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能信任你们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易双方的信息总是不对称的,购买欧典地板的消费者当中,真正懂行的也没几个,你想成交的话就必然要向对方付出你的信赖利益。其实你不得不付出,因为你不可能自己生产出来自己需要的全部消费品。
  好在我们有社会公共产品:国家会制定产品法规,政府会进行市场监管,各种协会会自律监督,传媒也在敏锐地等待着爆料。在每一个专业产品的领域,市场上都是有守夜人的。市场应该由这些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去代替和帮助消费者甄别和规范市场信息和市场行为。
  所以,我们对公共产品的信任要大于对任何一个厂家和商家的信任。于是,在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时候,能够获得公共产品信用延伸的产品无疑具备强大的优势地位,公共产品在这里扮演了一个类似于乘数效应的放大器的作用:公共产品和消费者利益正相关,消费者就能在市场博弈中获得更真实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和商家利益正相关,消费者就只有受伤的份儿了。
  2006年3月15日晚上8点之前,欧典地板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案例。其成功主要在于三点:一是经营策划人彻悟了羊名牌运作力量,准确把握了市场需求,部分消费者不仅有地板实用功能的需求,还有通过地板展示自身财富、标志自己崇尚欧洲生活的需求,“欧典”两个字用电影大师的手法隐喻表现了欧洲经典的涵义,迎合了这种需求;二是“欧典”人明白,可以做中流的产品,但一定要做一流的营销,保持正常水平的产品质量,但一定要有超一流的炒作和信息编造能力,在一个信用不足和消费心理不成熟的时代,玩虚的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三是欧典明白公信的力量,他们刚开始并没有极力营销,而是苦炼内功,先去占领公共产品信用,延伸这个最高端的阵地,然后居高临下扩散开来。
  除了让政府指定公众必须购买欧典之外——这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是不可能的——我想象不出比欧典更高明的营销战略了。
  遗憾的是,这一战略的成功,却并非市场的光荣,而是公信力量的耻辱。6年“3·15”的认可标志和15分钟“3·15晚会”的报道,仿佛在阐释着《左传》里的一句戒告:君生于此,必亡于此。
  交换的总和就是市场,没有信用、没有信赖利益的付出不会有交换,所以市场经济必然是信用经济,这是法学和经济学的共识。信用风险是远远恐怖于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所以,保险公司从来不保信用风险。
  信用能够带来利益,在这个意义上,信用是市场中的一种重要资源。
  与品牌较量,是有序竞争和无序竞争的较量;诚信和非诚信的较量,也是检验公共机构公信力的较量。
  现在的维权或者说市场秩序的规范越来越难,原因在于现在的维权已经不是市场初期的简单的产品质量问题,而是信息失真和信用缺失的问题。之前的侵害主要是厂商个别的责任问题,只要公权力在,就不难解决;而今的侵害往往与各种公共产品、公共机构或者公共机构中的某些人、某些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就极难处理了,公共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成为了全部社会问题的核心。
  1986年的《民法通则》把诚实信用写进总则,20年后我们再来看这个民法“帝王条款”,可以感到我们前所未有的渴望和需要。
  面对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我们还是不得不呼唤有效公共产品的更多供给。呼唤法律、呼唤政府,呼唤行业协会,公信有被侮辱的时候,但是必须坚强地面对明天,你们要勇敢地站出来,运用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承担起社会的信用责任,为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
  但愿“欧典事件”之后,市场正式进入以品牌社会公信为标志的品牌信誉时代。
  我们只能信任你们。
其他文献
你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企业吧."柳传志盯着我说,"你一定会感兴趣的."那一瞬间,我觉得这个人过于自信,却很真诚.分手的时候我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又补充道:"我很抱歉,我不能给你任
近两年来,银行系统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提高四大国有银行的竞争力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2006年1月底,在业界流传半年之久的传闻再度被媒体热爆:大陆最大的IT产品分销商神州数码将剥离通用信息产品事业本部,分销市场排名二、三的联强和英迈正在同神州数码就并购其通用信息产品事业本部进行谈判。  其实神州数码剥离其分销业务,业界应该不会感到太意外。从2004年4月1日起,神州数码重新划分了其三项主营业务:分销业务、系统业务和服务业务,当年分销业务的毛利率5.57%,远低于系统业务的9.54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止到2005年6月末,在华外资银行共有225家营业性机构,240家代表处,到目前为止,本外币总资产额为796亿美元。
2004年,对于"出海"的中国企业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的企业无论是从传统制造业领域、还是PC等新型领域都在进行规模巨大的海外并购,这些海外并购第一次在全球范围
近年来,国内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房地产业传统的间接融资模式受到挑战,资金短缺让诸多开发商“不寒而栗”。  目前,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改善房地产融资环境、推动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有效途径。    房地产投资基金的信托本质    房地产投资基金是指以房地产投资为目的,以发售基金份额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或者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形成独立的基金财产,基金财产交由基金管理人按照资产组合方式管理
2005年是信托公司正式对外公开披露年报的第一年,它是我国首批被要求披露年报信息的金融企业,这对信托公司在市场上树立信誉、规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银监会2005年1月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GDP增长了9.29倍,达到136515亿元人民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期的初步发展期、90年代后至21世纪初的加快发展期。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达370亿美元。2004年中国加速了企业国际化步骤,企业国际化的方式除了到海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外,国际化加速还表现在中国企业对大型跨国并购速度加快,采矿业、石油开
2002年8月,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成立中信控股公司为标志,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终于浮出水面.在实践中,金融控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以各种形式和方式在中国迅速集结和诞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