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乌尔都语德里诗派

来源 :南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乌尔都语文学是印度近代以来一支非常重要的文学。诗歌一直在乌尔都语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17世纪后,德里成为乌尔都语文学的中心,形成独具特色的德里诗派。本文依诗体评介了该诗派的重要诗人及其代表作,以图勾勒出该诗派的整体风貌。本文作者自译并引用了该诗派大量诗歌。如果作为历史文献来读,它们的意义就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独立后,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印度实行了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管理模式,但是却偏重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结果经济增长缓慢。为此,印度进行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虽然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混合经济管理模式,但却加速了印度经济的增长。    一、印度混合经济管理模式的形成及特征    按照财产所有制形式,国民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为公有制、私有制和公私混合所有制,并由此形成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
期刊
印度著名经济学家、尼赫鲁大学前校长、辛格总理经济顾问契特(G.K. Chadha)教授,应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之邀,于2005年10月13日至19日以学者身份访问深圳大学。14日晚,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郁龙余教授(以下简称郁)和契特教授(以下简称契)就中印文化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郁:契特教授,您是印度著名经济学家,这次到中国来,做了两场重要的演,一场讲印度经济,一场讲中国经济。这两场演
期刊
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持续增长,来华留学生管理已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文章选取来华留学生中规模较大群体-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访谈的方式,详细讨论了现阶段中国在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上研究内容得出主要结论有:
  1.招生的政策不够规范、招收的标准不严格、招生中介结构管理不规范是来华留学生招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留学生资助政策缺乏可持续性以及学校对留学生资助的日常管理规范性较弱则是来华留学生资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来华留学生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是国
【内容提要】传记文学是现当代文学中最受关注的文类之一,传记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文学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从东方作家传记文学研究的目标出发,选择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进行初步的梳理和评介,探讨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译著、编著和专著等类作品中作者(译者)和传主之间的整体性关系。  1913年,泰戈尔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这使他在一夜之间声名远播,东西方大批以他为传主的传记文学作品也由此应运而
期刊
目的:探讨白香丹胶囊(BXD)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的中枢作用机理。 方法:阴道涂片镜检法和旷场实验筛选合适大鼠,以电刺激法复制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同时采用宏观行为学观察和旷场实验来评价模型;结合血清药理学和细胞培养技术,MTT法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测定大鼠含药血清对离体皮层神经元细胞相对活力和GABAAR介导氯离子通道的影响。 结果:旷场实验中,与正常组相比,肝逆组大鼠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旷场总分均明显增加(P<0
2002年,南亚依然是个多事的地区。从总的情况看,局势动荡,战乱频仍,恐怖事件不断,但也出现一些实现和平的初始势头。
期刊
在印度现代小说史中,介南德尔·古马尔(Jainendra Kumar 1905-1988)无疑是一位重要的作家。评论界将他称为“印地语现代文学史上的泰戈尔和萨拉特”①,“印度的契诃夫”②,“印度印地语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⑧,认为他是“印度现代第一流的小说家之一”④等。介南德尔以多重身份享誉印度。作为一位思想家,他接受印度传统吠檀多哲学、耆那教哲学、佛教哲学、甘地主义和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并
期刊
全世界的许多人都认为印度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即使是到过印度多次的人也觉得她神秘莫测。其主要原因大抵来自印度的宗教。印度以宗教繁多著称于世,众多的宗教共同铸成了印度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宗教自身的神秘性使得多样的印度文化放射出奇异的光芒,而在诸多的宗教中又有许多神秘主义派别,使得本已奇异的印度文化平添了一道道令人迷幻的色彩。印度的苏非派就是这样一个神秘主义教派。它是伊斯兰教的一支,已经在印度流传了上千年。
期刊
(内容提要) 本文介绍了印度14世纪伊斯兰教苏非派诗人毛拉·达乌德的长篇叙事诗《月女传奇》的内容和形式,着重分析了该诗的故事来源、流传、变异等情况,指出其社会文化背景和宗教寓意,并进而总结了印地语苏非传奇诗的创作特点。
期刊
(内容提要) 本文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蔡武博士在2004年6月28日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作为中方代表所作的主题发言。文章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在亚洲绝非偶然。这是亚洲多样特点的产物,同时还反映出二战后对国际新秩序的呼吁和追求。这一原则跨越了意识形态的鸿沟,在更广泛的国际空间得到认同,其生命力历久弥坚。这一原则当前已经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并将是建立国际新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