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学语文习作困难生擎起一片艳阳天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实践,我发现:许多高年级学生写不好作文,他们并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能力。习作中“有米不会炊”的学生占了很高比例,成了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让这些习作困难生学会表达,爱上习作,自然是需要我们教师的特别关注与辅导。
  那么,怎样帮助这类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呢?
  一、授之以法,体验观察之乐
  观察不细致,体验不深刻,思考不充分,文章就写不具体。只有扎实的观察基本功,才是解决“写不具体”问题的关键。根据习作困难学生观察生活、感受事物是粗线条的特点,采取以下策略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策略一:明确观察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嘴上都会说观察很重要,但实际上不见得真正领会其重要性。我就让他们练习写一个片段,从细心观察前后写的片段对比中,明确观察的重要性。
  策略二:观察要细致。作文如果要生动,观察就绝不能走马观花,一定要细致观察。我先告诉学生:写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实际上都要记事。记事的核心是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这是动态的,要注意事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并要仔细观察全过程。接着,我播放了一个“奶奶喂中风爷爷吃面条”的录像,让他们写下来。学生写完后,再引导重新看录像、对照,找出观察不细致之处,再进行补充完善。从而让他们明确了一些细致观察的要领、方法。
  策略三:观察中会联想。对于写景的文章,许多学生叫苦不迭:我仔细观察了,可就是写不出优美的文章来。其实,要把景物写得生动优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观察中要学会联想和想象。有道是:三分看景,七分想象。在观察事物时,要由眼前的景物,联系过去的观察印象,想象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丰富观察的感受。
  二、沐浴书香,享受阅读之乐
  学生习作写不具体的另一个原因是缺少语言积累。语言贫乏,不足以承载思维,即使有了生活体验也难以顺畅地转化为有条理的文字,理应享受的成就感也只能变成不会写、不能写、不善写了。只要我们把阅读与积累作为一种任务,日长天久,学生的语言储备就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为改变本习作困难学生“读”得少,不重视“积累”,肚中无“货”这一现状,我是这样做的:
  1、运用名人名言引导明白“读”的重要意义。人往往知道了自己要做的事的重要性,才会更有热情更有兴趣去做。我是用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引导该生明白“读”的重要意义,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作文的父亲。”……多读多见,熟能生巧,久而久之,也就融会贯通,可以拿来为己所用了。
  2、帮助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书。我为他们选择的第一本书是杨红缨写的《淘气包马小跳》。这是一套非常吸引人的书,事实也是如此,该他们对此书非常着迷。渐渐地,他们喜欢上了阅读,也慢慢地扩大了阅读的范围。
  3、带着“写”的需要去阅读。在引导学生阅读积累的过程中,我则反其道而行之,即在每次作文前一周,向学生布置要写的习作,让他们明白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让他们带着“写”的需要去阅读与本次习作有关的写作知识和优秀习作,将其中的优美词句、片断、警句等摘录下来,习作时视具体情况加以运用,自然写出来的习作与以前就大不相同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这样,品尝到了阅读积累的甜头,也就大大地激发了阅读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会表达,品尝成功之乐
  作文是学生认识能力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没有扎实的遣词造句能力的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上就会不如人意,写出来的文章只会干巴巴的几条筋,就像光秃秃的树干,没有繁茂的枝叶,读之味同嚼蜡。因此,我们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就要十分注意指导遣词造句的训练,使他们习作时有“法”可依,能写出比较具体的文章来。
  如果在描写时,能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文章就会大放异彩。为了进行修辞运用训练,我分两步走:
  第一步:找一些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的典型片段,品读感悟。并配合进行专项积累。如:朵朵烟花,赤如红梅,粉如桃花,黄如秋菊,白如玉兰,绿如翡翠……它们忽而像盏盏明灯,红光闪闪,忽而像闪烁的繁星,银光熠熠……(比喻手法的运用,写出了烟花的无比美丽。)
  第二步:指导练习运用。我剪辑了一幅春天草地上盛开着野花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要求学生先细致观察,再口述。学生在讲述花的颜色时说:有白的,有黄的,有粉的,有红的……美极了。我提示:“你能用上比喻的方法将五颜六色的野花描绘得更美吗?”经过思考,该生这样写:春天,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白的如雪,黄的像金,粉的似霞,红的如火……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床花地毯,美极了。通过这样修改,比喻的运用使各种颜色的野花跃然纸上,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使文章内容写得更具体。
  3、巧添修饰成分训练。巧添修饰成分就是把一句或一段描写不具体的话,巧妙地添加上一些修饰成分,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生动。这一点相对比较容易,我就举例子引导掌握方法,然后提醒他们在习作时加以运用。
  4、品味欣赏训练。品味欣赏训练就是从欣赏的角度去感悟语言文字的价值及精妙的语言艺术魅力。我要求学生经常摘抄优秀作文段落,并与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体会他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让他们汲取语言营养,丰富语言储备,找出不足,并努力改进。在品味欣赏的过程中,使其逐渐领悟到语言文字的表达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自觉锤炼语言的意识,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以使那光秃秃的的“树干”能抽枝长叶。
  对于习作困难生,我们必须实行差异教学策略,全方位地了解他们,准确地找到金钥匙,做到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只要我们根据学生习作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而又科学地训练,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每一个训练点,同时辅以积极的评价方式——赏识加高分,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亲近习作,喜欢习作。让我们真心诚意地为习作困难生擎起一片艳阳天吧!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
期刊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如何利用语文作业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让作业成为小语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愿望与追求。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作业设计的一些尝试:  一、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
期刊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评价是信息技术教育评价关注的焦点,要体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一、评价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在多元智力理论看来,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每一个学生都可
期刊
一、转变观念,冲破现有课堂格局,注重学生的学  进过中学汉语文课的人都知道,中学汉语文课堂特别是高年级课堂“活”不起来,原因何在?很多人也作了这方面的探索,但效果不大,且大多数人归结为孩子们已长大了,懂事了,怕发言出丑丢面子。但我认为,这一原因主要在于我们还没能冲破旧的教育观念和现有的课堂格局。传统的观念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自上课铃一响,教师一进教室,同学们忙着起立, 向 老师问好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深切地体会到:语文老师充当班主任所占有的优势。在致力于语文教学的同时,也常常在执行一个班主任的职责。这取决于语文课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下是我这个兼职工作中的感悟和给初三(6)班所带来的亮点。  语文课程本身所固有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辅助功能。语文是最具社会性和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语文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艺术美感的熏陶,乃至人格个性的塑造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活动课程”  “活”而“动”的教材建树三年制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语文活动”开源活流,在国颁语文教科书中,成了课程结构的一块,这在语文教材建设史上,是一大创举。其意义至少有以下几方面:(1)正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确有多种课外活动,但处于“课外”、“业余”地位,不是作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初中没有图书馆,学生手中也只有一本教科书和练习册,教师上课也走进了讲课文讲作文“唯讲是上”的死胡同,对课外阅读普遍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贫乏。因此,农村中学的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阅读量不足、知识面狭小的问题,将严重影响语文课的低效、
期刊
“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之一,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历史的必然回归。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发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以教材为
期刊
【摘要】 童话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由于没有去全力理解儿童,忽视了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使童话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和表演化两种倾向。小学语文教学功利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二是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表演化就是不根据童话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而是为形式而形式,为表演而表演。  【关键词】
期刊
汉语拼音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即是孩子学习普通话的“拐杖”又是孩子认知的桥梁和纽带。说好普通话的关键环节是发音,发音的教学更是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发音是否规范,影响到以后认识汉字、口语交际和学说普通话。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方音辨正指导宜早不宜迟,那么在拼音教学中如何进行方音辨正指导使“拐杖”立起来。我的做法是:  一、规范发音,突破方音辨正难点  抓好发音环节是方音辨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