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3203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情况,分析性别、年龄、息肉位置、息肉病理类型、术中出血、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对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有78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占比2.44%,其中内镜治疗术后24 h~4 d内发生的有55例患者,最迟的发生在术后14 d.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患者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60岁46例,≥60岁32例;息肉位置为直肠24例,左半结肠22例,右半结肠3
【机 构】
:
250300 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3203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情况,分析性别、年龄、息肉位置、息肉病理类型、术中出血、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对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影响.结果 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有78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占比2.44%,其中内镜治疗术后24 h~4 d内发生的有55例患者,最迟的发生在术后14 d.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患者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60岁46例,≥60岁32例;息肉位置为直肠24例,左半结肠22例,右半结肠32例;增生性息肉9例,炎性息肉13例,腺瘤性息肉56例;术中出血23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5例.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患者中男2037例,女1088例;年龄<60岁1799例,≥60岁1326例;息肉位置为直肠627例,左半结肠1447例,右半结肠1051例;增生性息肉325例,炎性息肉596例,腺瘤性息肉2204例;术中出血164例;冠心病110例;高血压245例;糖尿病199例.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患者与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患者息肉位置、术中是否出血、有无高血压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息肉位置、术中是否出血、有无高血压是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需要格外提高注意,对患者进行监督与照顾,杜绝迟发性出血情况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检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甲亢患者,依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对照组(未合并)与合并组(合并),各30例.两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4(FT4)及游离T3(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血糖指标[C肽(CP)、葡萄糖(GLU)、胰岛素(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进行比较.结果 合并组T3(7.68±0.75)nmol/L、T4(252.96±25.3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用于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 94例慢性肾衰竭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血管通路再循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尿素氮再循环率、血肌酐再循环率分别为(8.29±1.77)%、(8.27±2.37)%,均低于对照组的(11.68±2.03)%、(12.58±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9.15%,差异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因严重缺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导致大量富血小板血栓堵塞血管,最终引发终末器官衰竭.血浆置换作为TTP治疗的基石,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对TTP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探索,逐渐涌现了其它类型的替代疗法、新型免疫抑制剂、靶向拮抗剂、基因治疗等新兴手段,有望进一步降低该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本文就TTP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