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u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运动”的大力开展也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阻碍、制约辽宁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分析原因的形成并找出形成该原因的根源。
  关键词 辽宁省高校 阳光体育运动 现状调查 终身体育
  一、研究对象
  辽宁省几所高校,包括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鞍山师范学院、辽宁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收集了有关辽宁近十年来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研究的文献资料。
  (二)访谈法。请教相关的学校老师、专家了解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的实际问题,对部分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学生进行了现场的访谈。
  (三)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问卷进行发放与回收,其中学生400份(男生200份,女生200份),教职工以及相关领导100份。
  (四)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与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各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情况。由表1可知,男生的比例都比女生大些,对于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将近半数的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度只停留在有一点了解,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如此发展下去必将影响与阻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二)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健康跑的调查。根据表2所示,大部分学生对于以中长跑的方式来锻炼身体持否定态度,认为很枯燥,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喜欢体育课的学生高达98%,而喜欢跑步的学生仅有17%,在参加跑步的学生中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还不到10%,主要问题还是从事内容过于枯燥、乏味。


  (三)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调查结果所示,76.3%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不足30分钟,能够按照“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每次锻炼时间在1小时的学生人数仅占总人数的39.1%。在运动强度上以中低强度为主,大部分学生的运动强度达不到健身的强度要求。


  四、遼宁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宣传力度不够。数据表明我们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有关部门应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
  (二)场地器材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场地器材的稀缺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场地设施的缺乏是阻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首选因素,从被调查情况看,成都市绝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不能满足其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
  (三)高校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情不高。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的女生达15.3%,男生仅为3.2%,说明多数学生对体育运动是感兴趣的,只是受到某些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改善和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有利因素。
  (四)应试教育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相冲突。应试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学校普遍重视成绩,学生也把成绩放在首要位置,每周一次至两次体育课解决不了学生体质下降的事实。在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程本身也存在某些“应试教育”的影响,比如体育教学中的达标,以及期末考试都存在“应试教育”的成分。
  五、结论
  (一)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但是多种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二)学生参与活动的频率、参与时间、参与强度相对不足,需学校加强监控力度,教师的合理引导来进一步改善。(三)阳光体育监督机制的缺少,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经费的不足。(四)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模式过于陈旧,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及内容单一。(五)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新模式,加大场地与体育设施的投入,经费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评价体系等措施来推动辽宁省高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更好开展。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阳光体育视域下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态势分析》课题编号:JG14DB00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拓展运动是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一项运动,它集求生、惊险、刺激、娱乐、教育于一体。现在的中国青少年儿童,由于受长辈的溺爱,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自理能力很差,缺乏创新与探险精神,而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性又要求他们具备创新能力、探险精神。学校体育和拓展运动在培养孩子这方面能力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怎样将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仍较为严重,尤其是以大气污染最为突出,在中国各个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现象,雾霾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公众对雾霾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谈雾色变”,同时雾霾对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也带来了困扰。本文主要从雾霾的危害和雾霾下学校体育的新道路的探索两个方面,提出适合在雾霾条件下学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矛盾及其价值定位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针对其推广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并为新时期下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定位举措,旨在为其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服务以及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期 校园足球 社会定位  一、当前校园足球活动下的
微课作为一种网络化授课模式,其主要信息载体是视频,关键性体现在于“微”.将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知识学习兴趣,拓展学习时间及空间范围,强化交流互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日常训练可以很好地改善初中学生的“心”与“肺”的活动能力,实现强健四肢运动的目的。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花季”,通过有理有节的科学锻炼,可以有效地发展初中生的身体锻炼活动,通过运动排除体内废物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同时,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还可以有效地
2013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以及《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位于国家政权延伸底端的乡镇政府作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者,其
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共建村庄美好生活是当前村庄治理和村庄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当前村庄常住人口显性老龄化、公共生活趋于利益化、公共价值相互挤压碰撞等农村社会矛盾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人们对于体育健身越来越重视,其中乒乓球作为我国体育竞技优势项目,成为了我国人们所热衷追捧的体育活动之一,这不仅仅丰富了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项目,而且也给乒乓球运动项目的发展拓展了一定的空间。因此,本文重点对乒乓球健身与终身锻炼的价值取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进而揭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网球运动是现代社会中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近年来,随着网球赛事开展的日渐频繁,关于网球运动技术的研究活动也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关于网球运动技术模式演变的分析,为现代网球运动的技术发展奠定了系统的理论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网球运动的技术原理和发展模式有了更多的认知,本文就主要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及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大同市城区的老年人养生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主要调查研究的是大同市城区参加养生锻炼的老年人所从事的运动锻炼方式,不涉及食宿营养和药物类。结果发现大同市城区老年人养生方式存在着健身方式单一、养生知识欠缺等问题。通过分析,提出合理建议,为大同市乃至全国城区老年人