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微环境介导的白血病耐药机制及靶向治疗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对白血病的化学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使患者的无病生存(DFS)率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骨髓中微小残留病(MRD)的存在,多数白血病患者面临复发风险.骨髓微环境,可“庇护”白血病细胞免于传统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使其获得耐药表型并进一步形成MRD.目前多项研究证实,以骨髓微环境与白血病细胞相互作用轴为目标的靶向治疗,可打破骨髓微环境对于白血病细胞的“庇护”作用,而使其对传统化疗药物重新敏感.笔者拟就骨髓微环境介导的白血病耐药机制及以此为目标的靶向治疗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病人有权复印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它们在医疗事故和纠纷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护理记录单书写从形式到内容均面临许多问题,如医护记录时间不统一,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字迹不清楚、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等.其原因有医护之间缺乏沟通;病情观察不严密;记录简单不准确;法制观念淡薄等。
目的 提供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应用于门静脉癌栓病例中的经验,初步探讨其在门静脉癌栓病例治疗中的价值和进一步发展方向.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肝
2013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发布了多发性骨髓瘤(MM)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如用于MM的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流式细胞术(FCM)、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血清重轻链(HLC)检测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体层成像技术(PET/CT)等新型检测技术.根据MM瘤细胞的遗传学异常进行危险度分层,可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最佳缓解疗效.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卡非佐米等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护理科学的发展,分诊护士的职能和角色也在不断转变,护士既是健康的促进和管理者,也是医、护、患关系的合作与协调者[1].同时,面对社会、病人、医院的压力与挑战,还必须自觉地调整好自身的职能定位和心理状态,适应社会、医学、医院的进步与发展.
目的 探讨采供血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TP)检测的最佳方案,减少因输血引起的TP传染.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东营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50 00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以及TP-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剂盒检测献血者TP.对TRUST检测结果呈阳性,而TP-ELISA结果呈阴性的献血者,于献血后3个
目的 通过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和传统二阶段手术(TSH)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综合评价这两种手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执行新的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后,通过对2003~2004年本院护理记录的审阅,发现主要存在书写不规范的7个方面的问题及5个方面的原因,建议加强学习培训和质控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水平。
目的 探讨急性胆管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手术方式的特点,评估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