距的扩大,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结果。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大学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由于多接受3~4年的专业教育,其人力资本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高中生,因而就业时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2002~2006年高中生就业概率上升、大学生就业概率下降,这是高校扩招、中职就业率提高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表2显示:2002~2006年间虽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高中生失业率却下降了1.6%,而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毕业生失业率却分别上升了1.8%和0.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高,而且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二是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普通高中升学率有所提高,就业和失业人员中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相对减少、大学毕业生相对增多。
  (三)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率回升
  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仅从广西一个省的统计调查表明,截至2006年9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74614人,总体就业率为86.85%,比去年同期提高4.07%,就业率超过90%的高校有27所。其中,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与上年相比基本稳定,专科生就业率比上年高6个百分点。毕业研究生为2482人,就业率为95.49%,比上年提高了0.53%;本科毕业生数为27338人,就业人数为24283人,就业率为88.83%,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07%;高职高专毕业生数为56091人,就业人数为47961人,就业率为85.51%,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14%。此前专科层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老大难”。从2006年起,高职高专毕业生实行多种办法促就业,如“顶岗实习”“培养订单人才”等,就业前景有上升趋势。
  
  四、提高职业教育就业增长贡献率的主要途径
  
  职业教育对就业增长贡献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职业教育通过促进经济结构和劳动者专业技能优化,从而降低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率;二是职业教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拉动就业增长;三是职业教育通过提升受教育者的创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有效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职业教育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大小取决于职业教育自身和社会体制环境两大因素,因此,围绕这两大因素,本文提出下面几种提高职业教育就业增长贡献的主要途径:
  1.优化课程资源,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有机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推进,对高级应用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已由狭义的岗位技能拓展为综合应用能力,由单一的满足上岗要求转变为适应社会发展,由一般素质观发展到将一般素质与一定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的理解结合起来的综合应用能力观。高级应用人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院校课程资源的构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是要面向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创建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二是要广泛吸收民营企业的参与,实现多元需求融合推进下的课程资源开放性构建;三是要面向民营经济,实现以实践为先导的教学组织形态基础上的开放性构建;四是要围绕民营经济信息化的新发展,实现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基础上的开放性构建。
  2.强化创业教育,有效增加社会就业岗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结合最紧密的职业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既要承担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开发任务,又要普及国民素质教育。面临招生和就业两个联动的市场,必须把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劳动力的安置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正是现代职教的新的重任,也是职教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鼓励和引导职业院校毕业生创办中小企业,让他们在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推动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各地的实际、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树立立足本职,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创新成才的思想。
  3.深化就业和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形成有效的就业准入控制机制,促进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逐步实施农村劳动预备制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流动就业的职业培训;逐步将培训与就业安排、优惠政策措施以及失业保障制度结合起来,促使下岗和失业人员积极参加培训。特别要深化就业和工资制度改革,建立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市场工资的扭曲,让工资能够充分与创造效益和市场供给挂钩,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激烈的就业竞争,引导并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政府要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但决不应再实行计划配置,而应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素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形成就业竞争的局面。
  4.拓宽就业渠道,立足基层、非公单位和中小企业,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外开放合作等都将加快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对于中心城市之外的更多地区而言,大学生却是不多的。这些地区才是大学生最有潜力的就业方向。自2002年以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强劲需求,也与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分不开。各地在工作中,一是努力转变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二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三是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建立本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网络,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的信息服务、组织服务和跟踪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志明.构建以职业教育培训促进充分就业的机制[J].宏观经济研究,2003(3).
  [2]中国教育年鉴社编辑部.2002~2006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社编辑部.2002~2006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
  [4]教育部2001~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2006.
  [5]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九大原因扩招影响仍存在[EB/OL].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2006-12-30.
其他文献
【正】 上海县纪王公社在上海县西北角,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13,222人,有7个大队合作医疗站和1个公社卫生院。公社卫生院有58名医务人员,21张病床,担负了10个市属和县属单位
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有许多以往的建筑都在不断地更新,同时在现代的建筑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
从美术欣赏教学的发展方向看,应该是我们现阶段高等院校艺术欣赏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当今各种美术作品中,提取能系统地给不同专业学生提供可欣赏的著名作品,以及用
本想在外语专业上发展的她,却在全国职业教育逐渐步入低谷的时候被推上了职业高中校长的岗位;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再到全国重点中职学校的校长,不断否定自己、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是她永恒的动力;  十年磨一剑,她以超前的理念和极富创新的精神,克服职业教育转入低谷的困难,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带领一所普通职高走出了一条开放式办学的新路,
【正】 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财会队伍,这是新形势下医院管理的需要。几年来,我在院党支部的领导支持下,分工培养带教财会人员三十余人,不仅满足了本院工作的需要,还为兄弟单位
[摘要]农业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文章考察分析了国内部分农业职业院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所进行的办学理念、服务体制、服务机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农业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政策因素,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服务农村发展的水平和综合效能,构建内外利益主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参与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 新农村建设 服务  [作者简介]李凌(1968- ),山东泰安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局博士后办公室动员组织了20多位博士后,对北京、山东、重庆、广东、河南、安徽、山西、大连等省市的35所职业院校进行了职业教育国情调研,发放了数万份
桥梁隔震装置是经济实用的抗震设备。本文分析了桥墩受地震作用破坏机理和桥梁隔震装置隔震原理。从桥墩破坏实际形式中,总结出顶底端受地震响应相对位移过大是桥墩受破坏的
近年来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深入,使东丽区径流系数增大,径流量提高,现有水利设施排水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排水要求,因此对东丽区南孙庄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合理
每年拆迁、旧房改造等产生的废旧混凝土也铺天盖地而来,如何处理这些废旧混凝土,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是社会各界都面临的课题……废旧的混凝土能被用到江边海滩的地基吗……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