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湿热场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来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yr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T700/TR1219B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不同湿/热/力耦合条件下进行层间剪切实验,对比分析性能衰减规律,通过峰值力纳米力学模量成像技术定量表征界面尺寸变化,并结合微观断口形貌分析探究湿热损伤机制。结果表明,T700/TR1219B的层间剪切性能受湿、热场影响显著,当吸湿率为2%时,层间剪切强度从原样的72.64 MPa下降到46.92 MPa;随温度的升高,层间剪切性能呈线性递减趋势,降幅约为0.35 MPa/℃;高温高湿环境下层间剪切强度最大降幅达到93%,且温度场造成的损伤效应高于湿度
其他文献
云南镇雄羊场磷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磷矿床,隐伏于羊场背斜核部。本文对羊场磷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背景、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矿体特征及空间分布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床形成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矿体赋存于梅树村组碳酸盐岩含磷岩系中;沉积环境为浅海碳酸盐台地干热潮坪环境(潮间-潮下带),沉积相为潮间-潮下间歇高能富白云岩、磷块岩相,由北西往南东海水逐渐变深,矿化变弱,矿体总体从聚磷盆地中心向周边有变薄趋势;矿床类型为海相沉积型层状磷块岩矿床。矿床形成过程为上升的海流把富磷的海水带到浅海地带时,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降
以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分散聚合制备了PDMA-b-PS-b-PDMA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胶束。考察了固含量和疏、亲溶剂链段比对胶束尺寸、形貌的影响。固含量为25%和30%时,胶束形貌转化过程是从球状、蠕虫状向囊泡状胶束发展,最终得到大小2种尺寸的嵌段共聚物形貌囊泡。固含量为30%,疏、亲溶剂链段比为300∶32和400∶32时,分别获得平均粒径约为900/310 nm和400/210 nm的大小囊泡;固含量为25%,
文中合成了反应型有机磷酸酯功能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甲基丙烯酸酯(DOPOAA),并通过水相沉淀聚合制备了原位共聚改性的阻燃聚丙烯腈,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阻燃聚丙烯腈链段组成,并通过与二乙基膦酸甲基丙烯酸酯(DEAMP)进行对比,详细研究了改性聚丙烯腈的热稳定性和燃烧行为。结果表明,芳环结构有机磷酸酯DOPOAA与单体丙烯腈的竞聚率较为接近;原位共聚改性的聚丙烯腈热稳定性与阻燃性能显著提升;较脂肪结构磷酸酯阻燃剂DEAMP,DOPOAA在气相中也起到了关键的阻燃作用,且在较低
以合成的高邻位热塑性酚醛为模板,通过与甲醛的加成反应制备了高邻位热固性酚醛树脂,经溶液静电纺丝、盐酸溶液固化获得了纳米酚醛纤维,最终利用KOH活化获得了高邻位热固性酚醛基纳米活性炭纤维。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制备物的结构、性能变化,并观察了纳米纤维的表面形貌;通过比表面积和亚甲基蓝(MB)/碘吸附分析了纳米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吸附性能,获得了比表面2606 m2/g、MB吸附量1643.0 mg/g、碘吸附量2731.1 mg/g的高邻位热固性酚醛基纳米活
人造石材在抛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料,废料直接填埋占用土地资源,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以人造石材抛磨废料为瓷化填料,制备可陶瓷化的人造石材抛磨废料/三元乙丙橡胶复合物,可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研究聚磷酸铵(APP)用量对复合物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烧蚀所得陶瓷体的瓷化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APP能提高陶瓷体的瓷化强度,当APP用量为80 phr时,冲击强度最高为0.44 kJ/m2,三点弯曲强度最高可达11 MPa。随APP用量增大,陶瓷体外观逐渐完整,表面凹坑减少,陶
以Q235钢为基体材料,采用室温空压喷涂的方法制备了纯聚酰胺酰亚胺(PAI)涂层及SiC和聚四氟乙烯(PTFE)填充的PAI复合涂层。采用MMW-1型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当SiC和PTFE的填充量分别为10%和0.8%时,PAI复合涂层摩擦学性能达到最优。对于纯PAI和PAI+10%SiC复合涂层,在40 N的载荷下,滑动速率的增加会导致摩擦系数的降低,但会降低其耐磨性。然而,在120 N的高载荷下,其在低中滑动速率下表现出最高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对于SiC+10%SiC+0.8%
摘 要:本實验对丽江紫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进行研究,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中分离得到一种新型C-19二萜生物碱,利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得到单晶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通过CCDC数据库查询为一新型晶体结构,CCDC: 2007957。  关键词:丽江紫乌头;新型C-19二萜生物碱;晶体结构  中图分类号:R284;Q949.746.5   文献标志码:A   丽江紫乌头Aconitum e
采用普通共混方法及原位微纤技术制备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乳酸(PLA)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性能测试和动态流变性能测试对材料形貌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于POE/PLA普通共混物,PLA以球形颗粒分布在POE基体中,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的屈服行为,PLA质量分数为20%时,材料拉伸强度为6.6 MPa;PLA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对于POE/PLA微纤共混物,PLA在POE中形成了PLA微纤,当微纤的质量分数为10%时,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呈现双屈
摘 要:為了奠定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应用的理论基础。首先,比较新四翼超混沌系统与一些经典混沌或超混沌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结果新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值最大,说明新四翼超混沌系统具有更强的混沌特性;其次,对新四翼超混沌变量y和u进行线性反馈控制,应用Lyapunov函数方法,发现系统的所有状态变量能够指数稳定到原点,并系统具有很大的控制域;最后,数值仿真表明在控制域内任取一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活性阴离子聚合得到窄分布的聚丁二烯,然后通过环氧化和羟基化反应得到多羟基聚丁二烯。并以多羟基聚丁二烯作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梳状聚己内酯(gPCL),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结构信息,证明得到了分子量分布窄(PDI<1.18)的具有接枝结构的梳状聚己内酯。通过合成的梳状聚己内酯与六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进行交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基于梳状结构的复杂交联聚己内酯(C-gPCL)。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热分析仪、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