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和甲基丙烯酸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并在改变吸附条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基础上,对湘江样水中Cr(VI)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谱显示印迹聚合物的结晶能力减弱,但非结晶区面积增加,吸附点位数提高,对Cr(VI)的吸附容量增大;印迹聚合物对Cr(VI)的吸附能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8 h后达到饱和,最佳吸附时间是吸附后4~8 h,对Cr(VI)的提取率最大值为33.7%。提取液最佳pH 值是4.5~7.5;提取率随着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大而增大,吸附效果最好的是90%脱乙酰度壳聚糖。吸附量随着壳聚糖的浓度增加而增加,饱和后对 Cr(VI)的提取率变化相对平稳,实验测得最高去除率为98.3%。Cr(VI)印迹壳聚糖吸附的准一级动力学和二级动力学模型线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9013和0.9875,吸附速率分别为0.0091 min?1和7.129 g/(mg·min)。Cr(VI)印迹壳聚糖的吸附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与Langmuir 吸附等温线的拟合性比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的更好,计算得到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5.784 mg/g,对河水中Cr(VI)的吸附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