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雷锋一样混迹职场

来源 :大众商务·青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还记得小学三年级拖着扫帚满大街扫地的情景?没错,那时,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3月5日学雷锋的。
  时光的长河让新鲜的90后几乎不认识雷锋叔叔,但雷锋精神依然活在80后的心中。
  即使用今天的职场眼光看,雷锋也是超级棒的敬业士兵:无论职业规划、人际关系、团队协作,他都表现得很出色。像雷锋一样混迹职场,让80、90后的职场人更有范儿。
  爱上了“活雷锋”男友
  在一次应酬中认识他,印象不算太好。觉得他很善于拉帮结派、呼朋唤友,是一个适合当官走仕途的人。接触多了才发现,其实不应该用这两个贬义词,因为他是一个真心实意、毫不做作的君子。他会在任何朋友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献出“两肋”——即使有时后来会因此忽略成了他女友的我。而我,也渐渐从最初的抱怨转变为欣赏。
  第一次和他约会,是一个中午。本在赖床的我,接到他请吃午饭的电话后,像触电一般从床上跃起,赶紧梳洗打扮。可正要出门时却传来“噩耗”——他突然接到领导电话,要开车接送领导去一家牙医诊所看病。我暗骂一声“马屁精”,恨恨地挂断电话。
  两天后,他再次约我吃饭,晚饭前两小时,又变卦了一一这次是因为朋友的老婆查出患了癌症,他要赶过去看望并出谋划策、联系医生。我虽然郁闷。还是努力做到淡定。毕竟治病救人更要紧。
  周末。他又一次约我,又放了我一次鸽子——朋友婚礼预定的摄影师临时缺席,他要去救场。我心里那个恨呀,眼前好像出现了吴宇森电影的经典桥段:无数只白鸽划破天际,“哗啦啦”留下一地鸽毛。
  正所谓事不过三,三次尝试未遂,我暗下决心再也不给他放鸽子的机会,却最终没敌过他的深刻道歉。幸好,第四次碰上我的黄道吉日。没人再需要他帮忙了。
  后来我们恋爱了,我才逐渐知道,他真正是个视兄弟如手足的性情中人,为了朋友牺牲时间和金钱完全不在话下。所以,他的手机会在凌晨2点,成为失恋朋友的倾诉热线;他会把私家车借给别人,然后再想办法找其他人借车用;他会在每天下班后,洗干净办公室同事的茶杯和烟灰缸才离开;他会从被窝里爬起来赶去酒吧,帮身在外地的朋友照顾因为闹别扭而独自买醉的女友。
  当然,除了这些让我惊奇的事情,生活中平淡的小细节就更多了,比如,帮酒量差的同事代酒;旅行时帮女同伴背包撑伞;午休时赶回家取一件同事要借用的物品;帮朋友找关系买打折商品,而且还在损坏后亲自开车送往店里维修……
  坦白说,小女子如我,一开始也很不能习惯他忙碌得没空陪我。不过。后来我渐渐明白,掏心掏肺地助人为乐,是他的生活态度。而他的付出确实也有所回报。
  他发起的事情,总能让兄弟们一呼百应;每周会有三四个晚上,接到朋友和同事请吃饭、请夜宵、请喝茶的电话;领导都很欣赏他的性格脾气,外出办事喜欢带着他,遇到什么好事首先想到他,即使偶尔犯错。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总之。他这两年在职场上进步飞速,绝对与他的古道热肠息息相关。
  我渐渐开始理解并欣赏他,暗暗也在反思。我是不是也得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更加主动地去发现别人的需要,对周围的每个人更加热心肠才对。这也算是我们恋爱的一大成果吧。谁说雷锋精神过时了?我就爱上了一个“活雷锋”,并且打算向他学习!呵呵。
  别把“雷锋精神”当老照片
  “雷锋精神”真的要到申遗的份儿上了吗?我看未必。它不该被当作文化遗产保护,而是应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继续生根开花。
  “雷锋精神”的精髓是什么?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当好人。做好事;体现在职场上,就是要爱岗敬业。
  现在不少90后也许不知雷锋是何人,但并不等于他们不接受和理解“雷锋精神”。
  去年,因母亲生病,我家里雇过一个保姆,19岁。刚来时我就告诉她,老人的外衣、内衣归她洗。内裤、袜子由我们来洗,因为那些物件实在不好意思麻烦她。可是,我每次想洗袜子时总是找不着,明明老太太刚脱下。一转眼就没了。问保姆,她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这些就应该由我来洗,我拿着这份钱呢。”以后,老太太一换衣服,她就先藏好内裤和袜子。
  还有一个邻居家的保姆。照看的是老年痴呆患者。这个老太太,听说要出去遛弯,反穿着衣服就往外跑。保姆一把拉住她说:“不穿好衣服,我就不陪你出去。你老穿成这样出门,人家不笑话你,笑话我这个保姆不咋的。”所以,每次出门,她都把老太太收拾得整整齐齐。这个保姆今年才25岁。她的职业道德没话说。虽然未必知道雷锋的事迹,但做法和“雷锋精神”一脉相承。
  我的女上司30多岁,是一个时尚人士。有一次。她接电话,示意我递张纸。我赶快撕了一张公文纸给她,没想到,她不要,指了指旁边的废纸。接过废纸之后,她记下一个电话号码。而后对我说:“记一个电话,就用一整张纸,太浪费了,你这里有的是废纸,留起来,当便条用。”说完扭着小腰走了。从此以后,我在单位处处留心,改变了大手大脚的习惯,我的下属受我影响,也很注意节约办公用品一一雷锋不是说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吗?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不能丢。
  我以为,我们看雷锋精神,应该和怀旧情绪严格地分开。怀旧,是单纯地对着老照片发呆,它不允许老照片有一点点走样。而“雷锋精神”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
  洋老总是雷锋的“粉丝”
  对我们这些“60后”的老员工来说,“雷锋精神”是自己的青春记忆,伴随着我们整个青少年时期——那时,年年争做学雷锋的标兵是我们的崇高愿望,其荣耀和自豪感,一点也不比如今的“奥数尖子”和“哈佛学子”差。
  经历摸爬滚打,如今的我已经是外企高级主管。令我意外的是,我那做事十分刻板和顶真的德国老总Alex,居然也是雷锋的“粉丝”。记得初次到老板办公室面试,洋老总Alex的办公桌上,除了中德两面小国旗外,还醒目地端放着一尊雷锋的石雕像,让我纳闷了半天。
  后来,AIex的秘书告诉我,老板早年曾在柏林和北京主攻汉学,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主动要求到中国工作。而他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彻底“入乡随俗”——在Alex提议下,学雷锋的内容编进了人人必须会唱的“厂歌”;每年的3月5日成了年度表彰先进员工“法定”的日子,荣誉员工被尊称为“学雷锋标兵”;那天,新员工要面对着雷锋的坐像,举行入职宣誓。
  春夏秋冬,Alex在我们公司一呆近十年。“雷锋精神”也在我们这个外资企业扎了根。在企业遭遇困境时,管理层用雷锋的精神鼓舞广大员工的斗志;班组协作出现不应有的状况时。Alex的口头禅便是:“为什么不好好学习雷锋”;在抗击SARS的战役中,我们曾组织过“雷锋爱心小分队”;在汶川大地震的志愿者行列中。一些寄往重灾区的捐款者的抬头,被匿名写成了“学雷锋的普通人”。
  我喜欢我们的公司,喜欢可爱的洋老总,喜欢信奉“爱厂如家”的同事!
  “雷锋”式员工谁不喜欢
  朋友小乙是某公司销售代表。她在聊天时向我抱怨,老板总是把一些琐事,比如说复印会议资料、粘信封、领办公用品交给她做。那些都是额外的工作,应该是文员的事。
  我劝她:只要有时间,不如发扬一下“雷锋”精神,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学会做点分外事。
  “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好人好事的代名词,他的专业精神、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都很受推崇。
  据了解,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中国的“雷锋精神”也不再受意识形态局限。被人家吸收和运用到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松下电器的企业文化就包括:“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而日本原田工业株式会社连续十年来号召员工发扬雷锋精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雷锋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美国的书店里,还专门有雷锋的传记。
  现代企业尤其是欧美企业。在选拔核心员工和高潜力员工时,很看重员工的“德”一一因为能力是可以培训和提高的。在跨国企业中,对员工品德的基本要求,包括正直、尊重他人和勇于承担责任。拥有这样素质的人才。发展空间会更大。当然前提是——这个企业有公正、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员工发展体系。
  ——“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善待他人、善于合作,这种人天生就是职场人际关系的粘合剂;
  ——“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这种主人翁责任感的工作态度和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哪个老板会不喜欢?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在工作中一心为公,不贪不占,对破坏公司利益的行为决不手软……这样的人才,才是公司愿意花精力培养的。
  “雷锋”式员工,到哪里都会受欢迎。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今天你成功了吗?  成功了你快乐吗?  要快乐还是要成功?  别让生活变成了手段,别让成功毁了快乐。      我们赢了,这代价有多大?    “我们成功了,而今谁也不敢小看女性的力量”。面对这些成功女人、女权主义者的满足和得意,有人开始出来泼冷水。一位叫Sylvia Ann Hewlett的女经济学家出版了一本《创造生活:职业妇女与对孩子的渴求》,震动了美国商业界和女权运动。她调查了1647位高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2012年6月29日,随着承载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返回舱的安全着陆,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在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了载
对人类来说,最大的风险来自强烈的太阳辐射爆发。一般来说,地球磁场将太阳辐射遏制在太空中。然而,如果地球磁场消失,粒子风暴将开始袭击大气层。  人们只得呆在房间里足不出户,还把窗户遮掩得严严实实;移动电话无法通话,电视信号跳动不止;强烈辐射将使大气层的上层急剧升温,从而导致气候紊乱;指南针找不着北,燕子和牛羚等迁徙性动物在惶惑中不知何去何从;近距离的导航和通讯卫星将遭灭顶之灾,全世界人心惶惶,盼望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