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忠诚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中既要一边沉浸在服务的品牌里,还要时不时努力把自己从沉浸中拉出来,更客观地看待竞争品牌和产品,听取市场中真实和真诚的声音
  一公关公司朋友,被客户要求必须购买和使用服务品牌的手机,但其本人日常已经习惯使用iPhone和iOS的操作系统,于是只能每次和客户开会时,带上除了工作研究之外日常并不使用的客户品牌手机,放在桌上,以示忠诚。
  我听完此事心中一惊,好险!还好我们的客户境界高、格局广没提出此要求,要知道我们服务的客户中既有豪华汽车品牌,也有奢华品牌。一来没那么多钱,二来也摇不上号啊。与此同时,我又暗暗为那些服务房地产客户、医药客户、以及牛奶客户的公关人们,有了一丝丝的担心和同情。
  公关人是不是必须要购买和使用客户的产品呢?
  首先,公关人必须要懂客户的产品,这是提供专业服务的前提和基本要求。
  研究客户产品的方式很多,客户通常都会给公关公司安排专门的技术讲解和试用体验,公关公司也可以通过和媒体、专家沟通,或者查阅国内外网站获取更多信息。如果客户产品是一些并不贵的消费品,当然可以买来研究、体验,但如果是很昂贵的产品都要购买,那是不现实的。另外,搞懂客户的产品只完成了一半工作,还要研究市场和其竞争品牌的产品。以本人有限的经验看来,很多时候,客户更想听到的,是其所不知道的内容,而不是其早已知道的。所以这时候,使用其他产品的经验反而发挥了作用。
  其次,购买和使用客户的产品,和提供专业服务并不能划等号。客户花钱雇公关公司,是需要公关公司通过有效传播支持整体的产品销售,而不是需要公关公司买几个产品来支持一下销售。也就是说,客户需要的是有洞察和思考、有建议和想法、有经验和执行力的团队。优秀的服务和买不买客户的产品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天天用着客户产品的人未必就有深刻洞察,不是每天使用却用心思考的人同样会产生有价值的想法。
  再次,眼里只有自己品牌,是一件危险的事,理性要成为热爱的一部分。无论是客户的公关部,还是公关公司服务团队,工作中既要一边沉浸在服务的品牌里,还要时不时努力把自己从沉浸中拉出来,更客观地看待竞争品牌和产品,听取市场中真实和真诚的声音。
  业内有一件流传甚广的事:国内某著名IT品牌的领导非常热切地看到采访他的记者都用他家品牌的笔记本,手下负责公关的人员只好在那些没用他家笔记本的记者电脑上贴上他家的logo。这种刻意打造出来、满眼只看到自己品牌的环境是很可怕的,容易滋生骄傲虚妄之念,更不用说缺乏对媒体的尊重。
  最后,说一下忠诚的问题。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经提倡而产生的幽默,一定是矫揉造作的幽默。对此我十分赞同,并同样觉得:经强迫而产生的忠诚,也一定是怀有目的和不可信赖的忠诚。
  其实,公关人的职业病之一,就是特别容易爱上服务的品牌和产品,我们经常在打动消费者之前,就已经先打动了写方案和写稿件的自己。无需强迫,很多公关人都是优先购买自己服务品牌的产品。好多聪明的客户,就洞察到此机会,推出针对合作伙伴的购买优惠政策,来吸引合作伙伴成为用户,还是那种满心喜悦、死心塌地的用户。
  无论是一个成功的品牌,还是一个准备迈向成功的品牌,都应该是开放而自信的。
其他文献
2013年11月,顶新集团被卷入大统铜叶绿素油事件,遭到21款产品下架;今年9月,顶新味全被曝使用馊水油,肉松、肉酱等涉事产品再遭下架;10月,顶新旗下正义公司涉嫌购买饲料油制成食用油事件。一年之内连续三次的“油危机”事件终把顶新集团推到了风口浪尖。台湾民众很不高兴。  危机管理中有个观点:不是所有的危机都可以得到有效化解。那些主观故意损人利已,不计代价、没有底线侵害公众利益、谋取自身利益形成的危
期刊
在中国曾有无数企业依靠不同的策略快速增长,并成为一时的明星,但能够维持十年持续增长的却少之又少。一些品牌依靠大规模广告投放快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可是现在,还有谁记得十年前的一些“标王”品牌呢?一些企业依靠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低廉价格,迅速成长并为全世界生产电器和服装,但他们获得的价值在整个产业链中又能占多少百分比呢?还有一些企业依靠政府扶植和政策的倾斜快速起步,一旦政策调整或者行业变化,这些企业常常面临
期刊
“我喜欢,我就买啊。哪怕回到家里就扔掉。”  “买东西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只要我高兴,只要我喜欢。”  这就是当下许多85后的消费观念。他(她)们购物时常常不看质量、不讲价格,第一眼觉得顺眼就直接买了,不考虑是否合适、实用及昂贵。消费者达成交易的决策基础不再是性价比,而是:感受。  85后和60后、70后显然是新旧两个不同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需求特征大相径庭,使得各行各业的营销人员有时完全摸不着他
期刊
2月17日,2014年爱德曼信任度调查中国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出席并发表讲话,协会副秘书长章兰一同出席。  赵大力会长在讲话中表示,CIPRA非常欣赏爱德曼始终置身于行业研究前沿的态度和做法,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成为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咨询时的理论依据,也为推动中国公关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信任度调查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研究,可为专业公关人员了解国际国内信任度趋势,
期刊
韩国在10月举行了2014年“鸣梁大捷”庆典,再现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那场著名战役。今夏,同一主题的电影《鸣梁海战》也在韩国引发轰动,连续刷新票房纪录。  一部讲述老掉牙历史事件的古装片火到爆棚、连续创下票房奇迹。我们不能不想想,这是什么原因?  《鸣梁海战》讲的是16世纪的事,但是,它却一举成为韩国电影史上最牛的影片,挫败好莱坞进口大片和其他所有韩剧。  历史题材并没有让现代韩国人敬而远之,相反,
期刊
ebay网站开通近20年来,数以百万的人们用ebay来赚取额外收入。还有数以百万的人们(包括我本人)用ebay购买不需要的东西并把家里塞得满满当当——我买的东西包括10双艾玛·霍普(emma Hope)靴子,一把弹簧断了的维多利亚式扶手椅和一把红木小木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个拍卖网站是一个能获取各种东西的地方:利润、消遣、兴奋、失望、转移情绪,还有教育。  ebay的最后一种作用是我们最少谈及的
期刊
日本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的重要性看似下滑得越厉害,它就越关心如何展示自己的软实力。政府推出了“酷日本”(Cool Japan)计划。经济产业省表示,该计划资助那些“充分利用了日本文化和生活方式独特性的诱人产品或服务”。其中包括装饰和纸、角色扮演风格的服装品牌,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盆栽。  日本似乎不知道自己的哪些方面值得珍视,反而需要外界来告知他们。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19世纪下半
期刊
市场营销:英国  英国(@GreatBritain),是英国政府在2012年3月发起的“伟大的英国”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旨在为英国打造世界级的商务、投资和旅游的国家形象。  此次国家市场营销活动由英国政府数字团队直接管理,英国政府、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和英国旅游局联合发起。拥有3741名粉丝,占“伟大的英国”活动很小的一部分。“伟大的英国”活动在世界17个城市进行,约7.75万Facebook用户在1
期刊
项目概况:  目前,手游是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竞技化”成了网游行业寻觅新增长点的押注对象。几大端游厂商巨头都已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电竞策略,打造属于自己的竞技平台。作为国内手游研发及平台两个产业链环节的执牛耳者,腾讯在整个手游领域的话语权仍在逐步放大。据腾讯公司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游戏业务对二季度营收贡献不菲,在PC端收入无大幅增长的情况下,QQ手机版与微信上的手游收入增长成了该项业
期刊
商场如战场,出什么招都有可能。但网络营销最重要的,是要立定脚跟,身正不怕影子斜。企业要使品牌长青,还得靠行正道,讲诚信  设想一下,在机场安检口,你拿着优雅范儿,正默想着到达目的地后的演讲,突然,一个素昧平生的女人抓住你并大喊:“变态,你偷东西!”人群围拢过来,人们惊诧不已,如果摊上这事,你会怎么做?  也许在现实中这种事发生的几率很小,但不是闻所未闻。而在当下流行的网络攻防战中,这一幕却很常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