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注意事项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fc561v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3项,其中致病菌一般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主要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链球菌4种。此外,鉴于很多霉菌能够产生毒素,引起消费者食物中毒及其他疾病,故特定产品也应对产毒霉菌进行检验。
  大肠菌群检测注意事项
  方法选择
  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是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是否有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大肠菌群的其他菌株较多。
  大肠菌群检测的关键在于方法的选用,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有两种表示方法,其一是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最大可能数(M P N)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其二以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虽然被后更新的方法代替,但卫生部关于规范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工作公告(2009年 第16号)明确指出,为规范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工作公告如下:现行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指标以“MPN/100克或MPN/100毫升”为单位的,适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3-2003)进行检测;以“MPN/克或MPN/毫升”、“CFU/克或CFU/毫升”为单位的,适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T 4789.3-2008)进行检测。后GB/T 4789.3-2008被GB 4789.3-2016替代,故检测样品前需根据产品标准认真选择方法。例如,GB/T 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一GB/T 4789.3-2003。又如GB/T 2718-2014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二GB 4789.3-2016。
  MPN检索表使用
  G B / T 4 7 8 9 . 3 - 2 0 0 3检索表中阳性管数是以1 m L(g)×3、0 . 1 m L(g)×3和0 . 0 1 m L(g)×3的梯度进行表示,G B 4 7 8 9 . 3 - 2 0 1 6阳性管数是以0 . 1 0、0 . 0 1和0 . 0 0 1的梯度表示,均按照稀释倍数推算结果,结果相同。推算方法以G B 4 7 8 9 . 3 - 2 0 1 6为例,改用1 g(m L)、0 . 1 g(m L)和0 . 0 1 g(m L)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 0倍;如改用0 . 0 1 g(m L)、0 . 0 0 1 g(m L)和0 . 0 0 0 1 g(m L)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高1 0倍,其余类推即可。
  菌落总数检测注意事项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克(或毫升)检样中形成的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的相同微生物集合而成。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经常有检测人员询问,10-1和10-2梯度计数平均值分别为51和58,且n=5数据中无异常值,为什么菌落总数测定是两个数量级的稀释平板计数菌落数一致?正常来说10-1和10-2两个稀释度的菌落计数应该相差10倍,因此会怀疑实验步骤及培养基试剂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样品微生物含量过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只能满足50个左右菌落生长,且仔细观察菌群比正常菌群略大,并非单个菌群,解决办法是进行10-3和10-4稀释,进行计数检测,一般实验室为避免此问题发生会用4个稀释度同时检测。
  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有着本质区别,菌落总数包括致病菌和有益菌,菌落总数超标也意味着致病菌超标的机会增大,但不能直接说明致病菌超标,要进一步进行致病菌检测。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说明其产品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消费者食用微生物超标严重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可能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人體健康安全。
其他文献
4月9~10日,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太平洋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CBIFS 2018)在青岛召开。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食品企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等1200多人参加,参展企業达110余家;会议内容围绕食品安全、食源性微生物、农兽药残留、食品理化分析、真菌毒素等社会热点议题展开,其中技术讲座100余个,各项专题论坛
期刊
本刊讯(记者 王翠竹)5月16~18日,第五届亚洲生鲜配送展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为期3天的展会共汇聚了250余家国內外知名参展企业,在20000㎡面积上展示了包括冷链物流、智能仓储,到生鲜加工、保鲜、包装、配送在内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展会再度携手2018亚洲物流双年展同期举办,展出内容贯穿海、陆、空物流全产业链,吸引了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26300余名专业观众。  作为展会主办方,慕
期刊
1988年,乌拉圭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18年,值此中-乌建交30周年之际,由乌拉圭二十一世纪投资和出口促进局联合乌拉圭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的首届“乌拉圭周”活动于8月20日在北京开幕。乌拉圭外交部部长鲁道夫·尼恩·诺沃亚先生、乌拉圭二十一世纪投资和进口促进局执行董事安东尼奥·卡兰布拉先生及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先生率领的使团全程见证并推动了活动的开展。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
期刊
本刊讯(记者 王翠竹)日前,甘肃省平凉市“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推进会在崇信县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了全省“双安双创”工作视频推进会、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武威)推进会、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甘南)推进会暨食品药品企业家座谈会议精神,分析了全市农产品食品安全工作形势,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创新实干,全力
期刊
本刊讯(记者 王翠竹)8月1日,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联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在京组织召开“2018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赵箭、潍坊市商务局副局长王好田出席发布会,并发布有关内容。  “2 01 8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是在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的新时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期刊
实验室简介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南方测试中心暨浙江九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安检测”)创建于2014年9月28日,是一家依据ISO/IEC 17025运行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九安检测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正泰集团投资成立,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公和实验室使用面积逾5000㎡;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经验丰富的高新技术科研人才队伍,曾承担多项国家级检测应用和标准方
期刊
本刊讯(记者 蔚宏奎)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疫苗等药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孟州市疫苗等药品质量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孟州市食药监管局迅速召开了孟州市疫苗和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动员大会,并对全市疫苗等药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一是提高重视程度,安排部署排查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检查方案。二是自查自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期刊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妊娠第一孕期和第二孕期血浆中长链Omega-3脂肪酸含量低的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性可能更高。发表在《EBioMedicine》上的数据表明,低血液浓度的某些长链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可能是引发孕妇早产的“强风险因素”。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与发育期间和后期生活中的一系列健康問题息息相关,包括认知缺陷、心脏缺陷和代谢问题。由哈
期刊
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是一种常用于食品工业以发酵酸奶和奶酪的菌种。Kyowa Hakko Kirin在2011年发现了一种具有独特属性的乳酸乳球菌JCM 5805,其与日本医学院和测试材料供应商联系的日本研究人员使用高温对其灭活,并由其制造商将此品牌命名为LCPlasma。  激活关键的免疫系统组件  有研究人员发现,经过热灭活的细菌菌株能够有效抑制大学运动员呼吸道感染
期刊
从“塑料紫菜”、“海绵八宝粥”到“柑橘打甜蜜素”、“无籽葡萄喷洒避孕药”,近年来各类食品谣言层出不穷,互联网已成为当下食品谣言传播的重灾区。围绕食品安全的各类谣言频现,引发了公众“舌尖上的焦虑”,不仅影响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还对消费者造成误导。食品安全谣言在严重损害涉事企业声誉的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秩序,其带来的危害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谣言的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