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抗凝治疗期间的防损伤护理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脑栓塞病人抗凝治疗期间的防损伤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下半年收治的125例患者设置为为观察组实施防损伤护理,将上半年收治的123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凝治疗护理,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抗凝治疗意外事件发生与意外损伤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意外事件发生率(7.20%)与意外损伤发生率(5.6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45%,15.4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损伤护理不仅能够帮助降低脑栓塞抗凝治疗患者治疗期间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且能够降低护理过程中意外损伤事件发生率。
其他文献
患者,男,78岁。因低热、消瘦伴双下肢水肿半个月,以“左侧输尿管结石,左肾盂积液,肾功能不全”于2005年4月7日收入我院外科。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低热、咳嗽、气紧,X线胸片示双上肺广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临床变化规律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1643例按住院时间分前、后10年两组分析.结果后10年较前10年病人住院率减少45%,手术率增加10.62%,急
患者,女,48岁.咳痰半月,因患支气管炎予静滴青霉素5天,症状无改善,改用头孢噻肟钠3.0g(四川长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川卫药准字1985,第003585号,药品GMP认证,证书编号B0187)加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糖化血清蛋白(GSP)和空腹及餐后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SP和FF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87例、对照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6年随机收治的83例SAH患者入院后的心电图及心电监护资料。结果本组SAH患者81.9%出现心电图改变,且与意识障碍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的预后.方法THR术后因为外伤并发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